字词 | 缫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缫读音z·ao(ˇ),为ao韵目,属ao—iao韵部。子皓切,上,皓韵。 上一条: 棗 下一条: 繅 缫读音s·ao(-),为ao韵目,属ao—iao韵部。苏遭切,平,豪韵。 上一条: 鰠 下一条: 繅 缫〔sao〕deub. ![]() ![]() ![]() 缫繅sāo从泡在开水里的蚕茧中抽出丝 缫繰把蚕茧浸在热水里抽丝:~丝。 缫sāo把蚕茧泡在热水中,然后抽出其中的丝来:缫丝。 古代名物 > 朝制類 > 印綬符節部 > 瑞 > 繅 繅 zǎo 古代墊玉器之彩板。因歷代玉器之形狀不同,形制各異。《周禮·春官·典瑞》:“王晉大圭,執鎮圭,繅藉五采五就,以朝日。”鄭玄注:“繅有五采文,所以薦玉。木爲中榦,用韋衣而畫之。”賈公彦疏:“繅者,雜采之名……鎮圭尺二寸,廣三寸,則此木版亦長尺二寸,廣三寸,與玉同。然後用韋衣之,乃於韋上畫之,一采爲一币,五采則五币,一币爲一就,就,成也。”又:“公執桓圭,侯執信圭,伯執躬圭,繅皆三采三就。子執穀璧,男執蒲璧,繅皆二采再就……瑑圭璋璧琮,繅皆二采一就。”《宋史·輿服志三》:“詳定所又言大圭中必之制,請製薦玉繅藉,以木爲榦,廣袤如玉,以韋衣之。韋上畫五采文,前後垂之。又製約圭繅藉長尺,上玄下絳,爲地五采五就,因以爲飾。每奠圭,則以薦玉之繅陳于地;執圭,則以約圭之繅備失墜,因垂之爲飾。” 缫sāo〖动词〗 缫sāo缫丝,抽茧出丝。《孟子·滕文公下》:“夫人蚕~,以为衣服。”陆游《岳池农家》:“一双素手无人识,空村相唤看~丝。” 缫*繅E7D2 纺织 纺织纴(纴织) 杼轴 杼柚 绩织 缉绩 纺绩 另见:棉 线 布 ☚ 编织 绣花 ☛ 缫zǎo垂于冕版前后的五彩丝绳,用以串玉珠。《周礼·夏官·弁师》:“五采缫,十有二就。”汉郑玄注:“缫,杂文之名也。合五采丝为绳,垂于延之前后。”又《春官·典瑞》:“王晋大圭执镇圭,缫藉五采五就。”郑玄注:“缫有五采文,所以荐玉。” 缫(繅)sāo (缫丝) reel silk from cocoons; reel 缫(繅)zǎo[书] ❶ (古代帝王帽上系玉的彩色丝绳) colourful silk string on the crown of the king or emperor, which is used to thread with pieces of jade △缫(繅)sāo14画 糸部 把蚕茧浸在热水里抽出蚕丝: ~丝。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