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绕梁三日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绕梁三日

典源出处 《列子·汤问》:“昔韩娥东之齐,匮粮,过雍门,鬻(yu) 歌假食。既去而余音绕梁俪(li),三日不绝,左右以其人弗去。”又 《太平御览》卷五七二引 《洞冥记》:“汉武帝使董谒乘浪霞之辇以升坛,候王母。王母至,与宴歌,奏春归之乐。谒乃闻王母歌声而不见其形。歌声绕梁三匝,乃上旁梁,草树枝叶皆动,歌之感也。”
释义用法 传说韩娥 (或王母) 唱歌,声音可围绕房梁飞动,三日不绝。后以此典形容歌声隽永,余味无穷。
用典形式
【绕梁】 南朝宋·鲍照:“丝管感暮情,哀音绕梁作。”南朝梁·武帝:“长袂必留客,清哇咸绕梁。”南朝陈·江总:“谁能巧笑特窥井,乍取新声学绕梁。”
【歌梁】 南朝梁·简文帝:“如何舞馆乐,翻见歌梁悲。”唐·沈佺期:“舞筵纷可就,歌梁俨未倾。”宋 ·刘筠:“舞袖更回态,歌梁极绪音。”
【三日响】 明·徐渭:“那能三日响,来敌百官歌。”
【声飞梁】 唐·李百药:“影入含风扇,声飞照日梁。”
【绕尘梁】 五代·沈君攸:“舞裙拂履喧珠佩,歌响出扇绕尘梁。”
【绕红梁】 宋·王安石:“登高一曲悲亡国,想绕红梁落暗尘。”
【绕栋宇】 晋·陆机:“哀音绕栋宇,遗响入云汉。”
【绕梁唱】 南朝梁·王同:“佳人且少留,为君绕梁唱。”
【韩娥音】 唐·于濆:“徒惜越娃貌,亦蕴韩娥音。”
【送曲韩娥】 南朝陈·江总:“金尊送曲韩娥起,玉柱调弦楚妃叹。”
【歌绕夜梁】 唐·罗隐:“歌绕夜梁珠宛转,舞娇春席雪朦胧。”
【余声三日飞】 北周·庾信:“但令闻一曲,余声三日飞。”
【清歌绕飞梁】 唐·李白:“醉舞纷绮席,清歌绕飞梁。”
【梁上歌声绕】 明·唐寅:“梁上歌声绕,黄梁梦先觉。”
【歌从雍门学】 唐·李商隐:“歌从雍门学,酒是蜀城烧。”
【歌声梁上浮】 南朝梁·王筠:“轻风入裾春可游,歌声梁上浮。”
【歌响拂雕梁】 唐·杨巨源:“舞腰凝绮榭,歌响拂雕梁。”
【雕梁再三绕】 南朝梁 ·沈约:“雕梁再三绕,轻尘四五移。”

绕梁三日

典源出处 《列子·汤问》:“昔韩娥东之齐,匮粮,过雍门,鬻(yu) 歌假食。既去而余音绕梁俪(li),三日不绝,左右以其人弗去。”又 《太平御览》卷五七二引 《洞冥记》:“汉武帝使董谒乘浪霞之辇以升坛,候王母。王母至,与宴歌,奏春归之乐。谒乃闻王母歌声而不见其形。歌声绕梁三匝,乃上旁梁,草树枝叶皆动,歌之感也。”

 

释义用法 传说韩娥 (或王母) 唱歌,声音可围绕房梁飞动,三日不绝。后以此典形容歌声隽永,余味无穷。

用典形式

【绕梁】 南朝宋·鲍照:“丝管感暮情,哀音绕梁作。”南朝梁·武帝:“长袂必留客,清哇咸绕梁。”南朝陈·江总:“谁能巧笑特窥井,乍取新声学绕梁。”

【歌梁】 南朝梁·简文帝:“如何舞馆乐,翻见歌梁悲。”唐·沈佺期:“舞筵纷可就,歌梁俨未倾。”宋 ·刘筠:“舞袖更回态,歌梁极绪音。”

【三日响】 明·徐渭:“那能三日响,来敌百官歌。”

【声飞梁】 唐·李百药:“影入含风扇,声飞照日梁。”

【绕尘梁】 五代·沈君攸:“舞裙拂履喧珠佩,歌响出扇绕尘梁。”

【绕红梁】 宋·王安石:“登高一曲悲亡国,想绕红梁落暗尘。”

【绕栋宇】 晋·陆机:“哀音绕栋宇,遗响入云汉。”

【绕梁唱】 南朝梁·王同:“佳人且少留,为君绕梁唱。”

【韩娥音】 唐·于濆:“徒惜越娃貌,亦蕴韩娥音。”

【送曲韩娥】 南朝陈·江总:“金尊送曲韩娥起,玉柱调弦楚妃叹。”

【歌绕夜梁】 唐·罗隐:“歌绕夜梁珠宛转,舞娇春席雪朦胧。”

【余声三日飞】 北周·庾信:“但令闻一曲,余声三日飞。”

【清歌绕飞梁】 唐·李白:“醉舞纷绮席,清歌绕飞梁。”

【梁上歌声绕】 明·唐寅:“梁上歌声绕,黄梁梦先觉。”

【歌从雍门学】 唐·李商隐:“歌从雍门学,酒是蜀城烧。”

【歌声梁上浮】 南朝梁·王筠:“轻风入裾春可游,歌声梁上浮。”

【歌响拂雕梁】 唐·杨巨源:“舞腰凝绮榭,歌响拂雕梁。”

绕梁三日

【出处】 《列子·汤问》:“昔韩娥东之齐,匮粮,过雍门,鬻歌假食。既去而余音绕梁𪲴(li),三日不绝,左右以其人弗去。”
【释义】 古代韩娥东去齐国,路上乏食,在雍门卖唱求食,走后余音仿佛仍在梁间回旋,三日不断。后以此典形容歌曲悠扬隽永,余味绵绵。
【例词】 度曲韩娥 韩娥唱 韩讴歌梁 绕栋宇 绕梁 绕梁唱绕梁声 绕梁歌 三日绕梁声绕梁 三日响 余声三日飞歌绕梁 绕画梁
【用例】
〔韩娥唱〕 宋·张先《泛清》:“吴娃劝饮韩娥唱,竞艳容,左右皆春。”
〔歌绕梁〕 唐·罗隐《商于驿楼东望有感》:“歌绕夜梁珠宛转,舞娇春席雪朦胧。”
〔绕梁〕 南朝宋·鲍照《云阳九里埭》:“方绝萦弦思,岂见绕梁日。”
〔三日响〕 明·徐渭《钟公子以诗赠》:“那能三日响,来敌百官歌。”

绕梁三日ràoliáng-sānrì

称赞歌声或乐曲的美妙。语出《列子·汤问》。
相传,春秋时期,韩国有位著名的女歌唱家,名叫韩娥。一次,她出远门路过齐国,因盘缠用完了,便在齐国的都城临淄(属今山东)卖唱。她的歌喉清脆嘹亮,婉转悠扬,赢得了人山人海的观众热烈喝彩。歌唱结束后,听众们还徘徊留恋,不肯散去。甚至过了两三天,市井四壁似乎还飘荡着韩娥优美动听的歌声。
后来,《列子·汤问》在描写这一情景时说:“余音绕梁,三日不绝。”这一描写言简意深,恰到好处。从此,“绕梁三日”一语便流传下来,形容歌声美妙动听,久久留在人们耳中。

绕梁三日

(同)余音缭绕

不堪入耳;绕梁三日、余音绕梁、珠圆玉润

○不堪入耳bù kān rù ěr

形容音调、言语十分粗野难听:口吐秽言,~|有些三流歌手的唱腔实在~|不知怎的,他今天弹的曲调竟然~。

●绕梁三日rào liáng sān rì

形容歌声高亢回旋,久久不息:能~的美妙音乐|~,余音不绝。

●余音绕梁yú yīn rào liáng

歌唱停止后,余音好像还在绕着屋梁回旋,形容歌声或音乐优美,耐人回味: ~,三日不绝|行文如曼歌缓舞,~。

●珠圆玉润zhū yuán yù rùn

像珠子那样圆,像玉石那样滑润,形容说话、唱歌的声音婉转优美: 歌声~,清脆悦耳| 台词念得~,有节奏,有感情。

绕梁三日

绕梁三日

传说韩娥的歌声在屋梁上缭绕飘荡三日。后用来称赞歌声或音乐美妙动人。

☚ 趣在法外   日试万言 ☛
歌声优美

歌声优美

歌声美妙:落尘
歌声响亮,音乐美妙动听:驻彩(游云~)驻云
歌声或音乐优美,耐人回味:余音绕梁 绕梁三日 三日绕梁 歌声绕梁
歌声优美,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余响绕梁
余音绕梁,歌声美妙:声动梁尘
歌声优美使人听了回味难忘:发梁 绕梁不绝
歌声优美,耐人寻味:落尘绕梁

☚ 歌声婉转   歌喉 ☛
绕梁三日

绕梁三日

古代歌女韩娥在齐国都城雍门演唱,歌声清丽婉转,唱完后几天似乎还有余音缭绕飘荡。《列子·汤问》:“韩娥东之齐,匮粮,过雍门,鬻歌假食,既去而余音绕梁𪲴,三日不绝。”后因以“绕梁三日”或“余音绕梁”形容歌声优美动听,仿佛久在耳旁回荡。

☚ 咫角骖驹   泰山梁木 ☛

绕梁三日rao liang san ri

(of beautiful music,etc.) reverberate and linger long in the air

绕梁三日ràoliánɡ-sānrì

形容乐曲、歌声美妙动听,韵味深长。参见“余音绕梁”。

绕梁三日rào liáng sān rì

环绕屋梁三天。形容歌声婉转动听,让人回味无穷。

余音袅袅 不绝如缕yú yīn niǎo niǎo;bù jué rú lǚ

袅袅:声音绵延不断;绝:断;缕:细线。形容歌声或戏曲演唱极其优美动听,唱后似仍有乐音在不断荡漾。宋·苏轼《前赤壁赋》:“客有吹洞箫者,依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

绕梁三日ràoliáng-sānrì

〔述补〕 绕,环绕。萦绕房梁旋转三天。形容美妙动听的声音不绝于耳。语本《列子·汤问》:“昔韩娥东之齐,匮粮,过雍门,鬻歌假食,既去而余音绕梁俪,三日不绝,左右以其人弗去。”陈自强《激励》:“他的演唱博得热烈的掌声,掌声过后余音犹存,真所谓~,不绝于耳。”
△ 褒义。多用于描写歌唱声或乐器声。
【近义】绕梁之音 绕梁遏云余音绕梁 余味无穷 不绝于耳
〖反义〗野腔无调 不堪入耳 鬼哭狼嚎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4:3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