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维生素c缺乏症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维生素C缺乏症vitamin C deficiency,hypovitaminosis C

又称坏血病(scurvy)。因饮食中缺少维生素C(抗坏血酸)而引起的一种水溶性维生素缺乏症。在自然条件下家畜中不会发生,只有在长期干旱、严重缺乏青绿饲料或青绿饲料长时间蒸煮或在水中浸泡,致使抗坏血酸大量丧失与破坏才可能诱病。偶见于猪只,表现为生长缓慢,体重下降,心搏过速,黏膜和皮肤出血,坏死性口炎,采用常绿树(松、柏)针叶压制浸出液,口服治疗,在短期内即可痊愈。

维生素C缺乏症

维生素C缺乏症weshengsu C quefazheng

由于长期缺乏维生素C所引起的全身性疾病,称为维生素C缺乏症。病因:
❶摄入量不足:人工喂养儿最容易缺乏维生素C,如煮过的牛乳维生素C已被破坏,或用淀粉类制品作辅食而未添加新鲜果汁或鲜菜制品,均易发生缺乏症。一般母乳喂养儿,只要乳母膳食合理,不易发生此症。
❷吸收障碍:患长期腹泻等慢性消化道功能紊乱可致吸收明显减少。发热、传染病时,消耗增加。症状表现:维生素C缺乏症的潜伏期比较长,大约在4~5个月左右,6个月以下婴儿发病者少见。
❶全身症状:常见为食欲减退,体重不增,轻度贫血,易于感染。
❷出血症状:常见齿龈肿胀出血(牙齿未萌出时不明显),齿龈呈紫红色。
❸骨骼症状:由于骨膜下出血而引起四肢疼痛,下肢尤甚,抱起或在换尿布时有剧疼,小儿下肢常采取“蛙式”。因肋骨疼痛,小儿呼吸浅而快。预防:
❶孕妇及乳母:多吃含维生素C丰富的食物,如新鲜蔬菜及水果,以保证供给胎儿及乳儿足够的维生素C。
❷婴儿:提倡母乳喂养,同时注意乳母的膳食营养。人工喂养的婴儿,要及早添授果汁或菜汤。市售果子露或桔子水(汁),因生产工艺关系及储存过久致使其中维生素C遭到破坏或完全消失,不如自制果汁实惠。随着月龄增加,可添加菜泥、苹果泥、香蕉泥等。
❸幼儿:每日应供给新鲜蔬菜及水果。应注意烹调时减少维生素C的损失,如用急火快炒、加适量醋等。

☚ 维生素B缺乏症   缺锌 ☛

维生素C缺乏症vitaminic deficiency

系最常见的一种维生素缺乏病。多由于缺乏食入新鲜蔬菜及水果,或烹调方法不当,或由于偏食而造成。病理改变:全身毛细血管脆性增加、骨骼发生病变乃至骨折与骨膜下出血等。临床表现:牙龈出血、肿胀、发炎、溃烂、严重者牙齿脱落;皮肤、粘膜、皮下、骨膜下、肌肉或内脏出血并可形成血肿;肋骨、软骨及骨有不同程度病理改变肿大或骨折;肌肉疼痛或伴假性瘫痪及贫血。防治:改善饮食品种,多吃含VC的水果与蔬菜;静脉注射维生素C每日1~3g,后可口服300mg,1日3次。

维生素C缺乏症

维生素C缺乏症

维生素C缺乏症是由于长期膳食中摄取维生素C量不足,每日少于10mg,平均2~3个月后即可发生维生素C缺乏症,又称坏血病。由于人和豚鼠、猴体内缺少合成维生素C所需的古洛糖酸内酯氧化酶,所以不能合成维生素C,必须由食物供给。
病因及发病原理 我国的膳食中含有大量蔬菜,婴儿又多哺母乳,有足够维生素C的摄入,但婴儿喂养不当或成人长期不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加上应激状态可发生维生素C缺乏症。坏血病基本病理改变是各种结缔组织细胞不能形成胶原基质,成纤维细胞不能形成胶原,成骨细胞和成齿质细胞不能分别合成类骨质和牙质。因此创伤难以愈合,血管失去胶原纤维支持,以致微血管变脆而易出血。
临床表现
❶早期一般症状较轻,有乏力、食欲差、体重减轻,性情暴躁、下肢肌肉或关节疼痛,牙龈肿胀等症状,有时尚有呼吸短促、皮肤干燥。小儿可有生长迟缓、消化不良等表现。
❷皮肤表现为毛囊周围充血、溢血、紫斑。其中以毛囊周围充血最为常见,皮下点状溢血次之。常发生于小腿与前臂伸侧的毛囊周围。继之,毛囊肿胀与肥厚,使皮肤更显粗糙。毛囊周围出现的血斑,可发展成溃疡。严重时,可有心包、腹腔及颅内出血。小儿因骨膜下出血导致下肢肿胀、疼痛,常保持两大腿外展、小腿内弯姿态。肋骨和软骨交界处明显凸出,在凸起的内侧可扪及凹陷区(佝偻病无内侧凹陷区)。
❸牙龈肿胀、发红、疼痛、出血。肿胀开始在磨牙周围,以后向前伸延,牙龈由正常的桃红色变为深红、紫红、甚至暗蓝色,稍加按压即有出血。严重者牙齿因牙龈及牙槽坏死而脱落。慢性者,牙龈萎缩,牙根浮露,最终牙齿松动而脱落。
❹维生素C参与体内许多物质的代谢,若缺乏时,常有贫血、浮肿,因抵抗力差、伤口愈合缓慢而易继发感染。
诊断 除依据近半年内的膳食情况及典型临床表现外,尚需做一些特殊检查,以帮助诊断。
❶X线检查: X线检查对成年人诊断无帮助,但对婴儿,X线骨胳检查有特征改变:长骨骨骺软骨与骨干联合处钙化带变密增厚,普遍性的骨质稀疏,并可出现骨折及骨骺分离和移位。围绕软骨边缘的骨膜有骨刺或突起。
❷毛细血管脆性试验阳性。
❸ 测定白细胞血小板层维生素C含量,若低于1136μmol/L(20mg/dl)表示机体内维生素C缺乏,低于113.6μmol/L(2mg/dl)时提示为坏血病。
❹正常时口服负荷剂量的维生素C,在服后24小时内由尿排出50%以上,而缺乏维生素C病人,尿中只排出负荷剂量的0~15%。
❺治疗试验: 坏血病经维生素C治疗,见效迅速,有助于诊断。
治疗 轻症病人以膳食治疗为主,多食用绿叶蔬菜及新鲜水果,亦可口服维生素C,每日200~300mg,重症者300~500mg,分三次服。亦可肌肉或静脉注射维生素C,每日100~200mg,一疗程为三周。注意保持口腔清洁、预防或治疗继发感染、止痛、补充铁剂等治疗措施,有严重贫血者可输血。
过去认为服用大剂量维生素C对机体无害,即使过量也可从尿中排出。近年据临床观察及动物实验,证明大剂量维生素C仍可能产生各种不同的副作用,如使尿酸化,导致泌尿道中尿酸盐、草酸盐或胱氨酸尿石的沉淀,尚可干扰临床检查糖尿病的准确性。因此,维生素C的使用剂量应适当。

☚ 叶酸缺乏症   营养性贫血 ☛
维生素C缺乏症

维生素C缺乏症vitamin C deficiency

又称“坏血病”,是由于人体长期缺乏维生素C所引起的全身性疾病,以成骨障碍和出血倾向为其主要表现。

☚ 脚气病   坏血病 ☛
00003648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9:05: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