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编年史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编年史》《编年史》
古代罗马著名历史学家塔西佗的史学作品。本书根据1951年英国《洛布古典丛书》中约翰·杰克逊的英译本转译,商务印书馆1981年4月出版,收入《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全书分两册,有50万字。推测原著有18卷,现仅存第1至第4卷,第11至16卷,及第5、6卷的部分章节。本书叙述了从奥古斯都之死到尼禄当政时期的罗马帝国初期的历史,以当时执政的皇帝划分可分为三个时期;前期以提贝里乌斯皇帝时期的政哥为主,中期记载了皇帝卡里古拉和克劳狄乌斯时期的历史,后期则专叙尼禄统治下的罗马社会和政治。《编年史》史料价值很高,是关于罗马这个时期历史的主要文献史料。塔西佗在政治上倾向贵族共和的传统,在书中抨击皇帝个人专断的残暴,揭露专制政体的弊端,后人称其著作是“惩罚暴君的鞭子”。作者把“赏善罚恶”当作撰写本书的目的,排斥基督教,维护罗马传统信仰。同时,作者对史实也能持客观态度,秉笔直书,不带私人偏见,这在古代罗马史学撰述中是不多见的。全书文字简洁含蓄,叙事具体生动,是一部具有很高文学价值的古典史学名著。 编年史史籍。一名《米儿咱·沙·马合木·楚刺思史》。沙·马合木·本·米儿咱·法齐勒·楚刺思撰。成书于1672—1676年,全书分总导论和正文两部分。正文共119章,前半部分主要是米儿咱·马黑麻·海答儿《拉失德史》内容的简述;后半部分是作者的著述。涉及的历史年代,上自15世纪初叶的歪思汗,下迄17世纪70年代的伊斯马因汗统治中期,比较完整、系统地记述了这一时期天山南北诸地的民族、宗教以及王族系谱、军事冲突、佚闻趣事等,是研究东察合台汗国历史的重要资料之一。 编年史 编年史Biannianshi亦作罗马编年史。古罗马史学家塔西陀最为成熟之作。成书于公元116年左右。共18卷(一说16卷)。所述年代范围上自公元14年奥古斯都逝世和提庇留继位,下至公元68年尼禄之死,与作者另一部记述公元69—96年历史的著作《历史》衔接,是研究公元1世纪罗马帝国初期最早的和最珍贵的史料。部分散佚,完整保存下来的只有9卷及其它残篇。从贵族共和派的立场出发,揭露了罗马帝国初期的社会矛盾和专制政体的黑暗,遣责专制帝王的残暴和荒淫,赞美共和时代的政体和社会风尚。文风简捷有力,描绘生动形象,感染力强。采用编年体例,记载多为实录。作者写作宗旨为“赏善罚恶”,故取材不够全面,亦较多从个人意志解释历史现象。 ☚ 罗马史 亚历山大远征记 ☛ 编年史bian nian shiannalistic history 编年史bian nian shiannalistic history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