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红丸案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红丸案

 “红丸案”也是明朝后期三大宫廷案件之一。1620年8月,万历帝朱翊钧死,太子朱常洛即位,就是明朝历史上在位时间最短的光宗皇帝。朱常洛即位,郑贵妃进美女8名,并请立光宗宠妃李选侍为皇后,以表示歉意。光宗即位不过10天,感觉身体不适,找太医诊治,太医崔文升开泄药,朱常洛服用后下泻不止,一昼夜达34次。接着,鸿胪司官李可灼到内阁,自称有仙药,称为“红丸”。事关重大,阁臣不敢轻易决定。调查李可灼用药效果,他同乡二人同时服用,一人恢复健康,一人病情更重。阁臣刘一憬认为不是万全之药,不可轻用。但李可灼与宦官熟悉,请他们代向皇帝启奏。朱常洛病重乱投医,催取药来。服药后,朱常洛感觉舒畅,连声称李可灼为忠臣。下午,李可灼又进一丸,这一丸要了朱常洛的命,他当晚死去,此案称“红丸案”。崔文升开泄药,当时怀疑是郑贵妃所使,引起许多争论。给事中杨涟说:“臣闻文升调护府第有年,不闻用药谬误;皇上一用文升,倒置若此,有心之误也?无心之误也?”他的话表达了这样的怀疑。李可灼进红丸,许多人归罪于内阁大臣。朱常洛服药丧生,不但不追究责任,阁臣还赏李可灼白银50两。御史王安舜说,这是为了堵塞外朝大臣之口。“红丸案”成为明朝党争更加激烈的原因。

红丸案

明代三大案之一。据《明史纪事本末·三案》载,明光宗即位后,遇疾,内侍崔文升与鸿胪寺官李可灼进红丸,帝服之而死。是为“红丸”之案。事发之后,朝野驰议,魏忠贤乘此清除异己,编《三朝要典》,以诬陷东林党人。三案之争,至明代灭亡方止。

红丸案

红丸案

光宗即位一月后染疾。时司礼太监崔文升掌御药房,进黄药,服后疾益重。崔曾为郑贵妃内侍,故外廷言语汹汹,言崔受郑贵妃指使,有异谋。未几,鸿胪寺官李可灼进红丸,服后光宗即崩,此案遂称千古谜疑。时泰昌元年(公元1620年)九月,后朝魏忠贤曾利用此案迫害异己。为明朝大案之一。

☚ 钱若赓久系案   袁化中诏狱案 ☛
红丸案

红丸案

明神宗万历四十八年 (1620),神宗崩逝。太子朱常洛继位,改年号泰昌,是为明光宗。神宗宠妃郑贵妃曾力图立自己儿子福王为太子,如今恐朱常洛忌恨在心,便进献珠宝及美姬八人讨好之。知李选侍为朱常洛所最宠幸,郑氏请立李氏为皇后。李选侍也为郑贵妃求封皇太后,以示报答。朱常洛带病上朝,命礼部举行封皇太后礼。众大臣反对,事未成。光宗患病,内医崔文升进泻药,致使光宗腹泻不止,昼夜竟达三四十次,因此精神萎顿。数日后,光宗病情加重,自觉不支,于八月三十日上午传旨召大学士方从哲、 刘一燝、 韩𤆓等人至乾清宫。嘱托诸臣照顾好太子,又谈及寿宫之事,群臣忙以圣上万寿无疆相劝。李选侍挽皇长子入,请封己为皇后,光宗未允。光宗问起鸿胪寺有人进药事。原来,鸿胪寺丞李可灼曾到内阁说有仙药,欲进献,被内阁大臣回绝。光宗提起此事,方从哲只好回说李可灼自云仙方,臣等不敢轻信。光宗命召李可灼,服其所进药。光宗服下一红药丸,出微汗,感觉舒服,连称李可灼为忠臣。下午,李可灼又进一丸,光宗服之。九月初一凌晨,光宗驾崩。

☚ 梃击案   移宫案 ☛

红丸案

晚明三案之一。泰昌元年(1620年),光宗即位后生病。太监崔文升下泻药,病加剧。鸿胪寺丞李可灼进红丸,光宗服后即死去,时有人疑郑贵妃指使下毒。结果崔文升发遣南京,李可灼遣戍。但魏忠贤专政时又为其翻案。

红丸案

万历四十八年(1620)光宗即位后,起居无节,溺于女色,生了重病。内医太监崔文升下泻药,病益剧。鸿胪寺丞李可灼进红丸, 自称仙丹。光宗服后即死。时人怀疑是郑贵妃所指使,引起许多争论。后把崔文升发遣南京,李可灼遣戍。史称“红丸案”。魏忠贤专政时免李可灼戍,擢崔文升为总督漕运。崇祯初,定为逆案后又推翻。与“梃击案”、“移宫丸”合称晚明三案。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2:5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