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缨翅目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缨翅目

Thysanoptera。通称蓟马。昆虫纲、有翅亚纲、过渐变态类。分为2亚目、3总科、6科: ❶锥尾亚目,分纹蓟马总科(纹蓟马科),蓟马总科(异蓟马科、蓟马科、长节蓟马科),珠角(大腿)蓟马总科(珠角(大腿)蓟马科);
❷管尾亚目:管蓟马科。世界已知约5 000种,中国记载有160余种。中国常见的蓟马有:烟蓟马,玉米黄呆蓟马,稻蓟马,禾蓟马,小麦皮蓟马,带纹蓟马,塔六点蓟马。
形态 体细小,长0.5~1.2毫米,淡黄至棕黄或黑色。头近于方形或长方形,复眼发达,小眼面大而凸; 有翅型有2~3个单眼,无翅型缺单眼。触角丝状或念珠状,6~10节,在第三、四节及其他节上具明显的锥状、叉状及带状等感觉器官。具刺吸式口器。前胸分离,中、后胸愈合。跗节1~2节,爪1~2个,跗节端部有一个显著突出的端泡,静止时缩入跗节内。翅细长,膜质,1~2对或无翅,具两对翅者,前后翅大小、形状相似,翅脉极少,多时仅具2~3根纵脉,横脉少或无; 周缘具长缨毛。腹部长,尾端细,10节。锥尾亚目雌虫在第八、九腹板间有一镰刀形具锯齿的产卵器;管尾亚目则由第十节延伸呈管状无特殊产卵器。雄虫外生殖器构造复杂,是分类的重要特征。气门中、后胸各一对,腹部8对;尾蓟马科有气门11对(见烟蓟马图)。
习性 行两性或单性生殖,卵生或卵胎生。锥尾亚目卵单粒产于植物组织内,卵肾形,管尾亚目卵单粒或聚成块产于植物表面,卵长卵形。初孵若虫与成虫相似,一般4~5龄,经第二次蜕皮后,若虫着生明显翅芽称“前蛹”,此期间钻入土缝或在植物叶下蜕皮化成“伪蛹”。“前蛹”期一般较活泼,“前蛹”与“伪蛹”不同处是前者触角游离,翅芽短,复眼小,无单眼;后者蛹期较长,受惊时尚可活动。若虫、“伪蛹”与成虫均可越冬。
多在植物的花、叶、果实、菌类上、树皮下,或栖息在腐败的树木中和土中,或在叶上形成虫瘿。食性复杂,有的捕食蚜虫、粉虱和螨类; 有的为害禾谷类、棉花、烟草等,甚至有侵害人体者。如蓟马科的烟蓟马(棉蓟马)为害棉花、烟草、洋葱、马铃薯、豆类、十字花科、旋花科植物及多种果树,并能传播斑枯萎病毒。在田间常成群蜇人,并钻入眼、耳、口、鼻中,造成骚扰。为害棉花的还有巢蓟马属Caliothrips和花蓟马属的种类。为害柑橘有橘实硬蓟马,榕树蓟马可使植株形成虫瘿。有些在花上活动的种类能帮助授粉;捕食性种类,如横纹蓟马生活于大豆与苜蓿等植物上捕食植食性蓟马、蚜虫和叶螨。

缨翅目Thysanoptera

俗称蓟马。昆虫纲,有翅亚纲。体形细长,长2~14 mm。黄、褐、苍白或黑色,有些种类若虫红色。头部方形至长方形,锉吸式口器,下口式。触角6~9节,复眼发达,单眼2~3个,无翅型缺单眼。翅狭长、膜质,边缘具长缘毛,翅脉仅2~3根。足短小,跗节1~2节,末端具一能伸缩的端泡。无尾须,雌虫具锯状产卵器或缺如。过渐变态。若干种类营孤雌生殖。植食性,喜食植株幼嫩部分,亦有生活于树皮下或菌类间,少数为肉食性,以捕食蚜虫、粉虱等类为生。本目下设管尾亚目与锥尾亚目,世界已知3 000余种,中国已知百余种,很多为重要农业昆虫,如稻蓟马(Thripsoryzae Williams)及捕食性天敌六点蓟马(Scolothrips sexmacu-latus Pergande)。

稻蓟马

缨翅目

昆虫纲的一目。体积细小,锉吸式口器,翅三对,极狭,翅缘多长毛。足前跗节常呈泡状。如蓟马。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0:4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