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修预防
设备维修方式之一。在进行新设备设计、制造时,就考虑到提高设备的可靠性、维修性、经济性,使之成为基本上不需要或很少需要维修的设备。(1) 可靠性。保证设备在使用过程中能达到准确、安全、可靠; (2) 维修性。要求设备结构简单、零部件组合合理,易于检查,拆卸迅速,修理方便。(3) 经济性。要求设备从研究、设计、制造、安装、使用、维修、改造直至报废的全过程的费用即设备寿命周期费用最低。为保证生产过程正常进行,提高设备运转率,对设备进行事后维修、预防维修、生产维修和改善维修等活动,是设备管理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但如果设备预先设计不合理,制造上有缺陷,将会给以后的使用和维修带来许多困难。开展维修预防,进行可靠性、维修性设计的理想目标,就是要实现“无故障、无维修设计”,因而是设备维修方式的根本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