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性右束支传导阻滞
心室除极的正常顺序在室上嵴处发生变异而引起的一种类似不完全右束支传导阻滞图形。 心电图特征: ❶ V1导联QRS波群呈rsr′型,r′波≤r波,时限≤0.04秒,下降支陡峭,V3R、V1、V2导联下一肋间描记,则r′波消失; ❷ V1导联QRS波群时限≤0.08秒; ❸ Ⅰ、V5、V6导联的S波≤0.04秒; ❹ V1导联的ST-T多无明显变化。发生原理是由于心室除极的前后段,在室上嵴处的肺动脉圆锥部发生除极,这部分延迟除极产生的除极向量于V1、V2导联表现为r′波,形成rsr′型波群。 有人称为“室上嵴型”。 约5%的青年人可发现这种假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同时也见于少数儿童。 此外,在左心室肥厚、左前分支阻滞,以及某些横位心者,有时在右胸导联也出现r′波,这可能反映终末的向上向前向左的向量,致使出现假性右束支阻滞的图形,但也有人把它归入不完全右束支传导阻滞的范畴。假性右束支传导阻滞是一种正常变异,不需特殊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