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 纳nà收进,采纳。《豳风·七月》八章:“二之日凿冰冲冲,三之日纳入凌阴。”毛《传》:“冰盛水腹,则命取冰于山林,冲冲,凿冰之意。凌阴,冰室也。”朱熹《集传》:“凿冰,谓取冰于山也。冲冲,凿冰之意。《周礼》正岁十二月令斩冰是也。纳,藏也。藏冰,所以备暑也。”《大雅·烝民》三章:“出纳王命,王之喉舌。”郑《笺》:“出王命者,王口所自言,承而施之也。纳王命者,时之所宜,复于王也。其行之也,皆奉顺其意,如王口喉舌亲所言也。” ☚ 纲纪 纵 ☛ 纳读音n·a(ˋ),为a韵目,属a—ia—ua韵部。奴答切,入,合韵。 ❶收进;纳入。 ❷接受;采纳。 ❸享受。 ❹交付。 ❺姓。 ❻一种缝纫方法,纳鞋底等。 上一条: 妠 下一条: 納 纳nǎ❶ 濡湿皃。例:小孩尿~床了。 ❍ 光想沾~别人的油水。 ❍ 娃把饭抹地到处都是粘(rán)~~的! ❷收藏。例:将钱胡塞~,搁~地寻不见了。 ❍ 将好吃的给娃台~上,以后再吃。 ❸入。例:给笼里~柴火,委~炕。 ❍ 手剚(cǐ)~进去掏东西。 《说文》:“纳,丝湿纳纳也。”《玉篇》:“纳,内也。”《广雅》:“纳,入也。” 纳娶。《林英女降香》(贤孝):“十五上我们定了亲,十七上就把我纳过门。” 《二度梅宝卷》:“婚礼物三百两交了多半,欠下的五十两今日交还。到今日欠婚礼不叫纳人,因此上叫家人抢来家中。”
纳忍耐,忍受。《寡妇种田》(贤孝):“关住门我睡觉,当寡妇的急躁,惹着心火动了,纳又纳不住了。” 纳na213用细绳或线往来缀串: 麻绳儿~鞋底,线~鞋帮儿。《说文》: “纳,丝湿纳纳也。” 《玉篇》: “或作衲,靹。” 《篇海》:“補缀也。” 鲁达切,仄声。 纳〔na〕1.xangb: ~鞋子。xangb xaot npeib. 2.beux:~鞋底。-beux ghob boxxaot 纳凉 〔na liang〕jid cend; xotcend. 纳税 〔na shui〕 shangb sheib. 纳西族〔na xi zu〕nax xidcul. 纳納ㄋㄚˋnà二3045①动掘。中原官话。河南新乡〖 〗。这地~不动‖这钎(铁锨)~地好。②动拿。⑴湘语。湖南新宁。《新宁童歌十首》:「~筷子,夹你的老鸦肉。」⑵闽语。福建顺昌〖 〗。③动(为改善土质、增加肥力,用洪水带来的泥沙)淤地。中原官话。陕西商县张家塬〖 〗。夜里昨天下了一天白雨大雷雨,河里发水啦,他黑夜昨晚上~地来。④动用拇指与中指的长度计量。胶辽官话。山东青岛〖 〗。~一~多长。⑤动拧;挤去水汤等液体。胶辽官话。山东长岛〖 〗。~衣裳‖~钢笔水儿,~不出来。⑥动勾搭;勾连起来。粤语。广东阳江〖 〗。⑦动按。吴语。江苏丹阳。浙江黄岩、嵊县太平、嵊县崇仁。⑧形(穿鞋)太费。吴语。江苏常州〖 〗。⑨名婶婶;叔母。中原官话。河南洛阳〖 〗。⑩名受湿的布,如小孩尿布、妇女月经带之类东西。吴语。浙江宁波。应钟《甬言稽诂・释衣》:「俗称施于婴孩会阴之尿布曰~。妇女裆阴之姅布亦曰~。皆受湿义。」⑪代你们。吴语。浙江余姚。⑫代怎么;如此;这样。中原官话。河南。清同治六年《河南府志》:「恁地谓之~。」   纳納nà❶放进;接受 △ ~入|接~。 ❷交付 △ ~税。 ❸享受 △ ~福。 ❹用针细密地缝 △ ~鞋底。 ❺姓。 纳nà
纳❶放进;收入:~入︱收~︱出~。 ❷接受:~彩︱~新︱~贿(hui)丨~降︱收~︱接~︱容~︱采~︱嘉~︱笑~︱哂(shen)~︱吐故~新︱藏污~垢(gou)丨招降~叛。 ❸享受:~凉︱~福。 ❹交付:~税︱~粮︱~贡︱交~。 ❺缝补;密密地缝:~鞋底︱补补~~。 ○~罕(han)(诧异;惊奇) ︱归~(一种推理方法,由一系列的事实概括出一般原理)。 纳nà❶ 收进,归放:收纳│ 纳入规划。 ❷ 接受,接纳:容纳│采纳。 ❸ 享受:纳福│纳凉。 ❹ 缴付,贡献:缴纳│ 纳粮。 ❺ 用针线等缝缀:纳鞋底。 ❻ 姓。 纳na纳彩 纳粹 纳福 纳贡 纳罕 纳贿 纳缴 纳客1 纳凉纳闷 纳米2 纳聘 纳妾 纳入 纳税 纳降 纳新 纳蓄 采纳出纳 归纳 交纳 缴纳 接纳 容纳 哂(shen)纳 收纳 笑纳 纳税人 纳谏如流 纳履踵决3 纳米材料 纳米技术4 纳米科学 纳税期限 藏污纳垢 招贤纳士 吐故纳新 深文周纳5 纳(反)出 吐 纳nà接受;承受:想尊兄旅寄僧房,不无寂寥之感,故特具小酌,邀兄到敝斋一饮,不知可~芹意否? (一·17)琥珀杯倾荷露滑,玻璃槛~柳风凉。(二三·520) 古代名物 > 水族類 > 脊椎部 > 無鱗 >  > 納 納 nà 纳吐←→吞 纳 含tǔ ← → tūn nà hán吐:使东西从咀里出来。 吞:咽下肚里。 纳:收进来。 含:把东西放在嘴里不咽下去。 【例】 驾辕的马,哼哧哼哧地吞吐着一团团的白气,信步走着。(杜鹏程: 《工地之夜》) 因出已虫,纳比笼中。(清·蒲松龄: 《促织》) 含哺而熙。(《庄子·马蹄》) 纳nà〖动词〗 一、引入,使进入,让进入(4)。《石碏谏宠州吁》:臣闻爱子,教之以义方,弗纳于邪。——我听说疼爱儿子,应当用正道教育他,不要[将他]引入邪路。《臧僖伯谏观鱼》:君将纳民于轨物者也。——君主是把人民引入“轨”、“物”的人。《鲁仲连义不帝秦》:鲁人投其籥,不果纳,不得入于鲁。——鲁国人闭关下锁,竟然不让进入,[齐闵王]就不能进入鲁国。 二、置,安放,安置(4)。《臧哀伯谏纳郜鼎》:取郜大鼎,纳于大庙。——[鲁桓公从宋国]取来郜国的大鼎,安放到太庙里。《子产坏晋馆垣》:子产使尽坏其馆之垣,而纳车马焉。——子产派人全部拆毁宾馆的墙,安置车马。《寄欧阳舍人书》:或纳于庙,或存于墓。——有的安放在祠堂,有的存放在坟墓。 三、接纳,接受(9)。《季梁谏追楚师》:王毁军而纳少师。——楚王毁损军容,接纳少师。《谏太宗十思疏》: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担心耳目蔽塞,就想到虚心地接受下面的意见。《徐文长传》:显者至门,或拒不纳。——官府登门,有时[他]拒不接待。 四、藏,收藏(1)。《路温舒尚德缓刑书》:山薮藏疾,川泽纳污。——山林草野里藏着毒虫猛兽,河流湖泊藏着污泥浊水。 五、交纳,献出,进献等(4)。《鲁仲连义不帝秦》:天子巡狩,诸侯辟舍,纳管键。——天子巡视诸侯国,诸侯要离开自己的宫室,交纳钥匙。《报任安书》:所以自惟:上之不能纳忠效信。——因此自己常想:对上不能献出忠心和诚信。《乞校正陆贽奏议进御札子》:窃谓人臣之纳忠,譬如医者之用药。——[我们]私下认为臣子进献忠言,好像医生使用药物。 纳nà❶ 见“纳纳”。 ❷ 入,使进入。《庄子·刻意》:“吹呴呼吸,吐故~新。”(呴:吹气。)文天祥《〈指南录〉后序》:“至通州,几以不~死。” ❸ 收藏。《诗经·豳风·七月》:“二之日凿冰冲冲,三之日~于凌阴。”(凌阴:冰窖。)欧阳修《伶官传序》:“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之。” ❹ 接受,采纳。诸葛亮《出师表》:“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雅言,深追先帝遗诏。”魏征《谏太宗十思疏》:“虑壅蔽则思虚心以~下。” ❺ 上交,缴纳。《三国志·吴书·吴主传》:“兼~纤𫅚南方之贡。”(纤𫅚chī:两种纺织品。)《促织》:“成妻~钱案上,焚拜如前人。” ❻ 取。《国语·晋语六》:“杀三郤而尸诸朝,~其室以分妇人。” 纳*晫nàC4C9 ❶收藏:藏污~垢。 ❷收进来;放进来:出~/闭门不~。 ❸接受;容受:~降/采~/海~百川。 ❹享受:~凉/~福。 ❺交纳;贡献:~税/~贡/交~。 ❻引入;使进入:~入。 ❼娶妻;招婿:~妾/~婿。 ❽取;拿:~取。 ❾缝纫方法,在鞋底、袜底等上面密密地缝,使结实耐磨:把裤子常磨的地方~上就结实了/~鞋底。 ❿姓。 娶妻 娶妻娶(娶亲;纳娶;完娶) 讨(讨亲) 纳(纳室;纳妇) 索(索妇)聘(聘妻) 取(取女;取亲;取室) 室(授室;受室;有室) 畜妻 完成 完婚 完配 完姻 完亲 毕亲 收亲 选择纳娶:选纳 选日成亲:选取 长辈为晚辈完婚:毕姻 被贵人选为妻室:金屋之选 娶公主为妻:尚主 老夫娶少妻:老少配 枯杨生花 枯杨生华 枯杨生稊 娶小老婆:娶妾 纳妾 讨小 弄小 畜妾 纳宠 燕楼 太子纳妃:离元 娶妾别居:藏娇(金屋藏娇;藏娇金屋) 金屋贮娇 金屋贮阿 男子到女家结婚:赘(赘人;赘婚;赘亲;赘婿;入赘;出赘;招赘;秦赘)招婿 招嫁 招擢 招亲 就亲 进舍 过门 上门 招女婿 倒挿门 倒装门 倒踏门 招门纳婿 坐山招夫 两家互娶对方的姑娘:换亲 不禀告父母就娶妻:不告而娶 父母新丧而娶亲:荒亲 男子成年后应当娶妻:男大当婚
另见:妻子 结婚 再婚 喜事 ☚ 婚配 出嫁 ☛
收藏 收藏藏(藏蓄;藏畜;藏收;藏庋;戢藏;备藏;掖藏;怀藏;韫藏;储藏;敛藏) 臧 庋(庋藏;庋置;庋掌) 廪 纳(~卷入柜) 缊 贮(收贮;盛贮) 弆(弆藏) 掖(~紧) 打挟 掩盖 韬戢 收藏粮食:收谷 收藏书籍:藏书 收藏兵器:戢(~刃;~兵;载~干戈) 收藏弓箭:辑矢 收藏,不使外传:闭秘 收藏物资使不落入敌手:坚壁(~粮食) 储藏,收藏:贮录 封闭收藏:封藏 缄封,封藏:检封 私行收藏或藏匿:私藏 私藏书籍:挟书 妥善收藏:宝(宝藏;宝蓄;宝寘;宝录) 对书画作品的珍爱宝藏:锦囊玉轴 收藏财物不慎,等于诱人偷窃:慢藏诲盗谩藏诲盗 (收集保藏:收藏) ☚ 怀藏 珍藏 ☛
交纳 交纳缴(缴进) 纳(输纳;缴纳) 上(交上) 趁办 缴纳钱财:输钱 交纳凭照:缴照 交纳贡品:纳职 纳贡 输贡 奉贡 归顺纳贡:宾贡 赔偿缴纳亏损:赔纳 向官府缴纳:输官 缴给上级:上缴 上缴朝廷:进缴 应承交纳:认纳 承担代缴:包纳 备办交纳:办纳 补贴交纳:贴纳 解送交纳:解交 解纳 解缴 解缴国库:解库 催促交纳:责偿 全部缴清:扫解 缴纳注销:缴销 (向有关部门交付应交的钱物:交纳)
另见:交给 交付 钱财 纳税 ☚ 交付 发给 ☛
缝纫 缝纫纫(针纫) 针缀 针组 缝缉 裁营 横针走线 裁剪缝纫:翦缀 缝纫拈线:缝线 缝纫速度快,技术娴熟:飞针走线 走线飞针 缝纫敏捷快速:走线 密针缝纫:缉(~鞋口) 纳(~鞋底) 善于刺绣缝纫:针巧 缝纫粗糙:粗针大线 (裁剪制作衣、鞋、帽等: 缝纫) ☚ 缝制 缝补 ☛
结交 结交交(交好;交合;交结;交善;交接;交加;交纳;交执;交关;交契;交接;内交;合交;相交;纳交;通交;落交;连交;论交) 友(友结;相友) 纳(结纳) 轧(~朋友) 搿(~朋友) 缔(缔交;缔好;缔结) 构 游 通好连好 连和 属好 结款 结好 结引 约结 连延 连结 连接 通接 揽结 所与 错 树善 结交豪侠之士:结客 结交比自己地位高的人:攀凤 为保持禄位而结交权贵:持禄养交 养交安禄 亲近结交:亲结 述说心意与之结纳:陈结 抚慰结纳:抚纳 抚结 称赞结纳:赏纳 预先结交:豫交 相互结交:相结 彼此投合,互相结交:知交 迎合交结:谐结 主动攀附、缔交:自结 依附交结:附纳 附结 依附结纳:凭结 高攀结交:攀交 高攀结交有权势的人:攀高结贵 攀高接贵 攀高谒贵 暗中交结:密结 私下交结:阴交 盟誓结交:订誓 友好结交:缟纻论交 诚意结交:款托 款结 推诚结交:推结 无论是文雅之人还是粗俗之人都善于结交:坐镇雅俗 以才德相契,不拘年龄、行辈而结成知己:忘年交 忘年之交 忘年之好忘年之契 收买结交:买结 收结 以行贿而结交:赂结 结交相得:结契 (跟人往来交际,使关系密切:结交)
另见:往来 来往 交往 结拜 结合2 绝交 ☚ 结交 交友 ☛
接受 接受受(登受;被受;诞受) 膺 纳(纳受;采纳;允纳;接纳;包纳;俞纳) 领(领受;领纳;领承;领略) 应(诞应) 承(承受;承接;承纳;秉承) 闻 禀 授 衔 吸收 接取 请佃 请奠 敬请对方接受:敬受 接受别人馈赠、邀请等时说的客气话:却之不恭 接受部下拥护:得士死力 听从,接受:听(听受) 应付,接受:应接 可以接受:可取 容纳接受:容(容受) 颂 收纳接受:收受 预先接受:预奉 顺从地接受:顺受 表面上接受:貌受 理应接受:义不容辞 义不得辞 义不容隐 义不容却 义弗克辞 义无所辞 道理上不容推辞:义不劳辞 谊不容辞 谊不敢辞 情面上不能推却:情不可却 无功而接受:虚受 凡是来的都不拒绝:来者不拒 来者勿拒来而不拒 (收取给予的东西:接受)
另见:接收 接纳 收取 收回 收录 ☚ 接受 接受的方面 ☛ 纳納nà奴答切,入合。 ❶收进,收入。《庄子·刻意》:“吐故~新。” ❷接纳,收容。《左传·文公十六年》:“诸侯谁~我?” ❸结交,缔结。《宋史·张忠恕传》:“魏了翁闻之,更~交焉。” ❹收藏,收留。《新五代史·伶官传》:“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之。” ❺交纳,交付。《聊斋志异·促织》:“成(成名)妻~钱案上,焚拜如前人。” 纳❶部分纳西族的自称。意为“大”、“黑”。他称“摩梭”。主要分布在云南宁蒗彝族自治县永宁区及四川盐源县等纳西族地区。 ❷傣语音译, 意为“田”。除泛指一般水田外, 又是解放前西双版纳等傣族地区计算土地面积和交纳官租数额的一个单位名称。每“纳”约相当于四分之一亩。按宣慰使司署所规定的官租租率,原则上每三十纳收十挑(每挑约五十斤), 五十纳收十五挑,七十纳收二十挑,一百纳收三十挑,实际收租时又常视具体情况有所增减。 纳nà❶缝纫方法,密密地缝,使之结实耐磨。如:纳鞋底,纳袜底。 ❷收入,放进。如:出纳;纳入计划。 ❸接受。如:采纳,笑纳,纳降。 ❹交付。如:纳税,交纳公粮。 ❺享受。如:纳福,纳凉。 纳(納)nàⅠ ❶ (收进来; 放进来) receive; admit: 闭门不 ~ refuse to admit; shut sb. out ❷ (接受) accept; take in: 不 ~ 忠言 not accept any advice; refuse to take in admonishment; 采 ~ adopt ❸ (享受) enjoy; take delight or pleasure in life: ~ 凉 enjoy the cool (in the open air) ❹ (放进去) bring into: ~ 入正轨 put sth. on the right course ❺ (交付) pay; offer: 交 ~ 公粮 pay taxes in grain ❻ (缝纫) sew close stitches (over a patch, etc.): ~ 鞋底 stitch soles (of cloth shoes); sew cloth soles of shoes Ⅱ (姓氏) a surname: ~ 玄 Na Xuan ◆纳粹 Nazi; 纳贿 take bribes; offer bribes; 纳贿枉法 take bribes and break the law; 纳剑入鞘 sheathe [recover] the sword; 纳谏如流 be modest enough to take counsel with anyone; condescend to listen to advice [opinion; criticism] from one's subordinates; 纳凉 enjoy the cool; 纳闷儿 [口] feel puzzled; be perplexed; wonder; 纳米比亚 Namibia; 纳木湖 Lake Namco; 纳入 bring into; fit into; 纳入轨道 direct ...into the orbit of; bring ... into the orbit of; 纳入正轨 guide into a normal path [procedure]; put sth. on the right course; set ... on the right track; 纳税 pay taxes; pay duty; tax payment; 纳税人 taxpayer; 纳税意识 tax consciousness; 纳西族 the Naxi [Nahsi] nationality, living in Yunnan; 纳降 accept the enemy's surrender; 纳新 take in the fresh; take in new party members 纳❶傣语音译,意为“田”,除泛指水田外,又是旧时西双版纳等傣族地区计算土地面积和交纳官租数额的单位名称。每“纳”约相当于四分之一市亩。 ❷居住在云南省宁蒗彝族自治县永宁区和四川省盐源县左所区的纳西族自称。 ❸珞巴族部落名。藏族称之为“卡珞”。分布在西藏自治区隆子县三安曲林、塔克新一带。据传与崩如、巴依、玛雅等部落为同一祖先的后裔。内分捷德、基西、哈利、哈非四个氏族。接受藏族的文化影响较深,多数人会讲藏语,畜牧业比较发达。参见“崩如”(2058页)。 ❹门巴族用于脱小麦粒的工具。门巴语音译,意为“梳穗器”。用质地坚硬的青杠木制作而成,长135厘米,宽13厘米,高17厘米,方木中央并排装上呈梳齿状的32个夹穗粒铁梳齿,每一铁齿长17厘米,梳齿两端与方木两端距离各50厘米。操作时,1人或数人手抓麦穗秆又摔又拽于铁梳齿间,以此脱麦粒。此为西藏门隅北部地区脱粒器具,与藏族地区的“那布”略似,又有其特色。 纳nà❶ 纳地效玺|纳贡称臣|纳谏如流|纳叛招亡|纳奇录异|纳善如流|纳污藏垢|纳污藏疾
❷ 海纳百川
❸ 藏污纳垢|称臣纳贡|持水纳石|含垢纳污|揽权纳贿|去故纳新|贪赃纳贿|吐故纳新|养贤纳士|招降纳款|招降纳叛|招亡纳叛|招贤纳士|整冠纳履
❹ 锻炼周纳|深文周纳 纳納nà(7画)
  【提示】人,位于半包围结构内时,捺改点。 *纳(納)nà7画 糸部 (1) 收进;容受: 出~|容~|吐故~新|闭门不~。 (2) 接受: ~降(xiáng)|采~。 (3) 献出;缴付: ~粮|~税。 (4) 缝缀,现主要指在袜底、鞋底上密密地缝: ~鞋底。 纳納nà甲骨文、金文和古书等本作入,象入进之形。如现在指路的箭头。是入、进义。后加冂(通宀(mián),象房屋等形)、作内,更象入内形。入与内可互通义(声母转变如内芮、若诺例)。古韵变为去声与入声互转。如弋代、意亿(億)、告造鹄例。入和内本都有收纳、交纳、采纳等义。小篆又在内字旁增纟(糸mì,丝),分化字义。韵变为去入通转。如内呐、祭蔡察、对荅义通例。本义用于纳纳。是形容丝湿状。纳的收入,放进义如:出纳|吐故纳新。引申为接受。组词如:采纳。又为享受。如:纳凉。反训又为缴(jiǎo),通交字。付。如:纳税。组词如:缴纳。又引申指补缀,缝补,现在多指密密地缝。如:纳鞋底。 纳納★繁◎常★常
nà納,形声,从糸,内声,本义为丝线湿淋淋的样子,引申为收纳、接收、接受、使进入、补缀等。《简化字表》类推简作“纳”。纳〈动〉同“捺”。 (1) 按;摁。 《金》四一: 我劝他似水底~瓜,他觑我似镜里观花。(水底纳瓜,比喻格格不入、白费气力)(2)忍耐;抑制。 《金》七六: 罢么,大娘,你已是说过,通把气儿~~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