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经鲁祭孔子而叹之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经鲁祭孔子而叹之年代:唐代诗人 作者:其他 ←上一篇:金缕衣 下一篇:寻陆鸿渐不遇 → 诗词简介: 孔子视自己的政治主张和学术为第一生命,为此,他栖惶奔波一生,最后只落得“不遇明主”的叹息。作为一个封建帝王,李隆基敢于表达这些江海遗珠的“嗟”和“怨”,把责备的锋芒引向自身阶级,运意确乎高人一筹。 唐玄宗即李隆基,一称唐明皇。唐朝皇帝。公元712—756年在位。前期先后任用姚崇、宋璟等人为相,整顿前朝弊政,社会经济有所发展,被称为“开元之治”。后期任用李林甫、杨国忠等执政,官吏贪渎,政治腐败。他爱好声色,奢侈荒淫。安史之乱爆发后,他逃往四川,太子亨(肃宗)即位,他被尊为太上皇。他于开元十三年(725年)至曲阜祭孔子,并留下五言律诗《经鲁祭孔而叹之》:“夫之何为者,栖栖一代中。地犹鄹氏邑,岂即鲁王宫。叹凤嗟身否,伤麟怨道穷。今看两楹奠,当与梦时同。”于开元二十七年,改武则天所封孔子之“隆道公”为王爵,谥号文宣,称文宣王。并册封孔子三十五世孙孔璲为“文宣公”,并规定“每代取长子一人袭封”。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