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潮hóngcháo〈名〉 指近岸海域晚春至早秋季节,由某些微小浮游生物爆发性增殖或高度密集而引起的海水变色污染现象。因常呈红色,故称。也叫“赤潮”。 红潮hóngcháo〈名〉指近岸海域晚春至早秋季节,由某些微小浮游生物爆发性增殖或高度密集而引起的海水变色污染现象。因常呈红色,故称。也叫“赤潮”。 ◇ 菲律宾今年红潮、登革热和霍乱肆虐,已经造成至少40人死亡。(人民日报.1996.9.23) ◇ 赤潮亦称“红潮”,主要是由某些直径仅为千分之几十毫米的微小浮游植物,急剧繁殖和高度密集所引起的海水变色的自然现象。(人民日报.1998.12.29) 红潮hónɡcháo〈名〉指近岸海域晚春至早秋季节,由某些微小浮游生物暴发性增殖或高度密集而引起的海水变色污染现象。因常呈红色,故称。也叫“赤潮”。 红潮hóng cháo因羞涩脸上泛起的红晕:那五儿早已羞得两颊~,又不敢大声说话。(一○九·1378) 古代名物 > 人體類 > 軀幹部 > 二陰 > 紅潮 紅潮 hóngcháo 亦稱“桃花癸水”、“入月”。指月經。以其色紅,如潮之應時而來,故稱。明·張泌《妝樓記》:“紅潮,謂桃花癸水也,又名入月。王健詩:‘密奏君王知入月’。婦女之經,月必一致,如潮之有信,故有此稱。” 红潮 婉称女性月经的生理现象。 字数:14 - 来源:委婉语应用辞典 上海辞书出版社.2011 ☚ 入月 天癸 ☛ 红潮即月经。详该条。 红潮red tide亦称“赤潮”。系因浮游生物的异常急剧繁殖,使海水变为红色、绿色、褐色、黄色或其他颜色的总称。其发生原因是沿海或海湾水域的富营养化。能产生红潮的生物60余种,主要为夜光藻、鞭毛藻,硅藻、黄绿藻等。在淡水中发生上述现象称“水华”或“水花”。 红潮hóng cháomenstru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