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门倚闾
《战国策·齐策六》:“王孙贾(战国时齐国的大夫)年十五,事闵王(多写为齐湣王)。王出走,失王之处。其母曰:‘女(汝)朝出而晚来,则吾倚门而望;女暮出而不还,则吾倚闾而望。女今事王,王出走,女不知其处,女尚何归(归附,投奔)·’” 王孙贾从母亲的话受到激励,便多方打听齐湣王的下落,当他得悉齐湣王已被楚国派出援救齐国的大将淖(zhuō)齿杀死时,立即号召市民起义,冲进淖齿住所,杀死了这个杀齐王,夺齐宝,分齐土的刽子手。 倚门倚闾的典故常用以形容父母盼儿女归来的殷切心情,也可引申泛指怀念之情。 宋·文天祥《高沙道中》诗:“首丘义皇皇,倚门望惓惓。” 唐·王维《王右丞集》卷八《送友人南归诗》:“悬知倚门望,遥识老莱衣。” 宋·楼钥《攻媿集》卷四《送浦宰富阳》诗:“三年待汝归,二亲真倚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