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练功要领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练功要领

练功要领

练功要领,是指锻炼各种功法所必须共同遵循的一些基本要求。气功锻炼的功法,除了分静功与动功两大类外,具体的功种功法有多种多样。然而,尽管方法繁多,但它们之间,都有一定的内在联系,也有共同准则可以遵循,这就是近年来总结出来的练功要领。掌握练功要领,有利于提高练功质量,消除在练功中所产生的一些不必要的疑虑,避免某些不良反应,使练功顺利进展,而取得良好的效果,练功要领主要有:
松静自然 松,首先是练功中,某些紧张状态得到解除,松、紧趋于平衡的一种体会。在练功中,应不断地解除各种病理、生理上的紧张状态; 解除情绪上,体质上的思想顾虑。这样的具体过程,也是放松的过程。其次,放松方法,在具体练功中所体现的内容,可以有内、外、深、浅之分。在练功时,所表现的解除身体、四肢、肌肉等紧张,是一种“外松”的表现; 而解除呼吸、集中和运用意念方面的紧张,是一种“内松”的表现。一般来说,掌握“外松”较之“内松”为易。松的锻炼,有一个由外到内,由粗到细的两个不同的发展阶段。
静,既是指练功过程中,要保持情绪安宁,也可以是练功中的一种体会。它只是相对的,绝对的静是不存在的。练气功所要求的静,有思想安宁,意念集中等内环境的静与外界环境的静两个方面。练功时要正确处理“内静”与“外静”的关系,要把内静当作主要的,而把外静看作次要的。对练功出现的不安静情况,要找出原因针对性地解决; 更不要片面地归于外界环境的影响。因为地静不如身静,身静不如心静,心静就是内静。松与静两者,又是互相促进的。松掌握得好的人,一定容易静下来,静下来后,就更易体会到松。
自然,是说练功中的能松、能静,都应该在自然的前提下进行。也就是对姿势、呼吸用意等能够合乎自然的要求,一定能松易静。当然,气功的锻炼是有意识地进行的。因此,所说的自然,决不能理解为听其自然,顺其自流,而放弃积极的锻炼。
动静结合 一方面是指在练功安排上,强调静功与动功的密切结合,以求得练功者的体质不断增强,因为“能动能静,可以长生”(晋·张湛《养生集要》,转引自 《养性延命录》); 另方面是指在练动功时,要掌握“动中静”,在练静功时要体会“静中动”,要能 “动中求静,静中有为,动静有作”(宋·陈楠 《翠虚篇》),所以只有两者结合,才能全面改善练功者的健康情况,恢复劳动力。由于静功主要是锻炼身体内部,而没有肢体活动、肌肉筋骨的锻炼,所以单练静功,对体力的恢复、增强就较慢;而动功则反之,只有两者结合,才能避免两者的不足。动静结合得好,可以互相促进,不断提高练功质量。一般在练静功前做几节动功,先把思想集中到动作上来,就易于促进思想安静。静功后再做几节动功,更可以在内部力量集结的基础上,增加活力。再是在练动功时,应该保持在外形动的条件下,思想安静,注意着动作,默记着次数或呼吸。在练静功时,每当愈是安静,体内的气血活动就愈能体会,某些感觉也更加明显。正确掌握、体会这种“内动”,也有助于集中思想,排除杂念,提高练功质量。
练养相兼 练与养是练功过程中,两种不同的状态。“练”是指在练功时,有意识地调正身体,摆好姿势,放松身体,掌握呼吸,集中意念,排除杂念等一系列的过程。“养”是指经过上述一系列有意识地锻炼以后,所出现的身体轻松舒适,呼吸绵绵,心神宁静的静养状态。练功者就是要求不断地通过调整,有意识地使自己保持这种静养状态,这种静养状态,有时可以保持较长的时间,有时时间较短,练功者要在这方面积累经验,更多地形成这种静养状态。如果进行一系列锻炼以后,还不能达到上述的静养状态,而如果继续下去,反而会造成疲劳,引起紧张,这时要求静下来,休息一下准备再练,这也是养的另一涵义。
练与养在一功里,往往是互相交替进行的,有时也是互相促进的。练中有养,可使练得恰到好处,不致用意过重; 养中有练,也可以使养的时间延长,质量提高。
练养相兼从广义上来说,动、静功之间也有练与养的问题。做动功是炼,做静功是养。练功与日常的养生,养病相结合,更可以发挥他们相互间的更大促进作用。
意气相依 意是指练功中意念的运用,气是指呼吸之气和练功中的内气感觉; 相依是指此两者,在关系上不能片面强调,以意为主或以气为主,而是要互相依存。
意气相依一是指,不要片面强调以意领气(呼吸)。由于在练功中,有的以为呼吸要柔细匀长,如春蚕吐丝;或要腹式呼吸起伏大,要能如“真人之息以踵”等等。于是故意拉长呼吸,停闭呼吸“鼓肚子”等等,这些都是主观的要求,属于片面强调“以意领气”的现象。呼吸的深长细匀,是在练功过程中,情绪安宁,注意集中的基础上,慢慢出现的。如清·薛阳桂的《梅华问答编》上说:“心静自然息调,息调自然神凝,所谓心息相依,息调心定者也”。即使在临床上根据具体情况需要使用某一种呼吸方法时,也宜注意循序渐进,切忌矫揉做作。
意气相依二是指,不要片面强调以意随气(感觉)。在练功中会出现各种感觉,这些感觉大都是片断零碎,有的暂时出现一下,以后又消失,也有经常出现的。但有的把这些感觉加以不适当夸张,说成是练功的唯一效果,是练功的最终目的,因而引起有些人的追求; 也有的硬想练出这种、那样的感觉来;或则当在练功中,出现某种感觉时,把兴趣全部集中到这上面去,丢掉了有意识的锻炼,放掉了意守的部位,而把注意力放到感觉上去,这就是片面强调了以意随气的结果。各种感觉是练功中自然产生的,因此出现感觉时要任其自然,适当掌握,要避免形成练功中的“无意识”状态。要按照锻炼的方法,继续进行,不对感觉产生兴趣,不把注意力集中到感觉上去。当感觉多而影响练功时,就把注意力集中在脐部,或慢慢收功; 当感觉很舒服时,也不要留恋,要适可而止。
准确柔活 是指在动功锻炼中,进行肢体活动,自我按摩,自我拍击等时,它的姿势一定要正确,动作要合乎规范。要求对动作的起落、高低、轻重、缓急、虚实分辨清楚; 对举动、部位、手法、次数、神态、用意、呼吸一一记清楚,恰到好处。所说柔活,是指操作时,除注意准确外,还要不僵不滞,举动柔和灵活。此外,对动作的轻重、节数、次数等,也要从身体情况出发,注意循序渐进;对静功的姿势锻炼,既按要求进行,也要灵活掌握,才能恰到好处。
循序渐进 是指在气功锻炼中,一方面要强调练功者,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在功夫上有所前进,克服放任自流;一方面又要强调按照炼功规律,在功夫上循序而行,克服急于求成,这就是循序渐进的两个内容。具体地说,在气功锻炼的过程中,要根据方法的要求,认真地去做,并且根据自己身体的实际情况,去领会各种锻炼方法的不同作用,分别在什么情况下,应用怎样的方法,不断总结自己的练功经验,及时与指导人员交流练功情况,取得具体指导,以长进功夫,取得疗效。

☚ 练功基本方法   查功与指导 ☛
00020146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5:4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