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绝对利益理论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绝对利益理论Theory of Absolute Advantage又称绝对生产费用说、地域分工论。是由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代表人物亚当·斯密所创立的一种国际贸易理论,旨在反对当时的重商主义和保护贸易政策。从生产成本的绝对差别出发,斯密认为一国生产某种商品的成本比别的国家绝对低,即具有绝对利益优势时,该商品就可出口;反之,就要进口。这一理论实际上是将分工理论应用于国际贸易所得出的结论。假设有甲乙两国,A和B两种产品,甲国生产A商品所需的成本比乙国低,亦即在A商品生产上具有绝对优势,而乙国生产B商品所需的成本比甲国低,亦即在B商品的生产上具有绝对优势,那么甲国专门从事A商品的生产,乙国专门从事B商品的生产,并且相互交换商品,则双方都可从贸易中获利,与没有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场合相比,用同样的劳动可以获得更多的产品。斯密认为,地域分工应成为国际贸易的基础。换言之,惟有在地域分工基础上所进行的国际商品交换才是“自然的”、“有益的”。但只有在自由贸易条件下,各国才能充分享受这种地域分工的利益。反之,一切限制贸易自由的措施都会损害和剥夺这种“惠及万国”的利益。 绝对利益理论又称“绝对成本理论”。关于两国在各自拥有绝对利益优势的领域进行分工和交换的一种理论。由英国著名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Smith,Adam,1723—1790)于1776年在其代表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中提出。提高劳动生产率是增加国民财富的重要条件,而分工将导致专业化,进而有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理由是:(1) 劳动者的技巧因专业化而增进;(2) 分工避免了劳动者在不同工作之间的往返转移,可以节省时间;(3) 分工使专门从事某项工作的劳动者比较容易改良工具和发明机械,有利于劳动者做更多的工作。分工既然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那么每个人专门生产各自具有优势的产品,然后彼此进行交换,显然要比每个人生产所有产品得到更多的利益。亚当·斯密指出,如果人们能够以较少的花费买到某些物品,就不会自己亲自制造它们。他们知道,如果把自己的全部劳动时间用于生产自己擅长生产的产品,并且用这种产品来交换自己所需要的其他产品,是有利的。亚当·斯密进一步认为,适用于一国内部的分工原则也适用于各国之间。他主张,如果一种产品,外国生产的成本比本国低,那么本国就不要生产,而应该输出自己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同时进口自己所需的外国产品。他认为,每个国家都有其适宜于生产某些特定产品的绝对有利的生产条件,也就是说,在这种有利的条件下生产的产品成本比外国低。如果每个国家都按照其绝对有利的生产条件进行专业化生产,然后彼此进行交换,则对所有交换国家都是有利的。亚当·斯密的绝对利益理论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该理论第一次从分工协作和交换的角度阐明了国际贸易发生的根源及其利益,有力地否定了重商主义的观点,开创了自由贸易的新时代。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