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经济技术开发区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经济技术开发区jīng jì jì shù kāi fā qūзóна(парк)экономтия

经济技术开发区

经济技术开发区jīngjì jìshù kāifāqū

我国为吸收外资、引进先进技术、开发新产业在一些大中城市设立的特定区域。简称“经济开发区”、“开发区”。
 ❍ 在~内实行一系列优惠政策。

☚ 经济基础   经济结构 ☛

经济技术开发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以引进国外资金和开发技术为目的、实行某些优惠政策的特殊经济区。主要任务是集中举办中外合资、合作、外商独资企业,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合作开发新技术,研制高档产品,向内地传播先进工艺、技术和管理经验,增加出口创汇。经济开发区与经济特区的区别是:经济特区是相对独立的行政区域,综合地发展经济技术;经济技术开发区则是在所在城市政府具体管理和领导之下,以开发新技术、发展急需工业生产为主。截至1991年底,中国共设立了大连、天津、广州、连云港、宁波、青岛、南通、秦皇岛、烟台、湛江、温州、福州等12个经济技术开发区。

经济技术开发区

在对外开放地区或开放城市中划出一定的有明确地理界限并实行特殊开放政策和管理办法的区域。1992年8月,经国家科委批准,成立了乌鲁木齐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之后,还相继成立了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和石河子经济技术开发区、奎屯经济技术开发区、哈密经济技术开发区、吐鲁番经济贸易开发区、伊宁市边境经济合作区、塔城市边境经济合作区、博乐市边境经济合作区以及清水河经济技术开发区等一批经济技术开发区和边境经济合作区。由于经济技术开发区实行多种优惠政策和灵活的管理办法,对国内外客商有较大的吸引力,因而促进了开发区的迅速繁荣,同时也带动了周围地区的发展。以乌鲁木齐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例,从成立以来已累计批准登记注册企业822家。2002年,开发区实现技工贸收入70亿元,税收3.72亿元,进出口总额12642万美元。

经济技术开发区

在一国或一地区的沿海开放城市中设立的、实行某些优惠政策和措施,对外开放的特殊经济区域。广义的包括经济特区、经济技术开放区、保税区、高技术产业开发区、国家旅游度假区和综合开发区等。按其规模大小分为4类:❶小型,其规模不超过5km2;
❷中型,规模在5~15km2之间;
❸大型,规模为15~30km2;
❹超大型,是指超过30km2。到1994年年底,中国共兴建国家和省区市批准的开发区700多个,其中国家级的经济特区5个、经济技术开发区32个、高技术产业开发区52个、保税区13个、国家旅游度假区11个和新加坡苏州工业园区。此外,省级开发区超过300个以上。

经济技术开发区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在中国,简称经济开发区,又称小特区、经济改革试验区、贸易开发区、民族经济开发区,等等。一般泛指由所在地区行政机构领导、实行特别经济优惠政策、对外开放,以吸引外商投资的涉外经济区域。目前,除经济开发区外,中国其他的涉外经济区域还有经济特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保税区。经济开发区是为了加速某些地区的经济发展,由政府划出一片土地,集中开发建设,为投资者提供优惠政策和较好的投资环境,吸引投资者前来开发土地、产业或当地的优势资源。

经济技术开发区

在我国沿海开放城市和部分内陆城市中划出的具有明显地域界限、实行经济特区某些政策的区域。在经济技术开发区内,国家提供各种基础设施,为引进外资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国家采取各种优惠政策吸引外资,如减免各种税收、放宽投资审批权限、简化审批手续等。经济技术开发区以兴办生产性企业和科研机构,开发新技术、新产品和发展新兴产业为主,是技术密集、知识密集型的生产性开发区域。我国的经济技术开发区始建于1984年。到1988年,国务院在沿海开放城市中首批批准了14个开发区,即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闵行、虹桥、漕河泾、宁波、福州、广州、湛江;1992—1993年,批准了第二批18个开发区,即营口、长春、沈阳、哈尔滨、威海、昆山、杭州、萧山、温州、福建融侨、福建东山、广州南沙、惠州大亚湾、芜湖、武汉、重庆、乌鲁木齐、北京;2000—2002年,批准了第三批17个开发区,即合肥、郑州、西安、长沙、成都、昆明、贵阳、南昌、石河子、西宁、呼和浩特、南宁、太原、银川、拉萨、南京、兰州。此外,国务院还批准在苏州工业园区、上海金桥出口加工区、宁波大榭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厦门海沧投资开发区、海南洋浦经济开发区实行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政策。这样,经国务院批准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共54个。

经济技术开发区

一国为吸引外商直接投资以发展本国的经济与技术,促进外贸出口,以原有城市为依托,划出一定的区域范围 (大多在城郊),集中建设基础设施,完善涉外经济法规,建立精干高效的管理机构,创造良好的投资小环境,引进技术先进的工业项目的区域。开发区由所在城市的政府直接管辖,在区内实行类似经济特区的某些政策。它与经济特区的区别是:
❶开发区地域范围一般较小,不是相对独立的行政区域。
❷特区发展以工业为主、工贸结合的外向型综合经济,开发区则以发展先进的工业生产和科研开发为主,至于第三产业,主要依托所在城市,必要时,也只发展为本区域服务的第三产业。
❸在特区,生产性和非生产性外商投资企业均可享受所得税优惠; 在开发区,则只有生产性企业享受这一优惠。

经济技术开发区

经济技术开发区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一国为吸引外商直接投资以发展本国的经济与技术,促进外贸出口,以原有城市为依托,划出一定的区域范围(大多在城郊),集中建设基础设施,完善涉外经济法规,建立精干高效的管理机构,创造良好的投资小环境,引进技术先进的工业项目的区域。开发区由所在城市的政府直接管辖,在区内实行类似经济特区的某些政策。它与经济特区的区别是:
❶开发区地域范围一般较小,不是相对独立的行政区域。
❷特区发展以工业为主、工贸结合的外向型综合经济,开发区则以发展先进的工业生产和科研开发为主,至于第三产业,主要依托所在城市,必要时,也只发展为本区域服务的第三产业。
❸在特区,生产性和非生产性外商投资企业均可享受所得税优惠;在开发区,则只有生产性企业享受这一优惠。

☚ 经济特区   保税区 ☛
经济技术开发区

经济技术开发区

在我国政府指定的沿海开放城市的老市区之外,另外规划出一个有明显地理界限,以便集中举办中外合资经营、合作经营、外商独资经营的企业和中外合作的科研机构的区域。开发区的特点,与经济特区相类似。其资金来源,主要是利用外资; 经济成分,是以国家资本主义为主要成分的各种经济综合体; 区内的经济活动,以市场调节为主; 具有较多的经济自主权,对外商给予优惠待遇,等等。它与特区又有所不同,不是一个相对独立的行政区域,不是综合性特区。开发区的主要作用,是起技术窗口、管理窗口、知识窗口和对外政策窗口的作用。
至1985年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先后批准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宁波、福州、广州和湛江等11个城市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 1986年8月批准上海市已在开发的闵行、虹桥新区划入经济技术开发区之列。1990年4月又同意加快上海浦东新区的开发,在浦东实行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某些经济特区的政策。至此,全国共有12个开放城市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

☚ 经济特区   经济特区类型 ☛
经济技术开发区

经济技术开发区

是指中国在开放的沿海港口城市和部分内陆城市划出明确地域界限,实施特殊经济政策,外引内联发展新兴工业和科研项目的特殊区域。这些区域可集中开办中外合资、合作和外商独资的生产性企业以及中外合作的科研机构,加速引进中国急需的先进技术、新工艺、新型材料和科学管理经验,研制开发高档的新产品,增加出口创汇。开发区通过开展对外经济技术合作,与外商发展合作生产、合作研究、合作设计开发新产品,为本市、本省和腹地的技术进步及经济发展服务。

☚ 沿海经济开放区   保税区 ☛
经济技术开发区

经济技术开发区

1984年9月起,中国在对外开放地区中划定建设的有明确地域界限,通过外引内联,以发展工业和科技项目为主的区域。截至1993年底,我国共有开发区600个,其中省级以下政府建立的开发区470个,国家级开发区100多个。我国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目的是开展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引进先进技术,开发新兴技术,发展新兴产业,发展外向型经济,为本市、本省和腹地的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服务。其主要任务是集中举办中外合资、合作和外商独资的生产性企业和中外合作的科研机构,发展合作生产、合作研究、合作设计、开发新技术,发展出口商品,增加出口创汇;向内地提供新型材料和关键零部件,传播新工艺、新技术和科学管理经验。有的还可以发展为国际转口贸易基地。开发区引进技术的起点比较高,不搞一般性的生产项目和生活措施项目。开发区对外商投资企业的优惠政策是:(1)生产性企业的所得税按15%征收,经批准,从获利年度起,可享受2年免征、3年减半征收待遇;(2)地方所得税的减免,由所在地人民政府决定;(3)企业合法利润汇出免征汇出税;(4)企业进口自用的建材、生产设备、原材料、零配件、元器件、交通工具、办公用品免征进口税,如用进口料件生产的产品内销时,照章补税;(5)企业生产的出口产品,除国家另有规定的产品外,免征工商税;内销产品照章补税;(6)外商人员携带进口自用的安家物品和交通工具,在合理数量内免征关税。

☚ 沿海经济开放区   高新技术开发区 ☛
经济技术开发区

经济技术开发区

在我国沿海开放城市和部分内陆城市划出的具有明显的地域界限、实行经济特区某些政策的区域。在经济技术开发区内,国家提供各种基础设施,为引进外资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 国家采取减免各种税收、放宽投资审批权限、简化审批程序等各种优惠政策吸引外资。经济技术开发区以兴办生产性企业和科研机构,开发新技术、新产品和发展新兴产业为主,是技术密集、知识密集型的生产性开发区域。我国的经济技术开发区始建于1984年。此后,国家又陆续分批批准了54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 经济特区   科学工业园区 ☛
经济技术开发区

经济技术开发区

我国沿海开放城市内具有明确地域界限,实行类似特区某些政策的区域。以引进资金和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创办生产性工业企业,开发新技术、新产品和发展新兴产业为主,技术密集、知识密集的特点极为明显。其主要作用有: 形成有利于外商投资的环境,开展多种形式的对外经济合作,引进先进技术,开发新产品,打入国际市场,吸收组织社会化大生产的经验,培养干部,训练人才,支援、带动本市和内地建设。在区域内,国家采取了各种优惠政策,鼓励其迅速发展。

☚ 开发地区   科技工业区 ☛

经济技术开发区jing ji ji shu kai fa qu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经济技术开发区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area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0:2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