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维吉尔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维吉尔前70—前19Virgil古罗马诗人。出身于曼土亚的小地主家庭。幼年曾在那不勒斯学习希腊文和伊壁鸠鲁派哲学。十六岁游学罗马城,学习演说、修辞和哲学。与宫廷大臣马森纳过往甚密,深得奥古斯都屋大维的礼遇。著有描写田园生活的牧歌十篇和《农事诗集》四卷。公元前30—前19年完成代表作史诗《伊尼特》十二卷。史诗叙述特洛伊城被希腊人攻陷后,该城王子伊尼斯携家出走,经由西西里、迦太基到达意大利,其后裔建立罗马城,追溯朱里安族始祖的经过,以表明朱里安族出身的奥古斯都的正统性。后为修改史诗,曾到希腊收集史料。史诗在罗马帝国时期被视为预言式的典籍,并成为中世纪一些经院的修辞学教本。 维吉尔 维吉尔前70-前19Weiji'er, Vergil古罗马著名诗人。前70年10月15日生于北意大利曼图阿城附近的安德斯村, 父亲是富裕农民, 这使他有条件得到较好的早期教育。曾到克勒蒙纳和米兰就学。公元前53年赴罗马进修哲学、修辞学等课程,后因健康原因返回故乡,专注于希腊诗歌的研究。公元前43—前37年写出处女作“布科里克”(10首牧歌),赢得初步声誉。以后陆续发表众多诗作,其中最有影响的是刻意模仿荷马史诗而写成的12卷长诗《伊尼特》。该诗描述特洛伊英雄伊尼斯在城陷后从小亚漂流到意大利的传奇故事。诗里的主人公被当作罗马独裁者恺撒与屋大维家族的祖先,具有明显涂饰目的。尽管如此,诗中离奇曲折的情节,美妙的语言,大胆的想象以及对罗马民族毫不掩饰的颂扬仍使它受到读者的喜爱,并使作者能跻身于西方最出色的诗人之列。 ☚ 塔西陀 普林尼 ☛ 维吉尔 维吉尔公元前70—公元前19Weiji’er,Publius Vergilius Maro古罗马诗人。出身于曼图亚附近安得斯的一个农民家庭。幼年曾去米兰、威尼斯、罗马和意大利南部研习修辞学和哲学,受过良好的教育。由于体弱多病,内战期间未服兵役,在艺术保护人梅塞纳斯的资助下,专事写作。公元前42年,屋大维没收他祖上的庄园,把土地分配给复员士兵,后经友人的斡旋,屋大维将庄园还给了他,还赐给他那不勒斯附近的另一处庄园,鼓励他写罗马帝国建国的历史,歌颂奥古斯都的功绩。 ☚ 古罗马文学 奥地利文学 ☛ 维吉尔 维吉尔前70~前19罗马最伟大的诗人。他出身寒门但博学多闻,生活在罗马的“黄金时代”——屋大维统治时期,是屋大维庇护下的文化集团中的一员,深受屋大维倚重,但维吉尔本人并非轻浮的御用文人。他谦虚、朴实,拙于言辞,一心埋头于哲学研究和诗的创作。他醉心于希腊艺术,在自己的创作中着意模仿希腊文学的体裁、形式和方法。他一生共写了3部作品:《牧歌》、《农事诗》和《埃涅阿斯纪》(又译《伊尼德》)。《牧歌》是维吉尔的成名作,歌唱了牧人的生活与爱情,还掺杂了作者个人对当前社会和政治的看法。《农事诗》则是承屋大维宠臣麦凯纳斯之情,写诗表现古罗马农民的工作和生活,以配合屋大维复兴农业的政策。 ☚ 奥维德 贺拉斯 ☛ 维吉尔前70—前19Publius Vergilius Maro占罗马诗人。生于意大利农民家庭。一生写了3部作品:《牧歌》、《农事诗》和史诗《伊尼德》(又译《埃涅阿斯纪》)。主要歌颂奥古斯都的功绩。是继荷马之后最重要的史诗诗人。开创了欧洲“文人史诗”。对文艺复兴和古典主义文学影响很大。 维吉尔 维吉尔公元前70~前19古罗马诗人。出身于小土地所有者。自幼学习演说、修辞和哲学。内战时,因体弱未服兵役,在家潜心诗歌创作,后参加墨克那斯文学集团,为屋大维政权服务。写有《牧歌》、《农事诗》和史诗《埃涅阿斯纪》等诗作。后者共12卷,约1万行,描写特洛亚王子埃涅阿斯因城邦陷落漂流至迦太基,后遵照神旨去意大利创建罗马新国的故事。颂扬了屋大维的英明盛世及罗马光荣历史,亦表达了诗人的奴隶主爱国意识,在罗马文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其作虽模仿荷马史诗,但缺少后者粗犷古朴之风,而以风格严肃深沉、音律谨严、描写细腻为其特色,被史家称为“文人史诗”的典范,对但丁、弥尔顿、歌德等诗人影响巨大。 ☚ 古罗马·意大利文学 奥维德 ☛ 维吉尔 维吉尔公元前70—前19Publius Vergilius Maro古罗马大诗人。生在意大利一个富裕的农民家庭,从小对农村和农民阶层怀有深厚的感情。在罗马曾受法学教育,但对律师生涯不感兴趣,潜心研究诗歌和哲学,自称是伊壁鸠鲁学派的门徒。内战时期,他从不参与军政活动,闭门不出过隐士生活。屋大维建立罗马帝国后,他属于屋大维一派,并加入屋大维的亲信麦凯纳斯创立的“麦凯纳斯文学集团”,甘愿为屋大维的文化政策效力。在诗作里不断歌颂奥古斯都为罗马帝国创立的丰功伟绩,受到屋大维的器重。他一生从事诗歌和史诗写作,对自己的要求非常严格,因此30岁时才发表第一部作品《牧歌集》,一举成名。作品受希腊田园诗影响,诗中倾注了他的田园世界理想,描写了农村的凋蔽情景和农民的厌战情绪。第二部杰作《农事诗》详细描写谷物、橄榄、葡萄等种植法,以及畜牧和养蜂等农事活动。维吉尔怀着喜悦的心情,对乡村的自然风光和农民颗粒归仓的丰收情景,作了诗意盎然的描写,表现了屋大维所推行的农村经济政策的成果。最后十年里,诗人为报屋大维的知遇之恩,接受了他的建议,呕心沥血创作了12卷史诗《埃涅阿斯记》。至死尚未修改完成,立遗嘱将诗稿付之一炬,但屋大维下令保存。史诗取材于意大利民间传说,即特洛亚英雄埃涅亚斯飘流到意大利,建立罗马城的神话故事。全诗10000余行,分12卷。前6卷摹仿《奥德修纪》,后6卷摹仿荷马的《伊利昂纪》。全诗歌颂罗马祖先建国的光辉业绩,唤起罗马人的民族自豪感,重新尊重罗马人的传统的道德观念和古老的宗教意识。维吉尔在西方文化史上享有特殊的荣耀地位。但丁在《神曲》中把他作为理智的化身;别林斯基常常把他与荷马并称;文艺复兴后,著名诗人塔索、卡蒙斯、弥尔顿等人,常以他的史诗作为他们的楷模。可见维吉尔的诗无论从形式到内容,都已达到极其完美的高度。 ☚ 牧歌 贺拉斯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