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纳石失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纳石失 纳石失即织金锦。以金缕或金箔切成的金丝作纬线织制的锦缎。中国古代丝制物加金约始于战国。十六国时已能生产织金锦,至唐宋时期织金技术已经成熟。辽金时织金锦开始大量流行,到元代则达于极盛。史书对元代大量生产和服用纳石失有详尽记载。现存的元代织金锦的实物有: 1970年新疆乌鲁木齐南郊盐湖1号古墓出土的一件黄色油绢面料的窄袖辫线袄,肩、领、袖及襟边镶有织金锦,分片金锦和捻金锦两种。甘肃漳县元墓也曾出土纳石失,有妆金天马纹锦、褐地团花妆金锦、妆银簇花纹缎等。故宫博物院现藏一件元代红地龟背团龙凤纹纳石失披肩,由织金灵鹫纹锦、织金团花龙凤龟子纹锦、织金缠枝宝相花锦拼缝而成。采用纬地纬花组织,金线粗,花纹大,露地少,金光夺目。 ☚ 绒圈锦 织金锦 ☛ 纳石失 纳石失盛行元代的一种织金绵,亦称“纳失失”、“纳失思”、“纳克实”。此名可能是波斯语织金锦的讹译。纳石失采用捻金和片金的两种加工方法织造。所谓捻金,是将薄金片缠在丝线上捻成金线; 片金,是用薄金片切成极细的片条,织入绵中,造出花纹。元代织金绵生产兴盛的原因是: 贵族统治者生活奢华,“衣金锦” 以显示其身份的尊贵; 用织金绵作为赏赐物品。元朝皇帝每年大庆节日都要给一万二千多名大臣颁赐织金锦制成的衣袍,以示恩典。元代还专门设立生产纳石失的管理机构。宫相总管府管领宫廷用物,工部管领诸王百官用物,机构重重,可见纳石失的生产规模之大、品种规格之多。纳石失存世实物极少,故宫博物院收藏有红地团龙凤龟子纹纳石失和绿地缠枝宝相花纳石失各一件,图案繁复,线条流畅,织造紧密,提花规整。北京庆寿寺在拆除双塔时发现四片纳石失,织出唐草图案,金光耀目。 ☚ 改机 京绣 ☛ 纳石失即“纳失失”(1268页)。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