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绿头巾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绿头巾

绿头巾

元、明时规定娼家男子戴绿头巾,后因称妻有外遇者为戴绿头巾。《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五十六: “那婆娘暗想,这个乌龟自己情愿拿绿帽子往脑袋上磕,我一向倒是白耽惊怕的了。”

☚ 绿林   奢遮 ☛
绿头巾5871绿色巾,古为贱服,元、明时规定娼家男子戴绿头巾,故旧时人妻有外遇的为戴绿头巾。吴语。上海〖〗。明郎瑛《七修类稿》:「吴人称妻有淫者为~。」

绿头巾

辱骂人的话。源于“绿帻”,后专指娼妓亲属的冠服。清翟灏《通俗编》二五《服饰·绿头巾》:“《元典章》:‘又至元五年,准中书省札,娼妓穿著紫皂衫子,戴角冠儿,娼妓之家,家长并亲属男子,裹青头巾。’ 《松雪斋集·论曲》云:‘院本中有娼夫之词,名曰绿巾词,虽有绝佳者不得并称乐府。’ 《七修类稿》:‘唐史李封为延陵令,吏人有罪,不加杖罚,但令裹碧绿以辱之。随所犯轻重以定日数,后人遂以著此服为耻。’”

绿头巾lǜtóujīn

义同“绿帽子”。茅盾《水藻行》:“良心?女的拿~给丈夫戴,也是良心!”

绿头巾

绿色的头巾。元、明时,规定娼家男子戴绿头巾。后引申为妻子有外遇,其丈夫称为戴绿头巾。今俗称“戴绿帽子”。唐代李封任延陵令,为整治当地的社会秩序,李封想出了一个奇招:官吏如果犯了罪,不用杖鞭惩罚他,只命令他用绿色的头巾把头裹住,以此羞辱他。并且根据罪刑的轻重规定裹头巾的日数,日子满了才能取下。当地吴人将裹绿头巾出于州乡作为奇耻大辱。(见唐·封演《封氏闻见记·奇政》)

绿头巾

绿头巾(绿帽子)

绿色的头巾。古代用来表示卑贱的服饰,即贱服。元明时期,规定娼家男子戴绿头巾。后因称人妻有外遇者为绿头巾。

☚ 灵蛇珠   丧门剑 ☛

绿头巾lǜtóujīn

❶省称“绿巾”。也称“碧头巾”。绿色巾帻。唐代罪人所戴之巾。唐封演《封氏闻见记》卷九:“李封为延陵令,吏人有罪不加杖罚,但令裹碧头巾以辱之。随所犯轻重,以日数为等级,日满乃释。吏人著此服,出入州乡以为大耻。”
❷也称“绿色巾”“青巾”。元、明时规定为娼妓及其家的男人和教坊司伶人、乐人所戴之巾。后引申为妻子有外遇,其丈夫称为戴绿头巾。《元典章·礼部二·服色》:“至元五年十月……该准中书省札付娼妓之家多与官员士庶同著衣服,不分贵贱。今拟娼妓各分等第穿着紫皂衫子,戴角冠儿。娼妓之家家长并亲属男子裹青巾。”《明史·舆服志三》:“教坊司伶人,常服绿色巾,以别士庶之服。”明余继登《典故纪闻》卷四:“国初伶人皆戴青巾,洪武十二年,始令伶人常服绿色巾,以别士庶之服。”明郎瑛《七修类稿》卷二八:“今吴人骂人妻有淫行者曰绿头巾,及乐人朝制以碧绿之巾裹头,皆此意从来。但又思当时李封何必欲用绿巾,及见《春秋》有货妻女求食者,谓之娼夫,以绿巾裹头,以别贵贱。然后知从来已远,李封亦因是以辱之,今则深于乐人耳。”清李鉴堂《俗语考原》:“明制,乐人例用碧绿巾裹头,而官妓皆隶乐籍,故世俗以妻之有淫行者,谓其夫为戴绿头巾。”《续孽海花》第三十二回:“孙三拍拍她马屁,也得了不少的钱,自然没有话说,情愿戴了绿头巾,到小寓中伺候她。”《聊斋志异·佟客》:“一顶绿头巾,或不能压人死耳。”吕湛恩注引《国宪家猷》:“春秋时,有货妻女求食者,谓之倡。夫以绿巾裹头,以别贵贱。”《醒世姻缘传》第二回:“除了我不养汉罢了,那怕那忘八戴销金帽、绿头巾不成?”

绿头巾

〈名〉元明时规定妓院中男性仆役都戴绿头巾,后用“绿头巾”“绿帽子”指妻子有外遇的男人。
《醒》又三六: 不管甚么丈夫的门风,与他挣一顶~的封赠。例又见〖戴绿头巾〗
❷。
<方>今吴方言有此语。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7:5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