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中以造作道書、傳授經法爲首務的教派總稱。始自晉代。自葛洪《抱朴子·内篇》建立以金丹道爲中心的神仙理論體系後,以符籙爲主的天師道中出現了向義理化演變的《上清》、《靈寳》、《三皇》三系教法。《上清》系以魏華存爲第一代真人,其經法多由楊羲、許謐、許翽扶乩而造作,代表性經典爲《上清大洞真經》。《靈寳》系經法由葛洪之從孫葛巢甫等造作,其核心篇章爲《元始無量度人經》。《三皇》系蓋由早期巫道及帛家道匯流而成,核心經典《三皇經》由晉·鮑靚造作。三系至南朝宋由陸修静匯歸一流,南朝梁·陶弘景加以發揮,形成經籙派,至唐以傳授經籙爲主,與丹鼎派、符籙派鼎足而立。其授受據唐·李渤《真系》記述,謂爲魏華存授楊羲,羲傳許謐、許翽,經許黄民、馬朗、陸修静、孫游嶽、陶弘景、臧矜、王遠知、潘師正、司馬承禎,至唐李含光已十三代。其經法於南朝已發展爲三洞經籙。參閲《雲笈七籤》卷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