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綏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綏綏(绥)Suí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北京、辽宁之沈阳等地有分布。汉族姓氏。《新编千家姓》有载。《姓氏考略》亦收,其据《姓苑》注云:“州名,以为氏。”(按:古有绥州,西魏置,即今陕西绥德。) 綏suī❶安,安撫。東方朔《答客難》:“故綏之則安,動之則苦。”《文選》班固《東都賦》:“內撫諸夏,外綏百蠻。”《後漢書》作“接”。 綏“绥”的繁体字。 上一条: 绥 下一条: 荽 綏“绥”的繁体字。 上一条: 绥 下一条: 庹 綏“绥”的繁体字。 上一条: 绥 下一条: 遂 ![]() ![]() ![]() 綏❶安也。《詩经·小雅·南有嘉魚》:“君子有酒,嘉賓式燕綏之。” 鄭玄箋。”綏,安也。” 《詩經·小雅·鴛鴦》: “君子萬年,福祿綏之。” 鄭玄箋: “綏,安也。”陸德明《經典釋文》: “綏,士果反,又如字。” 《詩經·大雅·民勞》: “民亦勞止,汔可小康; 惠此中國,以綏四方。” 鄭玄注: “康、綏皆安也。”《詩經·周頌·桓》: “綏萬邦,婁豐年。” 鄭玄箋: “綏,安也。” 《詩經·商頌·那》: “湯孫奏假,綏我思成。” 鄭玄箋: “綏,安也。” 古代名物 > 旌旗類 > 郡國方色旗部 > 郡國旗 > 綏 綏 ruí 通“緌”。相傳先秦有虞氏之旌旗。以旄牛尾綴於干首,因其垂旄緌緌然,故稱。《周禮·天官·夏采》:“夏采掌大喪,以冕服復于大祖。以乘車建綏,復于四郊。”鄭玄注:“綏,以旄牛尾爲之,綴於橦上,所謂注旄於干首者。”《禮記·明堂位》:“有虞氏之綏,夏后氏之綢練。”孫希旦集解:“謂之綏者,其言垂旄緌緌然也。”清·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隨部》:“綏,假借爲緌。” 古代名物 > 穀蔬類 > 蔬部 > 辛香 > 葰 > 綏 綏 suī 同“葰”。 古代名物 > 交通類 > 車輿部 > 輿軾 > 綏 綏 suí 供乘者挽着上下車的繩索,由御者從車上授與。《禮記·少儀》:“僕於君子,升下則授緩。”陳澔集說:“君子或升或下,僕者皆授之綏。”《說文·系部》:“綏,車中靶也。”段玉裁注:“靶者轡也,轡在車前,而綏則系於車中,御者執以授登車者。” 綏suiBD97 綏suíS232 綏綏,甲骨文作 綏绥,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