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结构功能学派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结构功能学派

结构功能学派jiegou gongneng xuepai

20世纪40~60年代的社会学主流学派,以倡导对社会系统进行结构功能分析而闻名。它的理论主张被称为结构功能主义,主要理论代表是美国社会学家T·帕森斯及其学生R·K·默顿(1910— )。
帕森斯试图将传统的功能分析与结构分析结合起来,创立一种社会学研究新模式。他认为,社会是一个系统,社会结构是行动者之间相对稳定的模式关系的组合,功能是结构的动态过程。结构和功能是相互依存的:结构产生功能,功能是结构存在的依据。从此前提出发,帕森斯着手分析社会系统内结构与功能的依存、转换关系,建立起一种社会分析模型。该模型以社会行动为出发点,以结构功能分析和系统分析为基本分析手段,涵盖了一切现存的社会体系,影响极广。
默顿使结构功能主义更加精细化,他在这方面的工作可分为三部分:(1)提出了一些新概念,如正功能、负功能和无功能,替代功能,显功能和隐功能等;(2)建立了一套便于应用的功能分析程式;(3)倡导建立中程理论。他的工作使结构功能主义更易于为人们所接受。
由于结构功能学派过于强调社会的均衡与稳定,忽视社会变迁,反对根本性的社会变化,因而,到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它开始受到人们的批判,逐渐走向衰落。

☚ 帕森斯   法兰克福学派 ☛
结构功能学派

结构功能学派

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流派之一。基本概念由英国社会学家斯宾塞创立,经过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英国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和布朗的努力,最后由美国社会学家帕森斯确立。基本研究对象是作为整体的社会,重点放在社会系统的各个要素之间以及各个要素与整体系统之间的功能关系上,旨在揭示社会生活的条件和必要前提,发现维持社会生活稳定的因素,探讨能把社会各种要素协调起来并使之一体化的方法,寻找借以实现功能要求的手段。认为社会系统的各种要素是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功能统一体,各个要素都对系统产生积极功能,强调整合、均衡,认为稳定的相互作用体系一旦建立起来,本身就具有一种使原有状态不变的倾向,系统在本质上不会引起自身的结构变革。结构功能学派把系统观点引入社会学分析,强调从整体联系中认识社会现象,在方法论上具有一定的意义。结构功能学派把社会冲突看作是社会病态,不重视对社会变迁的研究,在理论上具有明显的保守性。20世纪40年代至60年代发展到极盛状态,被奉为正宗的美国社会学理论。60年代后期影响下降,但仍不失为影响最大的理论之一。

☚ 分支社会学   人的社会化 ☛
00003925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7:2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