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绫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绫 绫,东齐谓布帛之细曰绫。 汉·许慎《说文解字·糸部》 绫,凌也。其文望之如冰凌之理也。 汉·刘熙《释名·释采帛》 【评】 这是古人对绫织物的解释。 绫读音l·ing(ˊ),为ing韵目,属ing—eng韵部。力膺切,平,蒸韵。 上一条: 陵 下一条: 綾 绫 绫以斜纹或变化斜纹织成的丝织品。小说中所写,多为在斜纹底组织上起斜纹花的花绫。特点是轻薄,光滑柔软。绫织成后可采用印染、彩绘、刺绣等方法,加工成精美的服装材料。传统绫织物是在绮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估计最初始于秦汉,汉刘熙《释名》:“绫,凌也。其文望之如冰凌之理也(即花纹象冰凌的纹理,故称绫)。”自南北朝后,朝廷贵臣多以绫制袍,往往视之为与锦并列的珍品。从唐、宋史书的《舆服志》中还可看到.它一直是内库征收的重要品种,且根据官吏们的不同品级,对绫的色彩、花纹规格等都有规定。明代绫织技术更臻完备,据《天工开物》所载,已能织出五枚经斜纹组织。例见第二回。 ☚ 绢 纱 ☛ ![]() ![]() 绫綾líng绫子, 丝织品,质地轻薄、光滑柔软。 绫一种很薄的丝织品,一面光,像缎子:~子︱~罗绸缎。 绫líng绫ling绫子 红绫 绫罗绸缎 绫líng绫子:衣裳不如意,不论~缎新整,便用剪刀剪碎,撕一条,骂一句。(六五·1583) 古代名物 > 紡績類 > 製品部 > 絲織品 > 綾 綾 líng 絲織品之一類。質地薄而細,面光潔若鏡,其上有冰凌或花卉狀綵文。舊時多爲宫用或官用。有紅綾、緑綾、白綾等多種。《説文·糸部》:“綾,東齊謂布帛之細曰綾。”《正字通·糸部》:“綾,織素爲文者曰綺,光如鏡面有花卉狀者曰綾。”北周·庾信《春》賦:“艷錦安天鹿,新綾織鳳凰。”唐·白居易《賣炭翁》詩:“半疋紅紗一丈綾,繫向牛頭充炭直。”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三:“汝士命人與紅綾一尺。詩曰:‘……一曲高歌綾一疋,兩頭娘子謝夫人。’” 绫líng一种质薄而有花纹的丝织品。白居易《卖炭翁》:“半匹红绡一丈~,系向牛头充炭直。” 绫*綾lingE7B1 丝织物 丝织物丝 良功 茧物 另见:纺织 丝 棉麻 ☚ 丝织物 锦 ☛ 绫 绫中国传统丝织物的一类。因最早的绫在织物表面呈现叠山形斜路,“望之如冰凌之理”,故称之为绫。绫有花、素之分。素绫采用单一的斜纹或变化斜纹组织。传统花绫一般是斜纹地组织上起斜纹花的单层暗花织物。绫产生于汉代以前,汉代著名品种有散花绫,用多综多蹑机织造。三国时期经马钧改革 “绫机”,能织出禽兽人物等较为复杂的纹样。唐宋是绫的极盛时期。设绫作或绫锦院大量生产。花绫的组织主要有两种: 一种是花、地组织循环数相同而斜纹方向相反的,称异向绫,现存唐代实物有流入海外的敦煌发现的几块和日本正仓院收藏的葡萄唐草纹实物。另一种是花、地组织斜向相同而组织循环数不同,称同向绫,敦煌出土的一块唐代佛经封面的裱绫就属于这一种。 ☚ 缟 绢 ☛ 绫 064 绫中国传统丝织物。因最早的绫表面呈现叠山形斜路,“望之如冰凌之理”而得名。绫分为花绫、素绫两类。素绫采用单一的斜纹或变化斜纹组织。传统花绫一般是斜纹地上起斜纹花的单层暗花织物。绫于汉代之前就已出现,汉代著名品种为散花绫。唐宋是绫的极盛时期,其品种繁多,有独窠、双丝、乌头等,以浙江的缭绫最负盛名。宋代又增加狗蹄、柿蒂等品种。明清时绫的产量减少。绫质地轻薄,光滑柔软,多用于装裱书画或作里料等。 ☚ 绢 罗 ☛ 绫一种中国传统的丝织物。 将蚕丝以斜纹组织或斜纹地的提花组织织成,有花、素之分。现也有与化学纤维交织的。 绫(綾)línɡ (绫子) damask silk; a kind of thin but fairly stiff silk: ~ 锦 silk brocade 绫linga silk fabric resembling satin but thinner 绫damask silk 绫líng❶ △绫(綾)líng11画 糸部 绫子,一种丝织品,一面光,像缎子,但比缎子薄: ~罗绸缎。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