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栀子华赋
辞赋名篇。南宋陆游作。《渭南逸稿》、《陆游集》见载。据赋序载,癸巳仲冬,作者游四川青城山,遇道人,有感而作。文章先写仲冬时节入青城山之所见和感受,“挹瀑泉之甘寒,味芝术之芳馨。濯肺肝之尘土,凛毛骨其凄清。乃步空翠之间,而听风松之声。”正当作者在山中产生了一种超绝尘凡、羽化登仙之感时,他“睹一童子,衿佩青青。手持异华,六出其英。”作者方欲就视,“已绝驰而莫及。忽矫首而清啸,犹举袂而长揖。援修蔓而上腾,擘峭壁而遽入”。作者惊奇童子的超凡功力,惝怳伫立,忽有老道告知:“人皆可以得道,求诸己而有余。顾舍是而外慕,宜见欺于猿狙。”于是作者感叹其“好学而昧道,有书而无师。虽粗远于声利,实未免夫喜奇。”全文意在说明得道不必求奇,而需求诸己。借事说理,体现了宋代辞赋的尚理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