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组织起来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组织起来 组织起来中国共产党在经济上依靠群众发展经济的一种方针。土地革命时期, 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通过耕田队、劳动互助社、手工业生产合作社、消费合作社等形式, 把群众组织起来, 推动了生产的发展。抗日战争时期, 中国共产党在经济上组织群众的最重要的形式是合作社。有部队、机关、学校在集中领导下用互相帮助集体劳动的方法来解决各部门各单位及个人物质需要的合作社; 有人民群众的集体互助的农业生产合作社、运输合作社、手工业合作社及包括生产、消费、运输、使用的综合性合作社等多种形式。通过这些形式,把抗日根据地的广大工农兵学干组合成一支劳动大军, 促进了大生产运动的发展, 实现了生产自给, 丰衣足食, 战胜了因敌人封锁而造成的严重经济困难。以后继续实行组织起来的方针, 把个体农业、手工业和个体小商业引上合作化的道路。 ☚ 公私兼顾 十四、财经人物 ☛ 组织起来 《组织起来》毛泽东1943年11月29日在陕甘宁边区第一届劳动英雄代表大会上的讲话。解放区在“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正确方针指导下,开展了大生产运动,取得了巨大成绩,渡过了1941年和1942年面临的最困难的时期。1943年11月陕甘宁边区召开了劳动英雄代表大会,总结和交流了大生产运动的经验,制定了进一步发展生产的方针和办法。在这次大会上,毛泽东作了这篇报告。报告进一步阐明了“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方针,肯定了组织起来的正确性和必要性。指出,组织起来,就是把一切老百姓的力量,一切部队、机关、学校的力量,一切男女老少的全劳动力和半劳动力,毫无例外地动员起来,组织起来,成为一支劳动大军。我们有打仗的军队,又有劳动的军队。打仗的军队也要当两支用,一方面打仗,一方面生产。我们有了这两支军队,我们的军队有了这两套本领,再加上做群众工作一项本领,我们就可以克服任何困难,就能把日本帝国主义打垮。报告认为,当时在经济上组织群众的最重要形式,就是根据群众自愿和互利的原则组织起来的合作社。中国农民几千年来都是个体经济,一家一户就是一个生产单位,这种分散的个体生产,就是封建统治的经济基础,使农民陷于永远的穷苦。克服这种状况的唯一办法,就是逐渐地集体化,而达到集体化的唯一道路就是经过合作社。报告指出,在陕甘宁边区,已经组织了许多初级形式的合作社,如变工队、扎工队、互助组等农业劳动互助组织,还有包括生产合作、消费合作、运输合作、信用合作的综合性合作社,运盐合作社及手工业合作社。有了人民群众的这四种合作社,和部队机关学校集体劳动的合作社,就可以把群众的力量组织成为一支劳动大军。这是人民群众得到解放的必由之路,由穷苦变富裕的必由之路,也是抗战胜利的必由之路。报告认为,合作化要由低级向高级逐步过渡,建立在个体经济基础上(私有财产基础上)的集体劳动组织,要经过若干发展阶段,才会在将来发展为苏联式的被称为集体农庄的那种合作社。报告还论述了组织起来的方针与群众路线的关系,批评了官僚主义和军阀主义倾向,强调了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路线,共产党员必须密切联系群众。指出,我们是处在散漫的小资产阶级的包围之中,极端恶浊的官僚主义灰尘和军阀主义灰尘天天都在向我们的脸上大批地扑来,我们应该抑制自满,时时批评自己的缺点,好像我们为了清洁,为了去掉灰尘,天天要洗脸,天天要扫地一样。共产党员,无论在什么问题上,一定要能够同群众相结合,到群众斗争中去经风雨,见世面。群众有伟大的创造力,中国人民中有成千上万的“诸葛亮”。共产党员要到群众中间去,总结他们的经验,向人民群众学习,解决群众的问题,使群众得到解放和幸福。毛泽东的这篇报告以及当时其他有关经济问题的报告、论著,是党领导抗日根据地生产运动的基本纲领。它不仅推动了根据地的大生产运动,使根据地顺利地解决了财政经济困难,保证了抗日战争的胜利,而且以后对人民军队的建设和社会主义农业合作化都起到了巨大的指导作用。全文约5 000字,载《毛泽东选集》第3卷。 ☚ 开展根据地的减租、生产和拥政爱民运动 在陕甘宁边区工厂职工代表会议上的讲话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