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纸鸢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纸鸢zhǐ yuān

风筝,以纸糊成,作鸢形。元稹《有鸟》之七:有鸟有鸟群纸鸢,因风假势童子牵。

纸鸢

 

 纸鸢风骨假峻嶒, 蹑惯云霄自觉能。
 一日风停落泥滓, 低飞还不及苍蝇。


 “纸鸢”,即风筝,鸢形风筝。
 首句言“纸鸢”徒有其表。因“纸鸢”以细竹为骨,粘以薄绢或纸,故称其“纸鸢风骨假崚嶒”。 “风骨”,指风筝上的细竹。 “崚嶒”,高峻突兀。此指风筝看似有棱有角。但于“崚嶒”之前冠以“假”字,则蔑视之情毕见。次句紧承首句,继续写风筝自我感觉不错。风筝起飞即在天空,故云“蹑惯云霄”,而“自觉能”三字则谓久处云间的风筝自认为其能颇高。
 后二句嘲笑风筝无能。风筝之飞,实借助于风,一旦风停,落在泥水之中,连低飞的苍蝇都不如。
 这首小诗借“纸鸢”之翔落,嘲笑了徒有其表而无其才能的社会现象,启示人们观其表,更要重其实,透过假象,洞悉本质。

纸鸢zhǐ yuān

风筝。元稹《有鸟》:“有鸟有鸟群纸鸢,因风假势童子牵。”

纸鸢zhǐyuān

风筝。

纸鸢

风筝,因其常作成鸢形,故称。唐元稹《元氏长庆集》二五《有鸟》诗之七:“有鸟有鸟群纸鸢,因风假势童子牵。”宋高承《事物纪原》八《纸鸢》记载:“俗谓之风筝。古今相传云是韩信所作。高祖之征陈也,信谋从中起,故作纸鸢放之,以量未央宫远近,欲以穿地隧入宫中者,盖昔传如此,理或然矣。梁太清中,候景攻占城,内外断绝,羊侃教小儿作纸鸢,藏诏于中。简文帝出太极殿前,因西北风放之,冀得达援军。贼谓是厌胜,又射下之。”

古代名物 > 遊戲類 > 體育部 > 運動遊戲具 > 風筝 > 紙鳶
紙鳶  zhǐyuān

即風筝。

娱乐健身具

娱乐健身具

球具:球(~拍;~网;~架;篮~;足~;排~;网~;垒~;铅~;乒乓~)
乒乓球的美称:银球
篮球架上供投蓝用的带网的铁圈:篮(篮圈;投~)
古代的一种皮球:鞠(蹴~)
古代的两种游戏用具:鞠壤
风筝:纸鸢 风鸢 风槎
用布或纸做的可舞动的龙:龙(~灯;火~)
假面具:假面 面具 面皮 伪装
骗人的伪装:糖衣 外衣
掩饰丑恶面目的美丽伪装:画皮
古代作战时用以自卫的铁制面具:铁面
鬼神面具:神头鬼脸 神头鬼面 神头鬼脑
其他娱乐具:牌(纸~;铺~;桥~;骨~;麻将~) 杆(单~;双~;高低~) 毽(毽子) 高跷 滑梯 铁环 陀螺 木马 秋千 鞬子 金叶子(金叶子格)

☚ 娱乐具   棋具、赌具 ☛
纸鸢

纸鸢

又名风筝、纸鹞。历史悠久,相传春秋时已出现木制和竹制的风筝。公输般曾削竹为鹊,成飞三日不下。以后风筝由民间传入宫中,成为一种娱乐体育活动。五代时,李邺曾于宫中制作纸鸢,“后于鸢首以竹为笛,使风入作声如筝鸣,俗呼风筝”。风筝不仅是一种娱乐体育工具,有时还能充当军事通讯工具,如南朝梁武帝萧衍被侯景围困于台城之内,萧纲缚纸鸢飞空,告急于外,唐以后风筝更加盛行。宋代宰相寇准曾作《纸鸢》诗描绘放风筝时情景: “碧落秋方静,腾空力尚微。清风如可托,终共白云飞。” 宋徽宗喜好风筝,常在禁中放纸鸢,时有纸鸢离线,飘落民间之事。宋孝宗侍奉高宗到西湖游幸,观看文艺体育节目,其中也有看风筝放飞。那时临安城内有专门扎制风筝和制作风筝线的手工业者,还有专业放风筝的艺人,反映了宋代风筝活动的繁盛情况。

☚ 梁武帝奕棋误杀榼头师   龙舟竞渡 ☛
00003096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3:2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