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功偏差
练功偏差,是指练功者在练功中,由于选择功法不当,或操作时未掌握要领,也有极少数是因指导不及时,而引起的一些如乱动不止,气感乱行,气感冲头等严重的异常反应,称为练功偏差,简称出偏。它包括古代所称的“走火入魔”。临床上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乱动不止 在练气功到一定时间,少数练功者,因元气充沛,有肢体微微颤动,或轻轻摇摆,这是练功中的正常反应。但如追求某种外动,而引致剧烈乱动,最后不能由主观意识控制,则属于偏差。预防纠正方法:
❶停止练功,放松意念活动;
❷对练功时产生的气感、热流,不追求、不引导、不惊慌;
❸肢体产生微动不惊慌、不诱导,任其自然产生和自然消失;
❹动象加大或不止,立即睁开双眼,意守丹田或向远方凝视;
❺配合其他治疗方法,如点穴,按摩或小剂量镇静剂等。
气冲头 少数练功者 (以练周天功和自发类功为多见),功中有热流或气流由背部上行至头部后,不能从额部引下来,而致头胀、头痛、头晕、恐惧、失眠等。这是由于气行周天时,因意强行上行造成。对有些由于内气充沛而上行到头部,而产生的头微胀,不属偏差。出现气冲头要及时纠正,拖延日久较难纠正,个别人冲头后,数日甚或数年才得缓解。预防纠正方法:
❶禁忌在功中有意“想”气产生,也不可用意念去领它乱行,否则容易出现“幻丹”;
❷气感到头部时可用舌抵上腭,把督脉之气引到任脉中,可免头痛;
❸头胀痛、失眠、焦躁、心烦等病,可由医师点穴按摩等纠正;
❹气冲头严重时,可停止练功,或练几日放松功,搓摩涌泉穴每日2~3次,每次20~30分钟。
气乱行 又称岔气,少数练功者自觉有气沿经脉走行,如任督二脉交流等,这是正常的练功反应。但有时气团走走停停,不按经络部位走行,而是乱走乱行,时而气行过快,热气变凉,有时停止不前,局部热烫难忍,甚至无法练功,极个别气窜腹部、腹泻不止等。纠正方法:
❶出现气乱行,立即停止练功,或改变意守部位 (守外景);
❷放松意念,配合放松功;
❸气团热烫配合鼻吸口呼法,或口吸口呼法,每次3~10分钟纠正之,热烫过甚停止练功;
❹冷气窜腹,腹泻不止,配针灸或药物纠正;
❺用诱导法将真气引入经络运行。
走泄 就是遗精,练功中频频出现遗精、滑精现象,严重的一日多次,以致精疲力竭,有害身体。多因杂念引起,也有误认为练精化气要有遗精才能练气;其次是意守会阴的意念活动过重引起。纠正方法:
❶科学地讲解气功中精、气、神的锻炼内容及其方法,不可随意参阅古书或道听途说而盲修瞎练;
❷将要遗精时可用吸、贴、抓、闭四字诀法纠正;
❸已有遗精或较严重时,可配合揉丹田、搓肾俞、尾闾,揉搓阴囊睾丸(即一擦一揉,九九之数,其阳不走);
❹每晚睡前搓涌泉穴20~30分钟;
❹配合针灸、点穴或药物治疗。
病情加重 选功不对症,或练功不得法而引起。如练自发类功加重肝病和心脑血管疾病,练周天功极少数诱发或加重精神分裂症等,严重者导致死亡。纠正方法:停止练功,入医院检查治疗; 对不适合气功治疗的病例不可强求疗效,要改用其他方法治疗。有冠心病、精神分裂的患者,对自发类功要慎用。
惊功与入魔 练功入静后,有突然响动,或出现幻觉,可使练功者受惊。受惊后心情紧张不安,头晕脑胀,甚或失眠,不能坚持练功; 极少数受惊后精神抑郁,或突发惊叫,大哭大笑; 甚至昏厥在地,而神志尚清,似癔症发作。还有终日不安,对练功产生恐惧心理,此为受惊后而入魔。练功日短易于纠正,练功日久较难纠正。纠正方法,
❶防止练功期间受情感刺激和功中受声响惊动;
❷出现可怕幻景,立即睁开双眼,活动肢体,作自我按摩活动;
❸哭笑无常,脱衣乱跑或昏厥倒地者,要积极治疗,可针灸、点穴按摩,小量镇静剂;
❹对反复发作者,要用诱导和暗示法纠正,并对此患者停止气功治疗,改用其他治疗方法。此外,还有一些练功反应,如不及时指导,或练功者自我诱导追求,以致反应加重而成为偏差。因此,防治偏差的重要两项: 一是用现代科学观点,去宣传讲解气功的反应,引导练功者正确对待;二是医疗用气功要遵循中医辨证选功原则,注意练好基础功法,不能以一法而统治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