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界 地界边(边界;边届) 界(界分;界限;境界) 藩篱 藩篱 疆界 疆畛 国与国领土之间的界线:畛(畛封;畛略)畿 畔(畔界) 疆(疆界;疆徼)略(邦略) 境(界境;国境) 履国界 圻界 阃阈 封畔 国家或地区之间的界限:境(境界) 域(肇域) 阃阈 封疆 封界 封略 疆界 疆圻 疆塍 界疆 都邑的疆界:郊圻 四方疆界:四境 四边 地区间的界线:疆(疆畔;疆封;疆圉;疆境;疆埸;疆徼) 边(边界)界至 界畔 竟界 国界,边界:沟境 疆界,边界:境(~界;国~;入~;出~;边~) 不同地域分界的边线:界线 两军对垒的或双方之间的界限:楚河汉界楚界汉河 大地的边际、界限:地垠 封地的边界:封畛 都邑的疆界:郊圻 邦国疆界:邦场 井田制的地界:田界 经界 田地、住宅等四周的界限:四至 八方的界限:八垠 八垓 两地相接处:交界 接界 搭界 接壤连界 连地 连壤 通壁 地界相连,交界:接境连境 (两块土地之间的界线:地界)
另见:河 山 边境 边地 界限 ☚ 地界、边际 边际 ☛
界限 界限界(界隔;经界;省~;接~) 限(限界;际限;岸限) 至(四~)畔(畔际) 圻(边~) 阈 垠(垠堮) 畛(畛畔;畛畍;畛域;畛封;畛畦;畦畛) 埒 坛宇 区域 轸域 畦封 涯涘 边徼边际 范围 分野 町畦 疆里疆界 疆畔 疆理 程式界限:程限 区别,界限:区界 事物的界限和范围:藩(藩翰) 界域 不同事物的主要分界:分水岭 中华民族与外族间的界限:夷夏之防 两个地区分界的线:界线 疆土的分界:鸿沟 明显的界线:鸿沟 洪沟 四周的界限:四至八到 四周界限与八方道路:四至八道 身份地位的界限:身界 划定的年代界限:断限 限断 规定、限定的界限:限界 合适的界限:分际 程度上不能再超过的界限:极处 极点极度 头儿 顶点 界限分明:皂白沟分 画若鸿沟 界限很清楚,区别很明显:判若鸿沟 界若鸿沟 界限分明的样子:截然(~不同) 界限明显的样子:界然 界限清楚:泾渭分明 清渭浊泾 浊泾清渭 泾渭自明 判分泾渭 泾渭自分 泾渭了然 泾渭各判 泾渭不杂 无杂泾渭 是非界限很清楚:黑白分明 界限非常清楚:壁垒分明 界限分明,不可逾越:森严壁垒 壁垒森严 是非、好坏界限清楚:黑白分明 白黑分明 界限不清:模糊 混淆 淆乱 混淆不明:霿淆 混合不分:笼而统之 没有界限:无壁 不分界限、范围:不分畛域 罔分畛域 (不同事物的分界:界限)
另见:地界 划分 边际 限度 功效 ☚ 界限 范围 ☛ 经界jīng jiè❶疆界。《宋史·窦神宝传》:“至则定其~~,遣悉还旧地。” ❷井田的界划丈量。《孟子·滕文公》:“~~不正,井地不钧,谷禄不平。” 经界 经界土地之间的界限。西周时期,井田内部户与户的土地界限,井与井之间的土地界限,诸侯国之间的土地界限均称经界。后世凡划定土地所有权界限以确定田赋的办法亦称经界法。 ☚ 平土法 疆理 ☛ 经界 经界❶古代井田的地界或指通过丈量划分地界的措施。《孟子·滕文公上》: “夫仁政必自经界始, 经界不正, 井地不钧, 谷禄不平, 是故露君污吏必慢其经界。经界既正, 分田制禄, 可坐而定也。” ❷南宋整理地籍的办法。南宋初, 官户、寺院和农村上户的土地往往用隐蔽田产、诡名析户、降低户等的办法不纳赋税,严重影响财政收入。绍兴十二年(1142),宋高宗派两浙转运副使李椿年措置“经界” 。首先于平江府设立 “经界局” , 以乡为单位, 丈量土地, 划分田亩等级。然后官户、民户分开造砧基簿, 簿后附地形图 官府按此征税。遂后在各路推广。绍兴十九年(1149), “经界” 在大部分地区完成, 官府掌握的田亩增多,财政收入显著改善。孝宗以后, “无税之田”又增多, 但因豪家大户的反对, “经界” 无法继续实行。 ☚ 疆理 土田附庸 ☛ 0000024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