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红叶题诗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红叶题诗

典源出处 唐·范摅 《云溪友议》卷十:“明皇代,以杨妃虢国宠盛,宫娥皆颇衰悴,不备掖庭,常书落叶随御沟水而流。云:‘旧宠悲秋扇,新思寄早春,聊题一片叶,将去接流人。’顾况著作闻而和之,既达宸聪,遣出禁内者不少,或有五使之号焉。和诗曰:‘愁见莺啼柳絮飞,上阳宫女断肠时。君恩不禁东流水,叶上题诗寄与谁。’卢渥舍人应举之岁,偶临御沟,见一红叶,命仆搴来,叶上乃有一绝句,置于巾箱,或呈于同志。及宣宗既省宫人,初下诏,许从百官司吏,独不许贡举人。渥后亦一任范阳,获其退宫人,睹红叶而吁嗟久之,曰:‘当时偶题随流,不谓郎君收藏巾箧。’验其书迹,无不讶焉。诗曰:‘流水何太急,深宫尽日闲。殷勤谢红叶,好去到人间。’”唐 ·孟棨 《本事诗 ·情感》:“顾况在洛乘门,与三诗友游于苑中,坐流水上,得大梧叶题诗上。曰:‘一入深宫里,年年不见春。聊题一片叶,寄与有情人。’况明日于上游亦题叶上,放于波中。诗曰:‘花落深宫莺亦悲,上阳宫女断肠时。帝城不禁东流水,叶上题诗欲寄谁。’后十余日,有人于苑中寻春,又于叶上得诗以示况。诗曰:‘一叶题诗出禁城,谁人酬和独含情。自嗟不及波中叶,荡漾乘春取次行。’”另宋 ·孙光宪 《北梦琐言》。宋 ·王铚 《补侍儿小名录》、宋·刘斧 《青琐高议》 中亦有类似记载。
释义用法 唐代宫中宫人众多,长年锁禁深宫,心中哀怨,即在红叶上题诗抒发怨艾,将叶顺沟水流出,被外边士人拾到后,收藏或和诗。后亦有因宫中放出宫人而成姻缘者,成为一段佳话。后用此典表现宫人怨情; 也泛指女子情思闺愁等。
用典形式
【流红】 宋·吴文英:“流红江上去远,翠尊曾共醉,云外别墅。”
【断红】 宋·周邦彦:“漂流处莫趁潮汐,恐断红尚有相思字,何由见得。”
【飘红】 清·刘逢禄:“欲寄芳心无一字,忽见飘红,揽取还凝睇。”
【题叶】 宋·张先:“欲寄西江题叶字,流不到五亭前。”宋·程垓:“追思旧日心情,记题叶西楼。吹花南浦。”宋 ·陈允平:“题叶人归,采菱舟散,望中水天一色。”
【题红】 宋·范成大:“缄素双鱼远,题红片叶秋。”宋 ·李演:“待觅琼觚藏彩信,流春,不似题红易得沉。”宋·王沂孙:“前度题红杳杳,溯宫沟暗流空绕。”
【写红叶】 宋·晏几道:“凭觞静忆去年秋,桐落故溪头。诗成自写红叶,和泪向东流。”
【红一叶】 宋·郑义娘:“殷勤红一叶,传来密意,佳好新求。”
【劳红叶】 清·黄鷟来:“题诗不敢劳红叶,到得人间恐白头。”
【凭红叶】 宋 ·蔡伸:“重重恨,聊凭红叶,和泪寄西风。”
【题红叶】 宋·张炎:“谩留一掬相思,待题红叶,奈红叶,更无题处。”清·汪琬:“羞题红叶传尘世,愿守丹炉事本师。”
【一叶怨题】 宋·周邦彦:“信流去,想一叶怨题,今到何处。”
【水叶沉红】 宋·周密:“心事曾细数,怕水叶沉红,梦云离去。”
【叶题堪寄】 宋·张炎:“重盟镜约,还记得前度秦嘉。惟只有,叶题堪寄,流不到天涯。”
【老叶沉沟】 宋 ·张炎:“休赋。玉尊别后,老叶沉沟,暗珠还浦。欢游再数。”
【曲沟片叶】 清·郑文焯:“曲沟片叶,飘零恨晚,一般离思。”
【红叶留诗】 宋·吕谓老:“赏心欢计,从别后无意到西池。自检罗囊,要寻红叶留诗。”
【红叶题诗】 宋·姜夔:“翠眉织锦,红叶浪题诗,烟渡口,水亭边,长是心先乱。”宋·张孝祥:“红叶题诗谁与寄,青楼薄幸空遗迹。”
【相思一叶】 清·纳兰性德:“连理千花,相思一叶,毕竟随风何处?”
【香沟题红】 清·朱孝臧:“香沟旧题红处,拼禁花,憔悴年年。”
【重题红叶】 宋 ·张元干:“笑黄花,重题红叶,无奈归期促。”
【怨叶相思】 清·麦孟华:“怨叶相思,待题付西流潮汐。”
【怨随宫叶】 宋·张孝祥:“情与文梭共织,怨随宫叶同流。”
【宫墙流叶】 明 ·高启:“派出宫墙流叶断,源通灵沼跃鱼多。”
【桐叶题诗】 宋 ·蔡楠:“惊瘦尽,怨归迟,休将桐叶更题诗。”
【翠沟题叶】 宋·高观国:“见时翠沟题叶,无复绣帘吹絮。”
【飘送红英】 清·朱孝臧:“流波语,飘送红英最好,西园沉恨先扫。”
【一字无题处】 宋·张炎:“短梦依然江表,老泪洒西州。一字无题处,落叶都愁。”
【心事到红叶】 元·曾允元:“两鬓西风,有人心事到红叶。”
【红叶寄相思】 宋·晏几道:“一声长笛倚楼时,应恨不题红叶寄相思。”
【红叶落新诗】 唐·杜牧:“经雨绿苔侵古画,过秋红叶落新诗。”
【芙蓉叶题诗】 元·萨都拉:“朝罢太平无事日,芙蓉叶上好题诗。”
【宫沟流怨叶】 宋·周密:“湘屏展翠叠,恨入宫沟流怨叶。”
【题诗寄红叶】 元·陆仁:“忆钱塘,今夜月,也如钩。题诗欲寄红叶,又怕水西流。”

红叶题诗

红叶题诗

子弟书。清代民间讲唱文学。清无名氏撰。又名《天缘巧配》、《天缘巧合》。根据元代白朴的杂剧《韩翠琼御水流红叶》和明代祝长生《红叶记》传奇编写而成。描写了宫女韩翠琼凄楚的宫女生活,以及她见到书生于晋为翠琼的红叶题诗,和诗表意,梦中相会,终成夫妻的故事。

☚ 红梅阁   红娘寄柬 ☛
红叶题诗

红叶题诗

据唐范摅《云溪友议》卷一○载,唐宣宗时,卢渥赴京应试,偶临御沟,拾得红叶,叶上题诗云:“流水何太急,深宫尽日闲。殷勤谢红叶,好去到人间。”后宣宗放出一些宫女,许从百官司吏。渥得一人,即红叶题诗者。又据宋刘斧《青琐高议》前集卷五《流红记》载,唐僖宗时于祐,于御沟得红叶,上有题诗如前。后在河中娶得遣放宫人韩氏,即红叶题诗者。据唐孟棨《本事诗》,玄宗时顾况于宛中得一大梧叶,上题诗云:“一入深宫里,年年不见春。聊题一片叶,寄与有情人。”况亦于叶上题诗和之。另据宋王铚《补侍儿小名录》载,唐德宗时,贾全虚在御沟见一花流至,旁有数叶,上题诗句与《本事诗》稍仿佛。全虚悲思其人,不觉下泪。事闻于德宗,得知为王才人养女凤儿所题。德宗因以凤儿赐全虚。后元白朴杂剧《韩翠蘋御水流红叶》、李文蔚杂剧《金水题红怨》均演此故事。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一三《勘皮靴单证二郎神》:“节次说及唐朝宣宗宫内,也是一个韩夫人。为因不沾雨露之恩,思量无计奈何。偶向红叶上题诗一首,流出御沟。诗曰:流水何太急? 深宫尽日闲。殷勤谢红叶,好去到人间。却得外面一个应试的人,名唤于佑,拾了红叶,就和诗一首。也从御沟中流将进去。后来那官人一举成名。天子体知此事,却把韩夫人嫁与于佑。”元高明《琵琶记·牛相奉旨招婿》:“红楼此日,红丝待选,须教红叶传情。”清李渔《十二楼》卷一:“绿波惯会做红娘,不见御沟流出墨痕香。”亦暗用此事。

☚ 八叉手   寻诗 ☛

《红叶题诗》

水流何太急,深宫尽日闲。

殷勤谢红叶,好去到人间。

——唐·范攄《云溪友议》卷下

“红叶题诗”的故事在唐代极为流行。据孟棨《本事诗》,这一传说从唐玄宗天宝年间即已出现了。但记载得最完整的要算晚唐范攄的《云溪友议》卷下“流红怨”条。范除重复《本事诗》的故事外,还记载了唐宣宗时无名宫女红叶题诗的故事,原诗即此处所选的这首五绝。不过范攄所记载的拾得红叶并与题诗人成婚的男主人公是卢渥,而宋人刘斧《青琐高议》前集卷五则作于祐。另外,宋人王铚《补侍儿小名录》还载有类似的故事,男主人公为唐德宗时的贾全虚,女方则为德宗宫中王才人之女凤儿。刘书晚于范,王书更近于传奇,今仍据范说作卢渥者近是。宋人计有功《唐诗纪事》卷七十八所载,实删节范书原文而成,较为简明,今照录如下:

天宝末,宫娥衰悴,不愿备宫掖,有落叶题诗,随御水而流云:“旧宠悲秋扇,新思寄早春。聊题一片叶,将寄接流人。”顾况闻而和之,……既达宸聪,由是遣出禁中。宣宗朝,又有题叶随流者,为卢渥得之。诗云: “流水(不作‘水流’)何太急,深宫尽日闲。殷勤谢红叶,好去到人间。”

这后一首比天宝末年顾况所和的那前一首有很大不同。从语气看,前一首的作者是一度邀过皇帝宠幸的,所以第一句用了汉乐府《怨歌行》中“团扇”被弃捐的典故,借以抒发怨懑。次句说皇帝的新恩已移向早春时节盛开的花朵;三、四两句,则把自己的身世比作飘零于秋天的红叶,所以题句其上,寄给能在流水中接到此叶的人。其表达情感的方式比较直截了当,而其怨情之生则明言由于失宠。至于宣宗时这位无名宫女的作品,却写得十分含蓄,用意也很深挚。从诗句看,她只是一个被迫选入掖庭永不得见天日的可怜女子,从未得到过皇帝的垂青。她明知自己一生已被断送,却对一片飘零的红叶表示了关注与同情,希望它还有出头之日,不致像自己那样长久幽闲于深宫。

第一句“水流何太急”,既写流光如逝水,又隐喻自己处境之苦已无法静如止水。而实际上自己的生活早孤寂无聊到了极点,一句“深宫尽白闲”,足以道尽毕生的冷寂凄凉。想到自己既走不脱,便希望红叶能随流水赶快漂出宫墙,到深宫以外的“人间”别有所寄。其实红叶也是飘零流浪的象征,同自己的孤寂幽居在实质上并无二致。她之寄希望于红叶,不过“慰情聊胜无”而已。然则这位宫女哀惋抑郁的怨情实在比前一首深刻多了,因为她主观上已不抱什么希望,只盼红叶能比自己自由一点就于愿已足。

这使我联想到晚唐诗人雍陶写的一首七绝《和孙明府怀旧山》:

五柳先生本在山,偶然为客落人间。秋来见月多归思,自起开笼放白鹇。

意思说自己本心是想隐居的,由于无法归去,因而联想到笼子里的鸟只怕也未必肯甘心过着失去自由的生活吧,既然自己走不脱,让鸟儿得到自由也是好的。其诗心之细,诗情之苦,同这首民间传唱的无名宫女之作确是异曲同工。因此我们认为,尽管红叶题诗的故事传说不一,诗句也各不相同,但诗的思想艺术自有优劣工拙之分,还是值得我们进行比较品味的。


典故“红叶题诗”的出处、意思和举例 - 可可诗词网

红叶题诗

典源出处 唐·范摅 《云溪友议》卷十:“明皇代,以杨妃虢国宠盛,宫娥皆颇衰悴,不备掖庭,常书落叶随御沟水而流。云:‘旧宠悲秋扇,新思寄早春,聊题一片叶,将去接流人。’顾况著作闻而和之,既达宸聪,遣出禁内者不少,或有五使之号焉。和诗曰:‘愁见莺啼柳絮飞,上阳宫女断肠时。君恩不禁东流水,叶上题诗寄与谁。’卢渥舍人应举之岁,偶临御沟,见一红叶,命仆搴来,叶上乃有一绝句,置于巾箱,或呈于同志。及宣宗既省宫人,初下诏,许从百官司吏,独不许贡举人。渥后亦一任范阳,获其退宫人,睹红叶而吁嗟久之,曰:‘当时偶题随流,不谓郎君收藏巾箧。’验其书迹,无不讶焉。诗曰:‘流水何太急,深宫尽日闲。殷勤谢红叶,好去到人间。’”唐 ·孟棨 《本事诗 ·情感》:“顾况在洛乘门,与三诗友游于苑中,坐流水上,得大梧叶题诗上。曰:‘一入深宫里,年年不见春。聊题一片叶,寄与有情人。’况明日于上游亦题叶上,放于波中。诗曰:‘花落深宫莺亦悲,上阳宫女断肠时。帝城不禁东流水,叶上题诗欲寄谁。’后十余日,有人于苑中寻春,又于叶上得诗以示况。诗曰:‘一叶题诗出禁城,谁人酬和独含情。自嗟不及波中叶,荡漾乘春取次行。’”另宋 ·孙光宪 《北梦琐言》。宋 ·王铚 《补侍儿小名录》、宋·刘斧 《青琐高议》 中亦有类似记载。

释义用法 唐代宫中宫人众多,长年锁禁深宫,心中哀怨,即在红叶上题诗抒发怨艾,将叶顺沟水流出,被外边士人拾到后,收藏或和诗。后亦有因宫中放出宫人而成姻缘者,成为一段佳话。后用此典表现宫人怨情; 也泛指女子情思闺愁等。

用典形式

【流红】 宋·吴文英:“流红江上去远,翠尊曾共醉,云外别墅。”

【断红】 宋·周邦彦:“漂流处莫趁潮汐,恐断红尚有相思字,何由见得。”

【飘红】 清·刘逢禄:“欲寄芳心无一字,忽见飘红,揽取还凝睇。”

【题叶】 宋·张先:“欲寄西江题叶字,流不到五亭前。”宋·程垓:“追思旧日心情,记题叶西楼。吹花南浦。”宋 ·陈允平:“题叶人归,采菱舟散,望中水天一色。”

【题红】 宋·范成大:“缄素双鱼远,题红片叶秋。”宋 ·李演:“待觅琼觚藏彩信,流春,不似题红易得沉。”宋·王沂孙:“前度题红杳杳,溯宫沟暗流空绕。”

【写红叶】 宋·晏几道:“凭觞静忆去年秋,桐落故溪头。诗成自写红叶,和泪向东流。”

【红一叶】 宋·郑义娘:“殷勤红一叶,传来密意,佳好新求。”

【劳红叶】 清·黄鷟来:“题诗不敢劳红叶,到得人间恐白头。”

【凭红叶】 宋 ·蔡伸:“重重恨,聊凭红叶,和泪寄西风。”

【题红叶】 宋·张炎:“谩留一掬相思,待题红叶,奈红叶,更无题处。”清·汪琬:“羞题红叶传尘世,愿守丹炉事本师。”

【一叶怨题】 宋·周邦彦:“信流去,想一叶怨题,今到何处。”

【水叶沉红】 宋·周密:“心事曾细数,怕水叶沉红,梦云离去。”

【叶题堪寄】 宋·张炎:“重盟镜约,还记得前度秦嘉。惟只有,叶题堪寄,流不到天涯。”

【老叶沉沟】 宋 ·张炎:“休赋。玉尊别后,老叶沉沟,暗珠还浦。欢游再数。”

【曲沟片叶】 清·郑文焯:“曲沟片叶,飘零恨晚,一般离思。”

【红叶留诗】 宋·吕谓老:“赏心欢计,从别后无意到西池。自检罗囊,要寻红叶留诗。”

【红叶题诗】 宋·姜夔:“翠眉织锦,红叶浪题诗,烟渡口,水亭边,长是心先乱。”宋·张孝祥:“红叶题诗谁与寄,青楼薄幸空遗迹。”

【相思一叶】 清·纳兰性德:“连理千花,相思一叶,毕竟随风何处?”

【香沟题红】 清·朱孝臧:“香沟旧题红处,拼禁花,憔悴年年。”

【重题红叶】 宋 ·张元干:“笑 黄花,重题红叶,无奈归期促。”

【怨叶相思】 清·麦孟华:“怨叶相思,待题付西流潮汐。”

【怨随宫叶】 宋·张孝祥:“情与文梭共织,怨随宫叶同流。”

【宫墙流叶】 明 ·高启:“派出宫墙流叶断,源通灵沼跃鱼多。”

【桐叶题诗】 宋 ·蔡楠:“惊瘦尽,怨归迟,休将桐叶更题诗。”

【翠沟题叶】 宋·高观国:“见时翠沟题叶,无复绣帘吹絮。”

【飘送红英】 清·朱孝臧:“流波语,飘送红英最好,西园沉恨先扫。”

【一字无题处】 宋·张炎:“短梦依然江表,老泪洒西州。一字无题处,落叶都愁。”

【心事到红叶】 元·曾允元:“两鬓西风,有人心事到红叶。”

【红叶寄相思】 宋·晏几道:“一声长笛倚楼时,应恨不题红叶寄相思。”

【红叶落新诗】 唐·杜牧:“经雨绿苔侵古画,过秋红叶落新诗。”

【芙蓉叶题诗】 元·萨都拉:“朝罢太平无事日,芙蓉叶上好题诗。”

【宫沟流怨叶】 宋·周密:“湘屏展翠叠,恨入宫沟流怨叶。”

【题诗寄红叶】 元·陆仁:“忆钱塘,今夜月,也如钩。题诗欲寄红叶,又怕水西流。”

红叶题诗

红叶题诗

唐范摅《云溪友议》卷十:“明皇代,以杨妃虢国宠盛,宫娥皆颇衰悴,不备掖庭,常书落叶随御沟水而流。云:‘旧宠悲秋扇,新恩寄早春,聊题一片叶,将去接流人。’顾况著作闻而和之,既达宸聪,遣出禁内者不少,或有五使之号焉。和诗曰:‘愁见莺啼柳絮飞,上阳宫女断肠时。君恩不禁东流水,叶上题诗寄与谁。’卢渥舍人应举之岁,偶临御沟,见一红叶,命仆搴来,叶上乃有一绝句,置于巾箱,或呈于同志。及宣宗既省宫人,初下诏,许从百官司吏,独不许贡举人。渥后亦一任范阳,获其退宫人,睹红叶而吁嗟久之,曰:‘当时偶题随流,不谓郎君收藏巾箧。’验其书迹,无不讶焉。诗曰:‘流水何太急,深宫尽日闲,殷勤谢红叶,好去到人间。’”后以此典表现宫人或女子怨情与情思。刘学箕《念奴娇》:“红叶题诗,紫云传恨,密意渠能诉。”

☚ 红绡粉泪   红叶字 ☛

红叶题诗

渥应举之岁,偶临御沟,见一红叶,叶上有绝句,置于巾箱,或呈于同志。及宣宗放宫人,初下诏,许从百官司吏,独不许贡举人。卢后一任范阳,获其退宫,睹红叶而吁藏巾箧,验其书,无不惊讶。诗曰:“水流何太急,深宫尽日闲。殷勤谢红叶,好去到人间。”(《唐诗纪事》卷五十九)

红叶题诗

红叶题诗hónɡyètíshī

━┃━━ 传说唐代宫女于红叶上题诗,从御河流出,若有男子拾得,便可与之结为良缘。也喻向人征婚。唐范摅《云溪友议》:“舍人卢渥,应举之岁,偶临御沟见一红叶……叶上有一绝句曰:‘流水何太急,深宫尽日闲。殷勤谢红叶,好去到人间。’”宋·张孝祥《满江红》词:“红叶题诗谁与寄,青楼薄幸空遗迹。”

☚ 如胶投漆   投果 ☛

红叶题诗

借指表达爱情的信物。宋张孝祥《满江红》词: “红叶题诗谁与寄,青楼薄倖空遗迹。”
●唐范摅《云溪友议》卷十: “中书舍人卢渥,应举之岁,偶临御沟,见一红叶,命仆搴来。叶上有一绝句,置于巾箱,或呈于同志。及宣宗既省宫人,初下诏从百官司吏,独不许贡举人。渥后亦一任范阳,独获所退宫人。宫人睹红叶而吁叹久之,曰: ‘当时偶随流,不谓郎君收藏巾箧。’ 验其书迹无不讶焉。诗曰: ‘流水何太急,深宫尽日闲。殷勤谢红叶,好去到人间。’ ” 唐孟棨《本事诗·情感》记有顾况梧叶题诗; 五代孙光宪《北梦琐言》卷九记有唐李茵之事; 宋王铚《侍儿小名录》记有宋贾全虚之事; 宋刘斧《青琐高议》记唐于祐与韩夫人红叶题诗为媒之事。相传唐卢渥从宫墙外水沟中拾到一片写有怨诗的红叶,后珍藏起来。宣宗放宫女嫁人,卢渥选中的宫女,正巧就是在红叶上题诗的人。

红叶题诗

【出处】 唐·范摅《云溪友议》卷十:“卢渥舍人应举之岁,偶临御沟,见一红叶,命仆搴来,叶上乃有一绝句,置于巾箱,或呈于同志。及宣宗既省宫人,初下诏,许从百官司吏,独不许贡举人。渥后亦一任范阳,获其所退宫人,睹红叶而吁嗟久之,曰:‘当时偶题随流,不谓郎君收藏巾箧。’验其书迹,无不讶焉。诗曰:‘流水何太急,深宫尽日闲。殷勤谢红叶,好去到人间。’”
【释义】 唐代大批宫女久居深宫,心中幽怨,有人在叶上题诗后将叶从御沟中流出。卢渥一次获得一枚红叶,上有宫女题诗。后来宣宗时放出不少宫女,嫁给官吏,卢渥也娶到一人,正是当年题诗者。后以此典形容宫人怨思,或泛指女子闺中情思,也指良缘巧合。
【例词】 翠沟题叶 宫沟怨叶 宫叶 红叶题诗 劳红叶 流红飘红 诗题红叶 题红 题红叶题叶 相思叶 流叶 怨叶叶间题字 诗叶 怨红一叶
【用例】
〔宫叶〕 宋·张孝祥《木兰花慢》:“情与文梭共织,怨随宫叶同流。”
〔红叶题诗〕 宋·刘学箕《念奴娇》:“红叶题诗,紫云传恨,密意渠能诉。”
〔流红〕 宋·蔡伸《虞美人》:“碧溪曾寄流红字。忍话当时事。”
〔诗叶〕 宋·仇远《琴调相思引》:“题恨谩留诗叶小,合欢空恋舞衣长。”
〔题红〕 宋·卢祖皋《丑奴儿慢》:“闻道近时,题红传素,长是沾襟。”
〔题叶〕 宋·孔平仲《梦锡同游贺园题诗》:“向晓旋留题叶句,隔年先有探花心。”
〔怨叶〕 宋·周密《霓裳中序第一》:“湘屏展翠叠。恨入宫沟流怨叶。”

红叶题诗

指唐卢渥与宫女巧结良缘之事。唐范摅《云溪友议》十记载,唐宣宗时,卢渥赴京应试,见御沟中流出一片红叶,拾之,见上有题诗:“流水何太急,深宫尽日闲。殷勤谢红叶,好去到人间。”后来宣宗放还宫女,卢渥前往择配,婚后宫女发现红叶,因言为己所题,卢渥才知道题诗人就是他的妻子。唐孟棨《本事诗·情感》、宋孙光宪《北梦琐言》 九、宋刘斧《青琐高议·流红记》,所载大同小异。明张景《飞丸记·旅邸揣摩》:“毕竟是百年姻眷了,数当明白。相会有日,君不见红叶之题乎?”

红叶题诗

在红叶上题写诗句。比喻青年男女巧结良缘。也作“题红”。唐宣宗时,书生卢渥到京城参加科举考试。在皇宫外的御沟里,他捡到一枚红叶,上面题有一首绝句:“流水何太急,深宫尽日闲。殷勤谢红叶,好去到人间。”卢渥看后把红叶放在箱子里珍藏起来。此次科考,卢渥考中做了朝官。后来,宣宗把一批宫女赏赐给群臣,卢渥也得到了一位。有一天,妻子看到卢渥箱中的红叶不禁慨叹良久,她对丈夫说:“我就是当年那位红叶题诗的宫女啊!”卢渥惊诧不已,一对笔迹,果然是同一个人。(见唐·范摅《云溪友议》卷十)

姻缘

姻缘

姻眷,姻缘:姻契
婚嫁姻缘:鲁文在手
美好的姻缘:良缘(喜结~;天配~) 良姻
美好的姻缘或缘分:天赐良缘 天假良缘天假婚缘 天付良缘 天假之缘
男女姻缘巧合:红叶题诗 红叶留诗 诗题红叶
 红叶题诗的传情故事:题红叶
胡乱配合姻缘:乱点鸳鸯
(结成夫妻的机会、缘分:姻缘)

☚ 各种缘分   前途 ☛

传情

传情

传送情意:送款 送意
引逗,传情:顿引
以行动和表情传达爱慕之情:形输色授
男女通过文字传情:红叶传情 红叶沟情
男女通过文字媒介传情:红叶题诗 红叶留诗
男女间用表情和语言传达情意:眉来语去
(传达情感、情意:传情)

☚ 传情   眉目传情 ☛
红叶题诗

红叶题诗

用于祝贺男子找到如意女子。唐朝时书生卢渥赴京城考试,在宫外小河得一题着五言绝句的红叶,念念不忘题诗的女子,不想中榜成,妻子恰是曾经题诗的那位宫女。

☚ 贺新郎   如皋射雉 ☛
红叶题诗

红叶题诗

亦称红叶良媒。唐代宫女韩氏以红叶题诗为媒介巧结良缘的故事。唐代宫女韩氏在一枚红叶上题诗:“流水何太急,深宫尽日闲;殷勤谢红叶,好去到人间”。后将红叶放在水沟中流出宫外,为一位男子拾到。那男子也在一枚红叶上写道:“曾闻叶上题红怨,叶上题诗寄阿谁”。投入水沟上游,流入宫中,恰为宫女韩氏拾到。后来二人终于结成婚姻。后世遂把红叶作为传递爱情的媒介。

☚ 千里姻缘一线牵   丘比特之箭 ☛

红叶题诗hóngyè-tíshī

唐·范摅《云溪友议·题红怨》载:唐宣宗时卢渥赴长安应试,在宫墙外水沟里拾得红叶一片,上有诗句:“水流何太急?深宫尽日闲。殷勤谢红叶,好去到人间。”后宣宗诏释宫人,择配百官司吏。卢渥得一女,即红叶题诗者。后以“红叶题诗”表示:
❶对爱情、婚姻的寄托。
❷姻缘的巧合。

红叶题诗hónɡ yè tí shī

指男女姻缘的巧合。唐·范摅(shū)《云溪友议》卷一○载,宣宗时卢渥赴京应举,偶于御沟得一红叶,上有绝句一首:“流水何太急?深宫尽日闲。殷勤谢红叶,好去到人间。”卢渥考中朝官后,朝廷放一批宫女赏赐朝臣,卢渥所得到的正是题诗的宫女。

红叶题诗hóngyè-tíshī

见“御沟红叶”。宋·张孝祥《满江红》词:“~淮与寄,青楼薄倖空遗迹。”

红叶题诗hóng yè tí shī

唐·范摅《云溪友议》卷十载,唐宣宗时,卢渥赴京应举,偶临御沟,得一红叶,上题诗云:“流水何太急,深宫尽日闲。殷勤谢红叶,好去到人间。”后宣宗放宫女嫁人,卢渥前往择配,成婚后,宫女发现红叶,卢渥方知题诗的就是他的妻子。比喻良缘巧合或天赐良缘。也作“红叶之题”、“御沟红叶”。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8:1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