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缊袍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缊袍 缊袍yùnpáo┃━ 以乱麻、乱棉絮做成的袍子,古代贫者之衣。代称贫困。明·程登吉《幼学琼林·衣服》:“服之不衰,身之灾也;缊袍不耻,志独超欤。” ☚ 疏户 眼前疮 ☛ 缊袍借指贫贱。晋陶潜《感士不遇赋》: “既轩冕之非荣,岂缊袍之为耻。” 古代名物 > 冠服類 > 身服部 > 衣衫袍襖 > 緼袍 緼袍 yùnpáo 亦作“袍”。以亂麻舊絮爲襯中的長袍。亦泛指粗劣的冬衣。《論語·子罕》:“衣敝緼袍,與衣狐貉者立而不恥者,其由也與。”《後漢書·羊續傳》:“續乃坐使人於單席,舉緼袍以示之,曰:‘臣之所資,唯斯而己。’”李賢注:“緼,故絮也。” 袍子 袍子袍(袍服;袍襕;衣袍;旗~;棉~;皮~,敞~) ☚ 袄子 内衣 ☛ 缊袍 354.缊袍(p2454.1)首项书证引《论语·子罕》作: “衣敝缊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恥者,其由也与。” ☚ 缇 缎 ☛ 缊袍yùnpáo用旧絮和乱麻填絮的双层布袍,亦泛指粗劣的衣服。多为贫民所服,身居高位而洁身自好的官吏,或隐居山林安贫乐道的儒生,也往往服之。《论语·子罕》:“衣敝缊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宋朱熹《集注》:“缊,枲著也;袍,衣有著者也。盖衣之贱者。”《庄子·让王》:“曾子居卫,缊袍无表,颜色肿哙,手足胼胝。”《礼记·玉藻》:“纩为茧,缊为袍。”汉郑玄注:“纩谓今之新绵也。缊谓今纩及旧絮也。”汉桓宽《盐铁论·贫富》:“原宪之缊袍,贤于季孙之狐貉。”三国魏阮籍《咏怀》诗之四五:“屣履咏《南风》,缊袍笑华轩。”《后汉书·羊续传》:“续乃坐使人于单席,举缊袍以示之,曰:‘臣之所资,唯斯而已。’”又《桓鸾传》:“‘鸾’少立操行,缊袍糟食,不求盈余。以世浊,州郡多非其人,耻不肯仕。”唐杜甫《大雨》诗:“执热乃沸鼎,纤𫄨成缊袍。”清唐孙华《雪·次东坡聚星堂韵禁体物语》:“凌兢野老缊袍单,狂喜儿童屐齿折。” 缊袍 缊袍即用旧絮和新绵混合填制的袍。《礼记·玉藻》:“纩为茧,缊为袍。”注:“纩谓今之新绵,缊谓今纩及旧絮也。”缊袍多为贫民所穿用。某些身居高位而洁身自好的官吏, 或隐居山林安贫守志的儒生, 也往往穿着缊袍。 ☚ 纩袍 衫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