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纳兰性德·蝶恋花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纳兰性德·蝶恋花

纳兰性德

又到绿杨曾折处,不语垂鞭,踏遍清秋路,衰草连天无意绪,雁声远向萧关去。 不恨天涯行役苦,只恨西风吹梦成今古。明日客程还几许,沾衣况是新寒雨。

“又到绿杨曾折处”,词一起句,就连用了“又”和“曾”两个意义相近的字,点明了作者自己的多次离家远行。在那柳枝飘荡的旧地,作者曾无数次折枝辞别亲友、远行天涯。一次次的折柳,一次次的分离,都使词人内心涌起阵阵难言的凄苦和孤独。他于是害怕起离别来,害怕起远离故乡的山水和亲朋来。但是,“不如意事年年,消磨绝塞风烟”,年年的征戍又使他不得不离开故园,行走到绝塞去饱尝荒漠的风烟。“又到绿杨曾折处”,正淋漓尽致地表现出词人无可奈何的烦恼,他本不愿再来这令人伤心的分离故地,但却又必须到此,通过这一矛盾,使那般身不由己的苦闷和惆怅,得到了深刻的表达。

“不语垂鞭,踏遍清秋路”,词人又被迫远行了,一路上他默默无语,无力地垂放着马鞭。“不语垂鞭”一句,形容不忍速行,生动形象地描绘出词人无精打彩、闷闷不乐和不甘愿离去的神态。词人的苦闷并不是一时的闪现,它已渗透在词人的全身,深埋于心底,“踏遍清秋路”一句,则描绘出词人内心凄苦的深广和绵长。也许边塞的奇异风光会能减轻词人的忧愁、消隐内心的孤寂?但放眼望去“衰草连天无意绪”。衰败的野草无边无际,伸延到天边,仿佛与天相连。这里词人向我们展示出的这幅辽阔的画面,除了无聊乏味之外,竟是一无所有。“无意绪”填满了画面,使人感到词人的单调索莫不仅潜藏在内心,而且也投影向大地,具有一种强烈的盖地之感,的确堪与南唐后主“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的千古名句相媲美。不仅如此,作者在下面通过抬头仰望,又拉开了另一个更加无际的空间,这空间也同样兴味索然、毫无意绪。雁叫长空、远飞萧关,它不正像离家步入荒漠的词人一样空寂凄凉、心灰意冷吗?目睹此景,令词人顿感愁苦倍增,从而使“雁声远向萧关去”一句描写的孤寂无聊,又具有了铺天之势。读罢,宛如那不绝的愁绪触手可摸。

词的下片,作者笔触更进一层,“不恨天涯行役苦,只恨西风吹梦成今古。”远走天涯的艰苦,对词人来说,还算不了什么,最令人痛心疾首的,却是那青春时光被一年年消磨在了“山一程,水一程”(《长相思》)的无聊行军之中。作者时官清圣祖康熙皇帝的一等侍卫,他的任务是随从皇帝到处出巡,每次出巡,都要长途跋涉、历尽艰险,他虽已厌烦了这种侍卫生活,但他身不由己,服侍皇帝反而更要勤恳谨慎,不敢稍有怠慢。大好的光阴就这样白白地虚度过去了,自己的才华和凌云壮志也便无从施展了。清秋衰草、长空雁叫的边塞,阵阵西风把作者昔日的梦幻吹得无影无踪,只留下今昔短暂的永恒感叹。词人回忆昔日,年年的行役使他苦不堪言;环顾现在,和风瑟瑟,却又是一片凄凉;那么,对未来的展望又将如何呢?“明日客程还几许,沾衣况是新寒雨”,渐行渐远,明日不知这离愁别恨又将增添多少?寒雨绵绵更增强了塞外的悲凉凄苦,只怕明日的愁苦将比今日更要深、更要重了吧!

这首词,情感回旋往复,曲折凄婉。作者巧妙地把衰草连天、雁鸣萧关与孤寂愁烦的乡心揉为一起,使词境阳刚中含阴柔、阴柔中露阳刚,刚柔相济,形成为一种既有别于豪放、又不同于婉约的殊异词风;也充分体现了纳兰性德的真挚强烈、沉郁奔放和“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王国维《人间词话》)的独特风貌。


纳兰性德·蝶恋花 原文、鉴赏、赏析和意境解读 - 古代诗歌精选 - 可可诗词网

纳兰性德·蝶恋花

纳兰性德

辛苦最怜天上月。一昔如环,昔昔都成玦。若似月轮终皎洁,不辞冰雪为卿热。 无那尘缘容易绝。燕子依然,软踏帘钩说。唱罢秋坟愁未歇,春丛认取双栖蝶。

纳兰性德与其妻情深意笃,其妻早逝,对纳兰影响很大,他因此而写下了许多哀怨动人的悼亡词作。此词虽未题明,无疑亦属此类,而且是其中最著名的作品之一。然而,此词之成功,实在于词人的高度概括力:词人将自己个人的“哀怨骚屑”、“寄思无端”(杨芳灿·纳兰词序),升华到具有普遍意义的审美高度,从而使普天之下凡有惨痛经历者,无不与之共鸣。词的上片,词人置自身经历不顾,将满腔感慨,兴寄于月,虚写其哀;下片以燕子反衬其孤独,以化蝶双飞寄托其理想,示人以具体的实境形象,不沾不滞,虚实相间,极得诗理。

上片虽是虚写无端,却又无不是饱蘸情感、从“实”处升华而来。试看起句:“辛苦最怜天上月”。词人以“辛苦”二字发端,遂使无情无感之月,满含词人多愁多感之心,并为下句之意先作了铺垫:“一昔如环,昔昔都成玦”。环,圆形玉璧;玦,玉佩,半环曰玦。此句表面说:月亮每月只有一晚圆满如环,余夜皆缺损如玦,内涵却是说,爱情如同月亮,圆满的时光如此短暂。此处,月亮既是词人举首仰望的外在之物,又是词人那痛苦哀怨、短瞬即逝之爱情的象征。

“若似月轮终皎洁,不辞冰雪为卿热”。此二句承上意,仍从“月亮”这一主客观结合之意象生发开去,由月亮之“皎洁”而想到爱情之冰清玉洁,由月亮而想到月宫之冰冷(中国古人认为月亮上奇寒,如苏轼《水调歌头》名句:“只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由月宫之寒冷而联想到已离开人间的爱妻之凄冷。因此词人说:爱情如果能象月亮那样始终皎洁,即使你在冰雪之中,我也要用爱情之火来温暖你。此二句妙喻连翩,想象奇特却又深含挚情,感人至深。

上片凭空虚写,下片化入实境;上片写天上,下片写人间;上片着重写爱情之纯洁、美好而短暂,下片则着重写伤逝者的哀伤。

“无那尘缘容易绝”。无那,同“无奈”,无可奈何之意。王昌龄名句:“无那金闺万里愁”亦是此意。此一句在换头处,成功地完成了上述的转折。词人指天设誓,要“不辞冰雪为卿热”,然而,现实却是“无可奈何花落去”,是“卿自早醒侬自梦”,是“泣尽风檐夜雨铃”(《南乡子·为亡妇题照》)。自己纵然是满腔爱火,又怎能温暖那冰雪之心呢?于是,词人哀伤的目光,由月轮而至人间:

燕子依然,软踏帘钩说。

北宋词人晏殊曾以双飞之燕成功地反衬了词中主人公的孤独:“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蝶恋花》)。这对曾挑逗了晏同叔无限情思的飞燕,如今又飞到了清代词人纳兰性德的面前,它们毫不理会词人伤逝之哀、失妻之痛,依然踏着帘钩,呢喃软语,卿卿我我。“依然”二字,写出燕子之无情,反衬出词人之有情。“软”字是词人的心理感受,给人一种生命感,这大概须对生命思索、体验后方能写出。

结句“唱罢秋坟愁未歇,春丛认取双栖蝶”。秋坟,是亡灵,唐诗人李贺有“秋坟鬼唱鲍家诗”之句;另一方面,秋又与下句之“春”构成时空上的绵延,与全词上片写夜景,下片写昼景一致,构成朝朝暮暮、月月年年的无限悲哀。同时,时间、空间错落不定,从而具有了“烟水迷离”之美(纳兰曾赞李后主词“更饶烟水迷离之致”《渌水亭杂识》)。“愁未歇”三字,更进一步将这种时间的绵延无尽性表露了出来,与上述深层的内涵相呼应。“春丛认取双栖蝶”,词人在春日那烂漫的花丛里,久久凝视着一对双栖的彩蝶,终于认出了那是自己和爱妻双飞的倩影。在中国最有名的爱情悲剧《梁山伯与祝英台》里,梁、祝生前不能成夫妻,死后化为了双飞的蝴蝶。词人将永恒的爱情寄托在同化飞蝶上,显示了其深沉的、无以抑制的哀伤。同时,也在这全词悲剧般的氛围里,点染了一丝浪漫的光环。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23:2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