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和维生素缺乏症
维生素是不供给热能的一类营养素,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所需的化合物,由食物提供。已知的20余种维生素,分为脂溶性和水溶性两类。某种维生素长期缺乏或不足,可引起维生素缺乏症。维生素的代谢、功用、缺乏与过多的影响、需要量及来源见表6.2-22。
表6.2-22 维生素的代谢、功用、缺乏与过多的影响,需要量及来源
营养素 | 主要代谢 | 功用 | 缺乏 | 过多 | 每日需要量 | 来源 |
维生素 A(脂溶 性) | 吸收后大量存于肝内 备用,小量由粪排出; 与碳水化合物、脂肪、 蛋白代谢及粘多糖的 生物合成有关 | 保护眼,保 护其他上 皮组织,间 接抵抗感 染 | 暗适应能力 降低,发生夜 盲症;发生干 眼病;上皮角 化 | 头痛、呕 吐、毛发 稀少、脱 皮、四肢 痛、 骨 折、前囟 隆起 | 2000— 4500国 际单位 | 肝、肾、 鱼肝油、 乳;维生素 A原存在 于绿色蔬 菜、胡萝 卜、甜著及 黄色水果 中 |
维生素 B1(硫胺 素)(水 溶性) | 由肠吸收,小量储内 脏,过多由尿排出 | 助长发育, 预防神经 炎,调节碳 水化合物 代谢及全 身各系统 的功能 | 食欲不振,增 长停止,神经 及心血管症 状,水肿或消 瘦 | 暂未发 现 | 0.5— 1.5 毫 克 | 米糠、麦 麸、豆类、 花生、肝、 猪肉 |
续表6.2-22
营养素 | 主要代谢 | 功用 | 缺乏 | 过多 | 每日需要量 | 来源 |
维生素 B2(核黄 素)(水 溶性) | 由肠吸收后,与磷酸及 蛋白质结合,成为参与 细胞呼吸及蛋白质、脂 肪与碳水化合物的代 谢 | 促进细胞 组织的氧 化,防止 皮、口及眼 症状 | 皮炎、眼炎、 口炎 | 暂未发 现 | 1—2毫 克 | 肝、蛋、乳、 绿色、蔬 菜、豆类 |
尼克酸 (维生素 P—P) (水溶 性) | 由肠吸收后,与磷酸、 核糖结合,成为参与细 胞呼吸的辅酶Ⅰ及Ⅱ; 主要储在肝内,过量由 尿排出;在体内可在维 生素B6影响下,由色 氨酸合成 | 为组织呼 吸及碳水 化合物代 谢中的重 要辅酶 | 患癞皮病,腹 泻、皮炎、神 经症状 | 血管扩 张、面红 | 8—20 毫克 | 肝、肉、花 生、酵母等 |
维生素 B6(水溶 性) | 由肠吸收后,与磷酸等 结合成辅酶;可在肠内 由细菌合成 | 为作用于 氨基酸的 重要辅酶 | 停止生长、烦 躁、惊厥、贫 血、边缘性神 经炎、口角 疮、舌炎、皮 炎 | 尚未明 了 | 约1—2 毫克 | 蛋黄、肉、 鱼、乳、谷 物、蔬菜 |
叶酸(水 溶性) | 由肠吸收后,在维生素 C参与下吸收 | 与核酸的 合成有关 | 巨幼红细胞 性贫血 | 尚未明 了 | 约0.1— 0.4毫 克 | 绿色蔬菜、 肝、肾、酵 母含量丰 富,羊乳含 量甚少 |
维生素 B12(水 溶性) | 储存在肝脏内 | 对骨髓内 红细胞的 成熟和神 经组织的 代谢起重 要作用 | 巨幼红细胞 性贫血 | 尚未明 了 | 约1.5— 4微克 | 肝、肉类、 蛋、鱼、乳 |
维生素 C(水溶 性) | 由小肠吸收后储肾上 腺、肝、脑等处;在体内 饱和后由尿排出;在体 内促使结缔组织成熟; 促进铁吸收及叶酸代 谢 | 抗坏血病, 保持正常 生理作用, 抵抗传染 病 | 坏血病,抵抗 毒素力减低 | 每日不 宜超过 2—4克 | 30—50 毫克 | 桔、柚、蕃 茄等新鲜 水果、蔬菜 |
续表6.2-22
营养素 | 主要代谢 | 功用 | 缺乏 | 过多 | 每日需要量 | 来源 |
维生素 D(脂溶 性) | 维生素D3原贮存于皮 下,在日光照射下转变 为维生素D而被吸收 | 调节钙磷 代谢,增进 组织呼吸, 皮肤营养 | 维生素D缺 乏性佝偻病、 婴儿手足搐 搦症 | 食欲不 振,血钙 过高,组 织钙化 | 400 国 际单位 | 肝、蛋、鱼 肝油 |
维生素 E(脂溶 性) | 吸收受脂肪消化的影 响,储存在脂肪组织 | 抗氧化,有 细胞膜稳 定作用 | 致新生儿溶 血,致早产儿 发生硬肿症 和贫血 | 动物实 验,胆固 醇沉着 于主动 脉 | 5—10 毫克 | 种籽胚油、 绿叶菜、 豆、坚果 |
维生素 K(脂溶 性) | 肠吸收需胆汁,肝内储 量有限,由粪排出,一 部分维生素K由肠内 细菌合成 | 刺激凝血 酶原形成 | 出血 | 新生儿 阶段易 发生溶 血症、核 黄疸 | 约1毫 克 | 肝、蛋、豆、 青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