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唐纸/宋纸/元纸/明纸/清纸/灞桥纸/麻纸/蔡侯纸/子邑纸/侧理纸/凝光纸/剡纸/宣纸/硬黄纸/十色笺/薛涛笺/云蓝纸/会府纸/澄心堂纸/毛边纸/竹纸

☚ 曹素功所制墨   唐纸 ☛

读音zh·i(ˇ),为i韵目,属i—er韵部。诸氏切,上,纸韵。
❶纸张。
❷量词,纸张数。如:一纸公文。

上一条: 下一条:

〔zhi〕 ndeud.
纸媒儿 〔zhi meir〕zit mel zit.
纸牌 〔zhi pai〕 nbeal ndeud.
纸烟 〔zhi yan〕 zit yand.
纸鹞 〔zhi yao〕 ghundndeud.
纸张 〔zhi zhang〕 ndeud.

紙、帋ㄓˇzhǐ3048纸钱。江淮官话。湖北红安〖〗。清明还是要烧点~。闽语。广东海康〖tsua52〗。

纸;纸张zhǐ zhǐzhānɡ

【同】 都是名词;都是供书写、画画儿用的材料;都是中性词;都兼用于书面语和口语;都能作主语、宾语和定语。
【异】 “纸”是个非集合概念,可以指任何一张纸;常用于一般的工作、学习、生活中,适用范围很大;可受具体的数量短语和指量短语的修饰,如说“3张纸”、“这张纸”;有很强的构词能力,可构成“纸板”、“纸浆”、“纸箱”、“纸型”、“纸币”等许多词。[例]~是文房四宝之一。“纸张”是个集合性质的名词,它不指称纸这类事物的个体,而是总称这一类东西;不受具体的数量短语的修饰,不能说“3纸张”、“这张纸张”,只能说“3类纸张”、“这类纸张”;没有构词能力;常作主语、宾语。[例]这个文具店经营各类~、笔墨和砚台。

纸紙*帋zhǐ

❶供写字、绘画、印刷等用的薄片状的东西,多用植物纤维制成
 △ ~浆|白~。
❷表示计量,用于文件、书信等
 △ 一~调令|一~诉状。
❸姓。
蔡伦东汉和帝元兴元年(公元105年),蔡伦发明了用树皮、破渔网、破布、麻头等做原料,制造成本低、质量高的植物纤维纸,纸成了普遍使用的书写材料。他发明的纸被称为“蔡侯纸”。

纸帋

❶纸张,供写字、绘画、印刷、包装等用的片状物:~头︱~片︱~版︱~箱︱~匣︱~牌︱~钱︱~币︱~捻(nian)丨~鸢(yuan)︱~马︱~船︱~浆︱~型︱~烟︱~灰︱造~︱折~︱剪~︱镇~︱蜡~︱油~︱锡~︱砂~︱钢~︱皮~︱绵~︱宣~︱草~︱竹~︱稿~︱字~︱信~︱图~丨报~︱状~︱废~︱烂~︱~老虎︱故~堆︱~上谈兵︱~醉金迷︱片~只字︱力透~背丨洛阳~贵。
❷量词,书信、文件的张数:一~空文︱单据一~。

纸zhǐ

❶ 用来书写、包装、绘画、印刷等的片状纤维制品:纸片│力透纸背│纸包不住火。
❷ 表示文件、书信等的件数或张数的量词:一纸家书│一纸空文│附件三纸。

纸zhi

纸板 纸币 纸花 纸浆 纸马1 纸煤儿2 纸捻 纸牌 纸钱纸绳 纸头 纸型 纸烟 纸样 纸鸢3(yuan) 纸张 报纸 草纸仿纸4 稿纸 剪纸 蜡纸 砂纸 烧纸5 手纸 图纸 锡纸 信纸宣纸 折纸 镇纸 状纸 字纸 纸老虎 纸烟盒 打印纸 复写纸复印纸 牛皮纸 卫生纸 吸墨纸 新闻纸 原稿纸 纸笔喉舌 纸上谈兵 纸醉金迷 一纸空文 力透纸背 洛阳纸贵 纸包不住火

纸zhi

❶纸张;写字、绘画、印刷、包装等所用的东西,多用植物纤维制造:白~黑字|这~是竹子纤维造的。
❷〈量〉书信、文件一张叫一纸(用于书面语):光有一~禁令,还不能禁绝毒品|所谓停战协定,不过是一~空文。[纸上谈兵]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他只能~,不能解决具体的问题。

纸zhǐ

(~儿)❶纸张:小厮不敢怠慢,去了一刻,便拿出一张红~来与贾珍。(十三·277)自己作了,心中得意,便用一条~儿写好,与宝钗看了。(七十·1709)
❷量词。书信、文件的张数:张华便得了主意,和旺儿商议定了,写了一~状子,次日便往都察院处喊了冤。(六八·1662)


纸zhǐ

指状纸:待此~批准后,再录一堂,能够翻供得好,便可得生了。(八五·1111)

古代名物 > 科技類 > 文化、生活部 > 書寫、印刷用具 > 紙
紙  zhǐ

書寫、繪畫、印刷等所用之工具。本指書寫所用之縑帛,西漢時始以麻類纖維造紙,1957年於西安漢武帝時墓穴出土之“灞橋紙”可證。至東漢,蔡倫改革造紙術,始以樹皮、麻頭、破布、魚網等爲原料。晉代,江浙地區始以藤造紙。唐末,竹紙出現。明、清時,草類纖維亦用以造紙。魏晉南北朝時,已發明了施膠技術、表面塗布技術及入潢技術。唐、宋時裝飾技術始得到廣泛運用,至明、清時,手工造紙技術已臻完善。《後漢書·宦者列傳·蔡倫》:“自古書契多編以竹簡,其用縑帛者謂之爲紙。縑貴而簡重,並不便於人。倫乃造意,用樹膚、麻頭及敝布、魚網以爲紙。元興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從用焉,故天下咸稱‘蔡侯紙’。”

纸【同义】总目录


纸楮先生玉楮褚先生文亩好畤侯楮英楮知白楮待制

纸zhǐ

〖名词〗
纸张(1)。《与韩荆州书》:请给纸笔。——请赐给我纸笔。

纸帋zhǐ

❶ 纸张。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后汉书·宦者列传·蔡伦》:“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莫用缣帛者谓之为~。”又:“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岑参《逢入京使》:“马上相逢无~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❷ 量词。指张数。《北齐书·魏收传》:“初夜执笔,三更便成,文过七~。”《世说新语·文学》:“手不辍笔,俄得七~,殊可观。”(俄:一会儿。)

纸zhǐ

BC88
“纸”的繁体。


*纸;帋zhǐ

D6BD
❶写字、绘画、印刷、包装等所用的东西;纸张:~包不住火/一张~/一沓~/一令~/道林~/白~黑字/~上谈兵。
❷量词,书信、文件的张数:一~公文/一~空文/单据三~。
❸冥钱,迷信用品:他正给死去的老伴化~。

某种形状物的量

某种形状物的量

用于长条形的东西的量:股(一~清泉) 道(万~金光) 茎(一~绿草) 条(一~线) 根(一~筷子) 鞭(打一~) 棍(打一~子)
用于细长圆形的量:管(一~笔) 杆(一~枪) 枝(一~烛)
用于成团或圆球状的东西的量:块(一~糖) 颗(一~豆) 粒(一~药) 丸(一~药) 团(一~面) 锭(一~墨;一~银)
用于片状、方形或其他形状的东西的量:片(一~板) 纸(一~空文) 床(一~被) 面(三~红旗) 扇(一~磨) 抹(一~阳光) 方(一~手帕) 弯(一~新月) 朵(一~云) 枚(一~证章)
用于小的、细丝状的东西的量:缕(一~头发) 绺

☚ 个体物量   某种事物的量 ☛

纸制祭品

纸制祭品

祭祀时所烧的纸制物品:纸(~人;~马;~船;阡纸;黄纸) 长锭
烧给死者或鬼神的铜钱形的圆纸片:纸钱 纸锭 灵钱 冥纸 冥钱 阴钱 象泉 阡张
烧给死者的假钞票:冥钞
做成银锭状的纸钱:冥宝 银锭
烧给鬼神用的内装锡箔、纸锭等的包封纸袋:钱封 锞袋 包封
烧化给死者的纸扎房屋:阴屋 灵房
给死人烧的纸衣:冥衣
给死人烧的像楼房的东西:楼库
祭奠死者用的香和纸钱:香纸
祭神鬼用的香和纸钱:香楮
以金箔或彩纸刻剪成的人:金人
烧给鬼神的纸马:高驮细马
旧时出殡时用的纸扎的高大狰狞的开路神:险道神(险道神将)
悼念祭奠的物品:花圈(敬献~) 花环 哀花 白花

☚ 祭品   香 ☛

个体物量

个体物量

用于家、店、房、门、窗、墙、阶、梯等的量:家(三~人;几~商店) 房(两~媳妇) 爿(一~店) 进(一~房) 座(一~楼) 幢 栋 所间 格 扇(一~花窗) 樘 槽(两~隔扇) 道(一~门) 堵(一~墙) 磴 级 层
用于家具、灯盏、什物、药物等的量:张(一~桌子) 堂(一~家具) 把(一~椅) 只(一~桶;一~箱子) 袋(一~烟) 炷(一~香) 顶(一~帽;一~帐) 盏(一~明灯) 支(一~烛;四十~光)
用于食物、药物的量:帖(一~而愈) 贴(一~膏药) 丸(每服一~) 味(缺一~药) 剂(一~即效) 服(煮三~) 料 餐(一日三~)
用于布、衣、被、线的量:匹(一~布) 幅(三~青布) 件(几~衣服)袭 领(一~大衣) 身(一~新衣) 绞(一~纱) 桄(一~线) 轴(两~丝线) 床(一~棉被)
用于容器的量:杯(一~酒) 盅 碗 碟(一~菜) 盆 桶(一~油) 壶(一~醋) 锅(一~汤) 罐(一~蜂蜜) 缸(一~水) 坛(一~子酒) 池(一~水) 听(一~饼干)筐(一~鱼) 篓(一~废纸) 篮箩 蔸(一~菜) 箱(一~书) 盆 匣(一~首饰) 笼(一~包子;一~猪肝) 瓢(一~水) 勺(一~米)
用于器具、器物、机器、车船等的量:把(一~刀) 具(一~棺材;座钟一~) 架(一~机器) 杆(一~旗)盘(一~磨;一~机器) 台(一~车床) 只(一~船) 部(一~车)辆(一~车) 艘(一~船)
用以计算车、马、轿、梯的量:
用于武器、弹药等的量:杆(一~枪) 枝(一~枪) 挺(一~机枪) 门(一~炮) 尊(一~炮) 张(一~弓)发(一~子弹) 颗 粒
用于纸、书、画、诗、歌、文件、影片、印刷物等的量:纸(一~空文) 张(一~纸) 本(一~书) 篇 章段 页 面 阙 首(赋诗一~) 曲(高歌一~) 支 部 函 册 份(发文一~) 套(一~书) 幅帙 帧(一~画) 轴(一~古画)票(投一~) 道(一~命令) 角(一~文书) 通(手书两~) 笔(一~好字)
用于手、指的或与它计的量:指(断其一~;长约一~) 掌(打一巴~) 把(拉它一~) 拃(两~一尺) 掐(一小~草) 捧(一~枣) 围(一~粗) 抱(一~大) 搂(一~粗)
用于气体、液体的量:股(一~香气) 朵(一~白云) 泡(一~尿) 滴(一~水) 汪(两~泪) 摊(一~水)泓(一~秋水) 点(雨~)
用于其他物品的量:封(一~信) 只(两~手) 口(一~井;反咬一~) 张(一~嘴) 眼(一~井) 条(一~心) 台(一~戏) 尊(一~佛)座(一~佛) 具(一~尸体) 道(三~防线) 卷(一~纸) 个(几~) 干(若~) 层(激浪千~)垓

☚ 事情、行动量   某种形状物的量 ☛

纸/各种纸/纸片/笺纸

☚ 各种毛笔   纸 ☛

纸(~板;~箱;绵~;草~;土~;厚~;软~;白~;红~;彩~;金~) 楮(楮英;楮生;楮君;楮先生;楮知白;楮待制) 玉版 麦光 溪藤 云肪 云膜 方絮(滑砥方絮) 赫蹏 文亩 鱼网 田寺侯 玉鸾纹
纸的总称:纸张
纸的美称:玉楮
纸和笔:铅素 毫素 毫楮 笺翰 笺毫 笺管 楮翰 纸笔
纸和墨:楮墨 墨楮 缣墨

另见:文具 写字 绘画 印刷

☚ 纸   各种纸 ☛

纸paper

纸张和纸板的统称。纸是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四大发明之一。按所用纤维原料,制浆造纸的产品可分为植物纤维纸、矿物纤维纸、金属纸和合成纸。植物纤维如木材、草类等;矿物纤维如石棉、玻璃纤维等;金属纤维如金属丝;合成纤维如维尼纶、尼龙、聚酯、聚丙烯腈纤维。在制造矿物纤维纸和合成纸时,有时也掺用部分木浆或棉浆。根据用途,纸可分为文化用纸、生活用纸、工农业技术用纸和包装用纸等等。圆网、长网、夹网纸机都可用来生产不同品种的纸。

纸的发明,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从新疆罗布泊、西安坝桥、内蒙居延地区的金关、陕西扶风县的中颜村等西汉墓中出土的古纸,可以说明我国西汉已出现了纸。东汉蔡伦总结前人经验并加以改进;用麻头、破布、废鱼网、后又用树皮(楮树皮)造纸。从此纸张在我国开始大量生产、并逐渐传向世界。古代造纸原料主要有麻、树皮、藤、草、竹五大类。

☚ 绢   麻纸 ☛

纸Zhi

素描作品载体材料之一。素描对纸张选择要注意两点,一是较厚,质地密实,韧性强。这样的纸,可以经得住橡皮多次反复擦拭和铅笔用力划线,而不至于起毛或破损。市场上有出售专门为画素描而用的素描纸。二是在使用时,要先分辨光面与麻面。一般用麻面而不用光面。麻面易着色,铅笔轻轻擦过即留下痕迹,并易接受铅笔颜色微粒揉进纸纹中,用擦笔擦时,颜色也易取得均匀的效果,经得住反复画仍可继续着色。光面易出现腻乎乎的感觉,擦笔擦时不易擦匀。脆、薄或表面光滑不易着色的纸,不宜画素描。
有的画家用有颜色的纸画素描,纸本身颜色即成为画面中柔和统一的色调,用白粉画上高光,画面上即显示出丰富的层次感。但是对初学者来说,颜色纸易隐蔽细微调子表现不足的缺点,而难以发现自己的问题。因此,应该用白色纸画素描,便于对灰色调细微变化的研究。

☚ 素描的工具材料   铅笔 ☛

纸Zhi

我国四大发明之一。至今已有多处出土西汉古纸。东汉蔡伦总结民间经验,并加以改进,用麻头、破布、废渔网,后又用楮树皮等原料造纸,从此纸张在我国大量生产,并逐渐传向世界。我国古代造纸原料主要有麻、树皮、藤、草、竹五大类。现在可用于书画的纸品有麻纸、皮纸、高丽纸、元书纸、毛边纸、宣纸等。

☚ 文房四宝   麻纸 ☛

纸帋zhǐ

❶供写字、绘画、印刷、包装等所用的纸张。多用植物纤维制成。造纸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
❷量词。书信,文件的张数。如:一纸公文,单据四纸。

纸zhǐ

《本草纲目》服器部第38卷纸(528)。药名。
【性味】诸纸:甘,平,无毒(《本草纲目》)。
【功用主治】
❶《本草纲目》:“楮纸:烧灰,止吐血、衄血、血崩,金疮出血。”
❷《圣惠方》:“竹纸:包犬毛烧末,酒服,止疟。”
❸《本草纲目》:“藤纸:烧灰,傅破伤出血,及大人小儿内热,衄血不止。用故藤纸(瓶中烧存性)二钱,入麝香少许,酒服。仍以纸捻包麝香,烧烟熏鼻。”
❹《本草纲目》:“草纸:作捻,纴痈疽,最拔脓。蘸油燃灯,照诸恶疮浸淫湿烂者,出黄水,数次取效。”
❺《本草纲目》:“麻纸:止诸失血,烧灰用。”
❻《本草纲目》:“纸钱:主痈疽将溃,以筒烧之,乘热吸患处。其灰止血。其烟久嗅,损人肺气。”

造纸术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伟大发明之一。早在西汉时,我国已能用麻类纤维造纸,东汉时蔡伦在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提高造纸工艺,扩大造纸原料,为大规模造纸开辟了广阔的道路。安徽造纸历史悠久。据载,早在唐代永徽年间(650—655)宣州人就开始以沉香和楮树造纸。唐后期,宣城郡所产贡纸已十分精美。五代时南唐后主李煜对皖南所造之纸视如珍宝,特辟澄心堂贮之,名为“澄心堂纸”。此纸细薄光润,洁白如玉,滑如春水,密如蚕茧,坚久耐用,堪为佳纸。宋代,徽州除仿制澄心堂纸外,还有其他纸品,仅“上供纸”就有常样、降样、大抄、京运、三抄、京连、小抄七种,号称七色。岁供达144万余张。此外还有表光、白滑、冰翼、凝霜、龙须、贡表、进劄、殿劄、玉版、观音、京帘、堂劄等各种各样的品种供应市场。而且宋代黟县、歙县一带还能生产50尺为一幅的巨幅纸。除徽纸外,还有池州的“池纸”、无为县的“细白佳纸”、宣州府泾县的“金榜、画心、潞玉、白鹿、卷帘”等名纸。宣纸从宋末即著称于世。在宋代,安徽造纸业在国内地位日益显著,徽纸、池纸甚至远销四川,其价超过素为人所珍贵的蜀笺。元代徽州仍盛产纸张,岁贡纸即达22万张。
造纸业的繁荣,促使纸的用途越来越广泛,纸甲和纸衣就是在这一时期出现的。纸甲即用与绢布间隔,叠成1—3寸厚,再用钉钉实制成,可挡锋镝。在南方,铁甲笨重,且易锈烂,故纸甲胜过铁甲。五代时后周军队骚扰淮南,当地人民就曾积纸为甲,操农器为兵,结寨自保。宋朝也曾诏江南、淮南军造纸甲三万给陕西防城弓手。宋代徽州还能造纸衣,山民乃至士大夫征行都有穿纸衣者,以御风寒。
明清时期,安徽造纸技术不断提高,宣纸产量高,质量好,具有细薄、坚密、均匀、洁白、坚韧、耐久、润墨等特点,有“纸寿千年”之誉。这一时期还盛行品种繁多的加工宣纸,在施胶、加矾、染色、涂蜡、砑光、洒金、描金、刻花、印花等工艺方面也达到较高成就。当时精制各种大量的名贵纸张,专供宫廷使用。

☚ 四 文房四宝   墨 ☛

为书写、绘画、印刷或包装而生产的片状纤维用品。应用广泛的物质传播工具。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东汉人许慎所著的我国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中对丝织纤维所造的纸做了这样解释:“纸,絮𥮒也”,“𥮒”字下说“潎絮箦也”,“潎字下说“水中去絮也”,“絮”是“敞绵也”。把这些字的意义连起来看,纸是在水中漂丝绵时,将丝锦在竹席上加以捶打,而留在席上的坏丝锦。这种粘在席上的坏丝锦往往干了之后成为一张薄片。在我国古代,最初是无意中发现这种物品而加以利用的。后来就有意识地加工成一种漂丝的副产品,称之为纸。纸的使用,古书上也曾有过记载。《后汉书》中记载,公元102年和帝邓皇后立后,命令禁绝万国贡献珍丽之物,只要求“岁月但贡纸墨而已”。此外,班固的《汉书》中还记载过公元前12年宫中有人用纸包裹毒药的事情。上述文献中所提到的纸的使用时间,与许慎完成的《说文解字》时间相差不多,可能就属于许慎所解释的那种纸。丝质的纸的产量不会很大,且不宜于推广。必须另外寻找一种性质相似而来源很容易的原料。这样,植物纤维造纸就应运而生了。《后汉书·蔡伦传》说:“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帛者谓之为纸,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元兴元年(公元105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天下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
这段记载,对于采用植物纤维造纸的发明时间和发明人介绍的非常明确清楚。以植物纤维原料造的古纸,经化验证明,多属于麻类植物纤维(间或有树皮等)所制造。1933年中国西北科学考察团在新疆罗布淖尔发现过一片残纸,长十公分,宽四公分,白色,品质粗糙,经化验为麻类纤维所造,纸面尚存有麻筋。蔡伦总结和提供了新的造纸原料,成功地试制用木皮纤维造纸,在我国出现了较大规模的造纸场,为我国后来一千多年的造纸工艺开辟了广阔的道路。公元150年左右,西域一带就使用着纸。到五世纪时中亚细亚都使用纸了。但直到751年,造纸技术才流传到中国西方国境之外。在那一年,唐朝和大食交战失败,被大食俘虏的中国士兵中有造纸工人。他们把造纸方法传给阿拉伯人。首先在撒马尔罕地方创设造纸厂。纸就成为撒马尔罕的一种重要出口商品,供给欧洲、非洲各地。随后阿拉伯人于793年在巴格达,900年在埃及,1100年在摩洛哥等陆续创设了纸厂。1150年在西班牙的萨地瓦开设了欧洲第一个造纸厂,直到1189年法国出现造纸作坊,才是基督教国家建立造纸厂的最早记载。此后,1276年在意大利,1391年在德国,1494年在英国,1564年在俄国才开始造纸,而美国在1690年才在费城设立第一个美洲的造纸厂。

☚ 古登堡   纸草 ☛

纸(紙);[帋]zhǐ

Ⅰ  (用植物纤维制成的纸张) paper: 一张 ~ a sheet [piece] of paper; 报 ~ newspaper; 造 ~ paper making; 卫生 ~ toilet paper; 信封 ~ envelope paper Ⅱ  (书信、 文件的张数): 一 ~ 公文 an official document
◆纸板 paperboard; pasteboard; cardboard; 纸版 {刷} paper mold; paper matrix; 纸包不住火 cannot swathe flames in paper; cannot use paper to wrap up fire; Fire cannot be wrapped up in paper.; futile effort to stop scandal; Paper cannot wrap fire.; 纸币 paper money; paper currency; note; banknotes; 纸带 {自} paper tape; tape; 纸花 paper flower; 纸婚 the first wedding anniversary; 纸浆 paper pulp; pulp; stuff; 纸介电容器 paper dielectric capacitor; paper capacitor; paper condenser; 纸巾 facial tissue; 纸绝缘 paper insulation; 纸老虎 paper tiger; 纸捻 spill of rolled paper used to light a pipe, etc.; spill; lamplighter; 纸牌 playing cards; 纸盆 {工声} cone; 纸钱 paper made to resemble money and burned as an offering to the dead; 纸上谈兵 talk about stratagems on paper — empty talk; armchair strategy; empty phrases on a scrap of paper; engage in idle theorizing; fight on paper; mere paper talk; 纸绳 paper string; paper yarn; 纸条 a slip of paper; paper tape; tape; 纸烟 cigarette; 纸张 paper; 纸醉金迷 lead a voluptuous life; given to sensual pleasures; indulge in a wanton life; live an extravagant life; live in luxury; luxury and dissipation

paper;stock

纸zhǐ

迷金醉|上空谈|上谈兵|田墨稼

❷ 白黑字|点画字|满空言|片只字|三无驴|一空文

❸ 笔枪弹|都城贵|金迷醉|京师贵|力透背|洛阳贵|情长短|跃然上|钻故

❹ 断缣寸|挥毫落|世情如|云霞满

继甲骨、青铜、石块、木简以及丝绸之后,中国又发明了可以用作书写材料的纸张。1934年,在新疆罗布淖尔烽燧台废墟发现了公元前1世纪的古麻纸;1978年,在陕西扶风中颜村也发现了公元前1世纪写有四个字的纸残片。西汉年间,我国已出现用麻类植物纤维造纸。至晋代(公元4世纪)时,纸最终取代帛简成为主要书写材料。隋唐时期,著名的宣纸诞生,其后历经唐、五代、北宋、明清的发展,纸张的制造日趋完美。


带有明显麻纤维的最古老的纸张(公元前1世纪)


公元105年,蔡伦和他的制纸工人在皇宫里成功地制成了厚而坚实、可以用笔墨书写的麻纸。蔡伦的贡献在于组织并推广了麻纸的生产和精工细作,促进了造纸术的发展。此外,他还探索和推广了皮纸的制造工艺,使皮纸生产在东汉发展起来。皮纸是用树皮纤维制成,其技术难度比麻纸更大。麻纸和皮纸是汉代以来1200年间中国纸的两大支柱,中国文化有赖这两大纸种的供应而得以迅速发展。
造纸术是中国在世界文化史上做出的最重要的贡献之一,对促进世界文明发展起到重大作用。造纸术按生产方式分为手工纸和机制纸。手工纸以手工操作为主,先将破烂衣服、陈旧绳索以及用麻线编成的网切烂捣碎,再把捣碎后的纤维糊团放进水里烧煮。煮后的糊团被薄薄地铺在芦苇席上,或者把它们放在孔眼紧密的筛子上撑成薄片,最后再将薄片烘干。手工纸适于水墨书写和绘画,其产量在现代纸的总产量中所占的比重很小。机制纸是指以机械化方式生产的纸张的总称,如印刷纸、包装纸等。现在的造纸技术和以前相比并没有太大改变,仅仅只是工业化了而已。
在纸张发明后的6个世纪里,中国人是世界上唯一能够制造纸张的民族。公元751年的夏天,阿拉伯人在中亚战胜了一支中国军队后抓获了不少中国战俘,在这些战俘中就有一些造纸工人。在这些工人的指导下,撒马尔罕逐渐发展成为阿拉伯世界的造纸中心。在蔡伦制出第一张纸的1000多年后,造纸术于1150年经过亚洲和非洲传到了西班牙。在之后的几个世纪里,造纸术开始在欧洲传播开来。17世纪末,这一技术传到了北美洲。


采集原料



火煮纸浆



纸浆平敷于框



压制成纸



纸张烘干
中国古代的制纸术

纸紙;帋zhǐ

(7画)

【提示】右边是氏,不要添加一点错写成氐。

*纸(紙)〔帋〕zhǐ

7画 糸部 
(1) 一种又轻又薄的片状制品,多用植物纤维制成,主要用来写字、绘画、印刷、包装: ~张|~币|报~|~上谈兵。
(2) 量词。用于公文、书信: 一~公文|一~家书。

纸紙帋zhǐ

小篆以来的形声字。从纟 (即,音mì,丝),氏声。声母演变如石跖(zhí)、失秩、恃痔例。即纸张,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本指漂洗蚕茧时附着于筐上的絮渣,呈方形。后指以丝为原料的缣(jiān,指细绢)帛。自东汉蔡伦革新造纸法,才用树皮、麻头、破布、渔网为原料。今多以植物纤维制造。转为量词。如:一纸公文。约曹魏时《古今字诂》巾部有帋。是纸的简化写法,现作异体字。见《异体字表》。

纸紙★繁◎常★常


zhǐ紙,形声,从糸,氏声,本义为漂洗蚕茧时附着在筐上的方形絮渣(是原始的纸),引申为用破布、树皮、麻头、植物纤维等制成的片状物(可用于写字、绘画、印刷、包装等),量词(用于书信、文件的张数)。《简化字表》类推简作“纸”。

紙;隶zhǐ

【析形】形声字。古文字形从糸、氏声。从糸,表示纸张的制作原材料。
【释义】《说文》:“絮,也。”(:造纸漂浆用的竹帘)本义是纸张,用丝絮或植物纤维为主要原料的制成品,可供书写、绘画、印刷、包装之用。纸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
【shape analysis】It is the pictophonetic character.In ancient character the meaning is related to糸(mì,materials of paper).It sounds like氏(shì).
【original meaning】Paper made by silk or plant fiber as raw materials for writing,painting,printing and packaging purposes.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7:1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