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结节性硬化症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结节性硬化症tuberous sclerosis

为神经皮肤综合征之一。多起病于2岁以前。表现有惊厥等多种形式癫痫发作,且抗癫痫药物多无效。多数有智力低下。面部有皮质腺瘤。皮肤可有色素脱失斑,多见于腹背部及下肢。可伴视网膜病变。预后不良。可对症治疗。

结节性硬化症

结节性硬化症

结节性硬化症又称Bourneville病,是由单一常染色体显性基因遗传所引起的复合性发育不良。主要表现为特征性的皮肤损害和神经系统病变,包括智力迟钝、癫痫等。皮肤损害见于三分之二患者。常见具诊断意义的有四型:
Pringle皮脂腺腺瘤 常在3~10岁间发病,初为1~10mm散在的淡黄或淡红色小丘疹,多位于鼻唇沟,后渐波及鼻和颊部,呈蝶形分布,甚少单侧发病,间或扩及下颌、耳、颞颥、眼睑等处。损害渐扩大,并高出皮面,至成年时即不再增大。表面光滑发亮,上有毛细管扩张,间有黄色小点。发展充分时可呈疣状或蕈状,不规则融合。在口腔粘膜,尤其是齿龈和舌部可见黄色结节。
甲周纤维瘤(Koenen瘤)
约见于一半患者。常在青春期后开始出现。从甲皱或甲根部长出指状坚韧的鲜红色赘生物,直径约5~10mm或更大,常为多发,有时可破坏甲床。如在足趾受压部位,可引起疼痛。
鲛鱼皮斑
约见于70%左右的患者。常与皮脂腺腺瘤同时发生。皮损多在腰骶部出现,单个或多片,大小不一,呈鲜红或稍带棕色的皮革样、不规则增厚的软斑块。
脱色斑
约见于50~90%患者。斑的大小、多少及形态变异很大。多位于躯干及下肢,卵圆形、线条形叶状。在淡色皮肤的婴儿甚难发现,需在滤过紫外线下才能察及,常在出生时其他皮肤症状发生前见到,有助诊断。其他病变还可有息肉,牛奶咖啡色斑,血管瘤,色素痣,脂肪瘤,纤维肌肉脂肪瘤,白发症等。
约有60·70%的患者可有逐步发展的智力障碍,最终发生癫痫。后者常在婴幼儿期皮损发生前几年即发病,呈局灶性发作,逐步变得频繁而严重,少数患者可发生颅内恶性肿瘤,常引起一侧或双侧室间孔堵塞使颅内压升高,偶见脊椎损害引起的局部神经症状。约8~40%的患者可有眼部病变,视网膜晶体瘤可沿血管呈白色条状物或近视乳头处呈小的圆形肿瘤,可见色素性或其他视网膜异常,可引起盲点或黑蒙。有的患者还可发生肺、心、肾的病变。约60%患者因肾错构瘤而引起血尿。约85%的患者可有骨胳病变,年轻的患者可发生指部假性囊肿,较老的患者则可发生掌跖骨皮质增厚。
其他器官的异常改变包括胸及咽部多发性息肉,有时也可同时并发骨及子宫错构瘤等。
皮肤组织病理改变可见丘疹的表皮萎缩,棘突消失。真皮胶原纤维增生致密,可见较正常成纤维细胞,更大的犹如胶质细胞的星状细胞,胶原纤维沿皮肤附件层状排列。损害内血管腔扩张,其中充塞着组织细胞,无弹性纤维,间可见神经组织增生。有些部位皮脂腺胀大。
鲛鱼皮斑的真皮内全是致密的胶原纤维,有如结缔组织痣。在所谓皮脂腺瘤处的皮脂腺常因挤压而萎缩,尤其是在成年患者中见到。甲周的纤维瘤、常只有血管性纤维组织。在脱色斑处可见有酪氨酸酶活性减低的异常色素细胞。根据本病的三大特征即皮脂腺腺瘤、癫痫及智力发育不良,尤其是皮损除有皮脂腺腺瘤外,还有甲周纤维瘤、鲛鱼皮斑以及脱色斑时,对诊断很有帮助。此外,视网膜晶状体瘤常具诊断意义。本病的预后与内脏波及范围和部位有关,病变仅限于皮肤者,预后较佳,到成年后即不再发展。对皮损可用刮除术或电灼、激光、冷冻等疗法进行治疗。牙龈及甲周损害也可用类似办法处理,癫痫可作抗癫痫治疗。

☚ 先天性毛细管扩张性大理石样皮肤   先天性点状软骨发育不良症 ☛
结节性硬化症

结节性硬化症tuberous sclerosis

主要特点是惊厥、智力低下及面部血管纤维瘤。

☚ 神经纤维瘤病   脑面部血管瘤病 ☛
00004051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6:5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