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绿洲农业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绿洲农业oasis agriculture在干旱、半干旱或荒漠地区通过营造强大的防护林网和兴修灌溉渠系建立的农田生态系统。 绿洲农业生态系统结构图 建设的要求 绿洲农业生态系统的组建,除系统环境控制外,主要表现在农田生态的土地建设,是通过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农业措施,在田间合理组合与匹配来完成的。这些措施以水利工程为中心,以林草工程为保护,构成绿洲农业农田生态的基本土地结构形式。在中国的河西走廊,新疆玛纳斯河流域都有比较成功的绿洲农业典型。青海柴达木盆地干旱荒漠的香日德灌区农田的渠(沟)、林、路、田通过合理配置,构成了标准的农田结构。防护林的设置是根据田间机械作业、兴修水利及防风护田要求,按方田设计,主林带间距一般为250米,副林带间距500~800米,林带内农田面积为6~10公顷,相应进行了道路、渠系等工程设施的组合,形成了农田土地建设的基本格局。绿洲农业田间措施布设要求: ❶在平面配置中,各种工程措施相关位置要达到最佳布局,发挥单项和综合生态控制效益,满足经营和种植要求,反映出土地利用的合理性。 ❷在空间结构上,要从立体垂直方向创造最佳生态环境和保护效果。所谓空间结构就是根据水土和水盐调控运动及林(草)与风沙干旱控制等要求所组成的地上、地下农田生态的空间立体构成,要处于良性状态。 ❸在时间序列上,各项措施的建设次序,所需资金的投入,人力、机械的安排,生态效益的发挥等,要形成最佳序列。通过上述多维的合理设计,形成完善的农业生态和生产运转体系的基本结构,加上养用结合,合理种植,培肥地力和科学管理运用,才能创造绿洲农业生态的良性循环系统。所以,建设绿洲农业生态的土地建设应包括设计、实施和管理调运一系列过程。 建设的基本措施 建设完善的绿洲农业结构,其措施项目主要有:❶水土(盐)平衡系统,包括:灌溉系统设计,排水系统设计,井灌井排设计,水土、水盐平衡调控与监测。 ❷生物平衡系统,包括:林网系统设计,作物种植制度及用地比例的合理确定,农林牧业结构及土地培肥与养护和其他农业措施的确定。 ❸绿洲农业方(条)田设计,包括:方(条)田规格、形状、方向及措施的合理配置设计,方(条)田管理运行设计和综合效益评价与监测。 绿洲农业 绿洲农业在荒漠环境下,人工控制的生态系统。是通过对水、土、光、温的合理开发与调控,改变原来干旱荒漠生态系统,人为地、有目的地建立以水、林 (草)、土为中心,在林带保护下的灌溉农业。它是通过土地利用工程建设起来的,农、林、牧相结合的多层次的生态农业,是在干旱、风沙、盐碱的危害下,人们改造利用荒漠而形成的特殊农业生态体系。不同于沙漠、荒漠水草丰美的自然生态绿洲的概念。 ☚ 生态农业 旅游农业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