缝纫工业
亦称服装鞋帽工业。轻工业传统行业之一。甘肃服装工业的企业化生产起步于1956年,一方面个体服装店实现了合作化,服装缝纫有了协作分工和流水作业;另一方面克罗、上海、六吉服装店和王荣康、培琪、红花西服店由上海迁兰奠定了服装业的基础。改革开放以来,全省先后从国外引进7条西装、呢绒服装生产线和一些单项设备。有全套气压定型整烫设备,自动开袋机、绱袖机、纳驳头机等。由于新技术的采用和设备的更新,服装工艺发生较大变化。制鞋业在保留线缝鞋的同时,胶粘、模压、硫化、注塑新工艺普遍采用,品种花色增多,产量质量提高,新产品、名牌产品不断涌现。兰州服装厂的“金蝶”牌女衬衫, “红寿”牌毛呢女大衣,兰州红旗服装厂的“水星”牌男衬衫,“红旗”牌各式帽子,兰州新兰服装厂的 “新兰”牌毛涤男西服, “陇青”牌毛呢男长大衣以及兰州布鞋总厂的“五泉山”牌各式布鞋,武威市神光鞋厂的“神光”牌各式布鞋等都是闻名省内的优质产品。到1995年,甘肃缝纫行业有系统内县属以上企业99个,工业总产值15 774万元(1990年不变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