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组织培养繁殖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组织培养繁殖propagation by tissueculture

在人工培养基中,使离体组织细胞培养成为完整植株的繁殖方法。属于微体繁殖的一种, 因开始应用的培养容器多是试管, 又称试管繁殖或试管育苗。果树的组织培养材料是植株离体材料,称外植体。根据所使用的不同外植体可分为几种培养方式。用顶端分生组织及其下的第1~2个叶原基切离培养的, 称茎尖培养;以小段成熟枝条进行培养的称茎段培养;以叶片或叶鞘组织进行培养的, 称叶片培养; 还有胚培养等。
利用组织培养方法繁殖果树植株具有占地面积小,繁殖周期短,全年都能进行繁殖, 繁殖系数高等特点。而且, 还可以消除果树的某些病毒病, 适应果树向品种更新快、矮化密植以及无病毒栽培方向发展的需要。但是目前果树的组织培养繁殖除了草莓的繁殖已进入实用阶段, 苹果,柑橘等已用于无病毒苗培养等外,其他木本果树还处于试验阶段, 有些已获成功。
概况 果树组织培养繁殖的研究, 始于20世纪40年代。法国G.Morel(1944)首先进行了葡萄茎尖组织培养的尝试, 获得了愈伤组织和根。美国Miller等(1963)通过茎尖培养获得了脱病毒的草莓苗。此后研究工作进展迅速,各国对柑橘、猕猴桃、扁桃、桃、樱桃、李、梨、苹果等树种进行了组织培养繁殖的研究, 并利用组织培养苗木建立了葡萄园、草莓园、苹果园等,及无毒苗木的繁殖。中国在这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已在苹果、葡萄、柑橘、草莓、猕猴桃、菠萝、枇杷等树种上开展了组培脱毒和苗木繁殖工作,建立了苹果、葡萄、草莓、猕猴桃等果树的组培苗木果园。组织培养的途径 G.Hussey(1977)将组织培养归纳为3种途径: ❶顶端分生组织培养。利用激素处理抑制顶端优势, 促成腋芽或不定芽发育成新梢。再切下分化的芽和新梢, 继续培养, 增加繁殖系数。将达到生根标准的新梢转接于生根培养基上, 使其发育成完整植株。这种繁殖途径变异少, 在实际应用中是比较理想的。
❷器官培养。采用果树的某种器官, 通过刺激使其不定分生组织发生芽或新梢。将长成的新梢转移于生根培养基上, 发育成完整植株。
❸愈伤组织的培养。对果树植物体的不定分生组织通过造伤、激素等各种刺激, 促使产生愈伤组织, 再使愈伤组织不断增生, 然后通过分化培养使之产生分生组织, 分化出芽, 长成新梢, 再作生根培养, 长成完整植株。但植株易发生变异, 在需要保持果树优良性状的繁殖中不宜采用, 但可用于诱变育种。
培养基 培养基是外植体赖以生长和发育的基质。适宜的培养基是达到培养目标的关键, 应根据不同树种、不同培养材料在各个生长和发育阶段中所需的营养来配制。常用的培养基有含盐种类较少, 盐量较低的White、Nitsch、Knop培养基;也有含盐种类较多,盐量较高的B5、B6、H·Ls及Ms等培养基。其中以Ms培养基应用较普遍,培养效果也较好, 它的主要成分包括N、P、K、Ca、Mg等大量元素和Mn、Zn、Cu、Co、B、I、Mo、Fe等微量元素、蔗糖及氨基酸、B族维生素、烟酸、肌醇等有机成分。培养基中加用6~8%的琼脂做凝固剂。此外, 为达到一定的培养目的,在Ms基本培养基中还须加入一些附加成分, 如水解酪蛋白(或水解乳蛋白)、植物激素。常用的植物激素有细胞分裂素, 如激动素(KT)、六苄基腺嘌呤(BA)、玉米素(Zi)等; 以及生长素, 如吲哚乙酸(IAA)、吲哚丁酸(IBA)、萘乙酸(NAA)及2,4-二氯苯氧乙酸 (2,4-D) 等;有的还加入赤霉素。对植物激素的应用, 在培养的前期(接种外植体阶段)为加速苗的分化, 应采用无或低浓度生长素, 而含有较高浓度细胞分裂素的分化培养基;在生根培养阶段,则宜采用含有生长素而无细胞分裂素的生根培养基。为了配制方便,常将培养基中各种成分依化学性质分组,先配成母液备用。用时以培养基用水量的一半左右与蔗糖和琼脂加热溶化,再加入相应量的母液, 最后加入定容。再用1摩尔NaOH或1摩尔HCl调整pH,使之达到pH 5.8或适宜的酸碱度。充分搅拌后装瓶。每个三角瓶装置以形成厚约1厘米的培养基层为宜, 装后尽快封盖, 在1个气压, 121℃下灭菌15~20分钟,灭菌后冷却到室温即可应用。
接种 常用的接种材料有茎尖、茎段、叶片等, 一年四季都可取摘、接种, 各季节的材料都能分化、出苗。其中以芽萌动前后取材接种的分化率最高, 分化新苗的生长速度也快。接种材料的大小, 因培养目的而不同, 为脱除繁殖材料的病毒, 应取0.1~0.2毫米的茎尖; 对一般繁殖材料,可取大茎尖或茎段培养,以提高分化率和分化速度。培养材料要求既不带菌, 又保持良好的生活力。为此, 一般要经过以下两个灭菌过程,先用湿润剂处理使杀菌剂能很好渗入培养材料,湿润剂有70~75%酒精等, 酒精兼有杀菌能力; 再选择灭菌快而彻底, 容易从材料上去除, 并对接种材料毒害作用小的药剂。不论以那种灭菌剂浸过的材料,都须用无菌清水冲洗3~5次, 除去残留药剂。之后在无菌操作台的条件下, 使用严格消毒过的针、刀, 剥离、切取材料, 并立即接种到培养基上, 注意不能把整个材料埋入培养基内。
繁殖培养 接种后的繁殖材料要求置于25~30℃恒温和1 500~3 000勒克斯(lx)光照强度, 每日光照16小时的条件下培养, 苗的分化速度较快, 分化苗的生长正常而迅速。每培养30~50天结合转换新鲜培养基进行一次分苗, 以扩大繁殖。分苗时掌握1厘米以上的苗, 每2~3节切为一段,1厘米以下的小苗每5~7节切为一块。分苗后有的树种如苹果无性系砧木和品种, 扩大繁殖的初期阶段, 应在暗培养中进行, 才可以加快繁殖速度。经暗培养2~3代后, 再转入光照培养, 以保苗势健壮。光照期间分苗主要是分块, 对高2厘米以上苗剪下进行生根培养, 余者5~7节切为一块,接入新培养基中继续繁殖。在进行茎段培养时,苗的分化、生长速度都较快, 应随时剪取高2厘米以上的分化苗的先端, 转入生根培养, 其余的切块转入新培养基继续繁殖(见图)。
生根培养 采用 1/2MS、1/2B5、White、Knop等含盐量低的培养基。蔗糖的用量减为1/2或1/4。附加成分中, 一般不使用水解酪蛋白类物质和细胞分裂素, 主要使用生长素类, 如IAA、IBA、NAA等。多数单用一种生长素, 也有混加几种生长素的。使用方法, 有的把生长素加到培养基中, 直接接种绿苗; 有的先用高浓度生长素无菌溶液浸蘸绿苗基部, 经一段时间后再接种于生根培养基上; 也有将培养基所用的盐类和生长素配成营养液, 把够标准的绿苗基部浸于营养液中培养生根。生根培养期间的温度与扩大繁殖期间基本相同。而光照强度一般要求在2000勒克斯(lx)以上。
土壤培养 组培生根苗移栽到土壤时, 由于培养条件和外界条件差异很大, 影响成活率。一般茎基直接产生不定根, 根多而粗壮, 叶大、厚、色深绿的健壮生根苗, 移栽土壤的成活率普遍较高。弱苗, 特别是不定根发自茎基愈伤组织的, 则叶小苗弱, 很难成活。生根苗移出后, 先栽于洗净、灭菌的河沙中, 初期加盖烧杯或塑料罩,以保持较高的空气相对湿度。以后逐渐降低到外界水平。沙培期间只浇清水, 经2至3个星期后移栽于装有培养土的木箱或花盆中,再培养4~5个星期后,带土栽于田间,便可成活。此间要求光照强度稳定在2000勒克斯(1x)以上;气温控制在15~20℃, 沙培中沙的含水率保持在7~10%,空气相对湿度初期保持在80%以上, 以后逐渐降至50~60%, 土培中的土壤含水率在20%左右, 空气相对 度为50~70%。

组织培养繁殖

1. 剥取的M7腋芽生长点, 解剖镜下放大40倍; 2. 暗培养的M7, 接种后30天; 3. 暗培养的M26,接种后70天; 4. 富士品种,转入光照培养30天; 5.生根培养30天的圆叶海棠生根苗; 6. 沙培15天的M4苗; 7. 软枣猕猴桃生长点培养苗, 土培2个月; 8. 辽红山楂生长点培养苗,土培5个月; 9. M7苗, 土培10个月; 10. 生长点培养M4+富士苗, 定植当年开花状; 11. 生长点培养金矮生自根苗, 定植4年结果状; 12. 暗培养的M26, 分苗后20天。左: 分苗时保留愈伤组织, 右: 分苗时清除愈伤组织; 13. 光照培养的M26,分苗后30天。左: 分苗时清除愈伤组织,

右: 分苗时保留愈伤组织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21:5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