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经苑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经苑

 任末年十四时,学无常师,负笈不远险阻。每言: “人而不学,则何以成?”或依林木之下,编茅为庵,削荆为笔,尅树汁为墨。夜则映星望月,暗时缕麻蒿以自照。观书有合意者,题其衣裳,以记其事。门徒悦其勤学,更以静衣易之。非圣人之言不视。临终诫曰:“夫人好学,虽死若存; 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 ”河洛秘奥,非正典籍所载,皆注记于柱壁及园林树木,慕好学者,来辄写之。时人谓任氏为 “经苑”。

(《拾遗记》)


 任末字叔本,《后汉书·儒林传》载他少时习齐诗,游京师,教授10余年。曾亲自推鹿车把病死在洛阳的友人送至墓所。又曾奔师丧,不幸自己途中得病,临终前托付他的侄儿把他的尸体运往师门。
 出现在这段文字中的任末,虽仍不失学者风范,如他“学无常师”,反映他博采众长的学习态度; 他“负笈不远险阻”,居茅庵,用荆笔,尅树汁为墨,以星月麻蒿照明,反映他学习的艰苦性;平时语人“人而不学,则何以成”,临终时诫人“夫人好学,虽死若存; 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反映他对学习重要性的深刻认识。这些言行出在有志于学的人的身上,并不使人感到奇怪。而他“观书有合意者,题其衣裳,以记其事”以及“河洛秘奥,非正典籍所载,皆注记于柱壁及园林树木”等举动,固然仍体现了他学无常师,博采众长的治学风格,但做法就颇有些稀奇古怪了。然而正是通过这些细节,任末专心致志沉浸于学习之中的形象更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经苑

指东汉任末。晋王嘉《拾遗记·后汉》:“任末年十四时,学无常师,负芨不远险阻,每言人而不学则何以成。或依林木之下,编茅为庵,削荆为笔,克树汁为墨,夜则映星望月,暗则缕麻蒿以自照,观书有合意者,题其衣裳以记其事。门徒悦其勤学,更以净衣易之。非圣人之言不视。临终诫曰:‘夫人好学,虽死若存。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河洛秘奥,非正典所载,皆注记于柱壁及园林树木,慕好学者来辄写之。时人谓任氏为经苑。”

经苑

二百一十八卷。清钱仪吉编。仪吉字蔼人,号衍石,一号心壶,浙江嘉兴人,嘉庆十三年二甲进士,官至给事中,尝主讲河南大梁书院。此书即其在书院时编刊的。首有吉仪序,大意是补通志堂所未收。原编四十四种,刊成的有司马光《温公易说》六卷,张根《吴园易解》九卷,杨万里《诚斋易传》二十卷,徐总干《易传证》四卷,黄泽《易学滥觞》一卷,郑伯熊《敷文书说》一卷,黄伦《尚书精义》五十卷,赵善湘《洪范统一》一卷,傅寅《禹贡说断》四卷,王质《诗总闻》二十卷,吕祖谦《家塾读诗记》三十卷,戴溪《续吕氏家塾读诗记》三卷,王安石《周官新义》十六卷、附二卷,李如圭《仪礼集释》三十卷,《仪礼释宫》一卷,陆淳《春秋集传纂例》十卷,《春秋微旨》三卷,苏辙《春秋集解》十二卷,朱子《孝经刊误》一卷,吕维祺 《孝经本义》二卷,《孝经或问》三卷,《孝经翼》一卷,郑汝谐《论语意原》四卷,许谦《读四书丛说》七卷,熙时子 《孟子外篇注》 一卷,熊明来《瑟谱》六卷。自唐迄明,作者二十三人,书共二十六种。虽不如通志堂多有秘笈,但校雠精审则远胜于通志堂。有道光大梁书院刊本。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5:2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