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维吾尔文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维吾尔文维吾尔族在历史上使用过粟特文、突厥文、回鹘文、察合台文等多种文字。现在使用的文字是在晚期察合台文基础上形成的以阿拉伯字母为基础的拼音文字。自20世纪30年代至90年代维吾尔文经过了几次改进并修正了词法。现行的维吾尔文有32个字母,从右到左书写。每个字母按出现在单独、词首、词中、词末的位置有不同的形式。维吾尔文正字法,是以形态原则为主,语音原则和历史(传统)原则为副制定的。词根的语音变化,附加成分与词干在元音和辅音的和谐都在文字上有所反映。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独联体国家境内的维吾尔人仍使用以斯拉夫字母为基础的维吾尔文,而乌兹别克斯坦境内的维吾尔人则使用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新维吾尔文。 维吾尔文❶维吾尔族使用的文字。属拼音文字类型。不同的历史时期和地区所采用的字母系统及文字名称都不相同。六至十世纪鄂尔浑河流域等通行的是突厥文。八至十五世纪今吐鲁番盆地及中亚楚河流域通行的是回鹘文。约自十一世纪始, 哈喇汗王朝逐渐改用以阿拉伯字母为基础的文字, 其中形成于十三世纪的察合台文一直沿用到二十世纪三十年代。1937年曾对察合台文进行改革, 废弃了其中专为拼写阿拉伯一波斯语而用的发音重复的某些辅音字母, 补充了维吾尔语需要的若干元音字母, 制定出以三十二个阿拉伯字母组成的字母表。遂使一个字母代表一个音位, 言文趋于一致。1954年再次改革, 制订成由三十个阿拉伯字母组成的字母表, 其中四个圆唇元音[o]、[u]、[ (实事求是) 维吾尔文 131 维吾尔文维吾尔族现在使用的以阿拉伯字母为基础的拼音文字,又称“旧维吾尔文”,它是同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新维吾尔文并行的文字。这种文字共有32个字母,书写形式与阿拉伯文一样,横写右行。维吾尔文的最后一次改进是1983年。 ☚ 哈萨克文 于阗文 ☛ 维吾尔文维吾尔族现行以阿拉伯字母为基础的拼音文字。 维吾尔文我国维吾尔族使用的拼音文字。历史上维吾尔族曾使用过突厥文和回鹘文。公元10—11世纪,随着伊斯兰教在中国新疆地区的传播,维吾尔族逐渐放弃了回鹘文而改用阿拉伯字母来拼写自己的语言。最初借用了全部阿拉伯文的28个字母和一些辅助符号,但由于它们不能很好表达维吾尔语的语音特点,后来又从波斯文中借用了4个字母,使其增加到32个字母。本世纪30年代曾对这套字母作了一些改进,取消了不符合维吾尔语语音特点的符号,增加了几个字母,但字母总数仍为32个。50年代,维吾尔族语文工作者在原有文字的基础上再次作了增减,消除了一个字母既表元音又表示辅音的情况,使字母总数比以前减少了两个。60年代初进行文字改革,语文工作者创制了一套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维吾尔新文字方案,并和原有文字并用。后来因推广使用这种新文字的条件还不够成熟,两种文字长期并用也不利于本民族科学、教育和文化的发展,1983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根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全面使用维吾尔、哈萨克老文字的决议》的精神,决定停止使用新文字,同时还公布了新的维吾尔文字母表。此表比原来以阿拉伯字母为基础的字母表增加了2个表示元音的字母。有关部门也制定了《现代维吾尔语文学语言正字法》。现行的以阿拉伯字母为基础的维吾尔文共有32个字母。其中8个表示元音,24个表示辅音。字母表中的多数字母根据在词中出现位置的不同,有单写、后连、前后连、前连4种形式。有些字母没有后连和前后连两种形式,只有单写和前连两种形式。原苏联境内的维吾尔人也曾使用过阿拉伯字母,30年代转用拉丁字母,40年代改用以基里尔方母为基础的文字。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