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紫钗记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紫钗记

紫钗记

❶汤显祖作。今存多种明刊本,《古本戏曲丛刊》初集收入明末柳浪馆刊本。此剧为《紫箫记》重写本。作者《紫钗记题词》:“南都(南京)多暇,更为删润讫,名《紫钗》。”按汤显祖于万历十二年至南京任太常寺博士,十九年以言事谪官离去。《紫钗》当作于此时,但直到在遂昌时,才“捉笔了霍小玉公案”。《紫钗记》第一出〔西江月〕云:“点缀红泉旧本,标题玉茗新词。”“红泉旧本”即指《紫箫记》,因明金陵富春堂本《紫箫记》题“临川红泉馆编”。此剧忠实于唐蒋防《霍小玉传》,全本共五十三出。写李益流落长安,元宵节拾得霍小玉所失紫玉钗,托媒成亲。后李益中状元,卢太尉欲招为婿,益不从,卢恼怒,借机荐益到玉门关外参军。小玉家益贫,不得不出售紫玉钗,为卢太尉所得,向李益伪称小玉已死。黄衫客闻其事,促成李益、小玉相会,真相大白,和好如初。剧末《剑合》、《剑圆》,易原著悲剧结局为喜剧收场。柳浪馆本“总评”:“一部《紫钗》,都无关目”,“有曲白而无介诨”。沈际飞《题紫钗记》:“咏物评花,伤景誉色,秾缛曼衍,皆《花间》《兰畹》之馀。”吕天成《曲品》:“仍《紫箫》不多,然犹带靡绮。其描写闺妇怨夫之情,备极娇苦,直堪下泪,真绝技也。”祁彪佳《曲品》:“先生手笔超异,即元人后尘,亦不屑步。会景切事之词,往往悠然独至,然传情处太觉刻露,终是文字脱落不尽耳,故题之以‘艳’字。”梁廷枏《曲话》:“《紫钗记》最得手处,在观灯时即出黄衫客,下文《剑合》,自不觉唐突,而中《借马》折避却不出,便有草蛇灰线之妙。稍可讥者,既有《门楣絮别》,接下折《折柳阳关》,便多重叠,且堕恶套,而《款檄》折两使臣皆不上场,亦属草率。”祁彪佳《日记》记有《紫钗》演出。沈璟、臧懋循均有改本。蔡应龙《紫玉钗》,删订《紫箫》、《紫钗》而成。潘炤《乌兰誓自序》,谓此剧为《紫钗记》补缺而作。今昆剧常演《折柳阳关》。京剧《霍小玉》(亦名《黄衫客》),闽剧《紫玉钗》,均为悲剧结局。川剧有《紫燕钗》。
❷汤显祖原作,臧懋循改编。今存明万历间吴兴臧氏原刻本,卷首有万历“乙未(二十三年,1595)春清远道人题”之《紫钗记题词》。清远道人即汤显祖。臧氏《玉茗堂传奇引》云:“予病后,一切图史悉已谢弃,闲取‘四记’为之反复删订,事必丽情,音必谐曲,使闻者快心,而观者忘倦。”臧改本《紫钗记》总批说明,他改“四梦”,目的只“在竭优人之力,以悦当筵之耳”。王季烈《螾庐曲谈》:“明人臧晋叔于‘四梦’均有改本,但臧之意在整本演唱,故于各曲芟削太多,不无矫枉过正之嫌。”《吴梅戏曲论文集》论改本《紫钗》云:“吴兴臧晋叔,删节泰半,虽文逊义仍(显祖),而配置角色,点窜词句,颇合户工之嘌唱。”臧改本,一是删除场子,如《紫钗》原有五十三出,改本为三十七出,删除的场子有《许放观灯》、《托鲍谋钗》等十一出。二是并场,如并《回求仆马》、《仆马临门》为《仆马》,并《门楣絮别》、《折柳阳关》为《饯别》,等等。三是调整场子,如把《紫钗》第二十八出净丑戏《窃霸》,调至第十四出《试喜》之前,“使生旦不至太劳,是串戏法”。四是删曲,原本共四四四曲(尾声未计),改本只有二三三曲。五是修改曲文,如《试喜》有“不由咱羞眉半聚”,改本改为“怎叫我羞眉相对”。批曰:“予不知其谓,姑改之以谐里耳。”由此看来,臧改本较之原本有显著改动。

☚ 紫箫记   牡丹亭 ☛

《紫钗记》

《紫钗记》

传奇剧本。明汤显祖著。明吕天成《曲品》以此剧入“上上品”,说:“仍《紫箫》者不多,然犹带靡缛。描写闺妇怨夫之情,备极娇苦,直堪下泪,真绝技也!”明祁彪佳《远山堂曲品》以此剧入“艳品”,说:“先生手笔超异,即元人后尘,亦不屑步。会景切事之词,往往悠然独至,然传情处太觉刻露,终是文字脱落不尽耳,故题之以‘艳’字。”明王骥德《曲律》说:“临川汤奉常之曲,当置‘法’字无论,尽是案头异书。所作五传,《紫箫》、《紫钗》第修藻艳,语多琐屑,不成篇章。”明郑仲夔《隽区》说:“《彩毫》、《紫钗》、《南柯》三传,俱出屠、汤手笔,而往往以学问为长,徒令人惊雕缋满眼耳。”明沈际飞《题紫钗记》说:“《紫钗》之能,在笔不在舌,在实不在虚,在浑成不在变化。以笔为舌,以实为虚,以浑成为变化,非临川之不欲与于斯也;而《紫钗》则否。小玉愚,李郎怯,薛家姬勤,黄衫人敢,卢太尉莽,崔韦二子忠,笔笔实,笔笔浑成,难言其乖于大雅也。惟咏物评花,伤景誉色,秾缛曼衍,皆《花间》、《兰畹》之余,碧箫红牙之拍。”明柳浪馆《紫钗记》总评说:“凡乐府家,词是肉,介是筋骨,白诨是颜色。如《紫钗》者,第有肉耳,如何转动?却不是一块肉尸而何?此词家所大忌也,不意临川乃亦犯此。”清梁廷楠《曲话》说:“《紫钗记》最得手处,在《观灯》时即出黄衫客,下文《剑合》自不觉突,而中《借马》折避却不出,便有草蛇灰线之妙。稍可议者:既有《门楣絮别》矣,接下《折柳阳关》,便多重叠,且堕恶套;而《款檄》折两使臣皆不上场,亦属草率。”近人吴梅《中国戏曲概论》说:“通本据唐人《霍小玉传》,而词藻精警,远出《香囊》、《玉玦》之上,‘四梦’中以此为最艳矣,余尝谓工词者,或不能本色,工白描者,或不能作艳词,惟此记秾丽处实合玉溪诗、梦窗词为一手,疏隽处又似贯酸斋、乔梦符诸公。或云刻画太露,要非知言,盖小玉事非赵五娘、钱玉莲可比,若如《琵琶》、《荆钗》作法,亦有何风趣?惟曲中舛律处颇多,缘临川当时,尚无南北词谱,所据以填词者,仅《太和正音谱》、《雍熙乐府》、《词林摘艳》诸书而已,不得以后人之律,轻议前人之词也。”日本青木正儿《中国近世戏曲史》说:此记“曲辞典丽,藻彩焕发,然关目稍有冗漫之嫌。”此剧系根据作者旧作《紫萧记》改写而成。作者一方面歌颂了霍小玉的痴情和黄衫客的豪侠,对李玉则于褒扬之中暗寓批评;另一方面暴露了卢太尉的自私、专横和奸诈。作品人物性格比较鲜明,心理刻划细致生动。但情节冗长,结构涣散,语言也过于绮丽。

紫钗记

戏曲。明汤显祖(1550—1627)撰。显祖有《玉茗堂集》已著录。此剧系据其旧作*《紫箫记》改编而成。《野获编》云:“汤义仍之《紫箫》亦指当时秉国首揆,才成其半,即为人所议,因改为《紫钗》。故事本唐蒋防传奇小说《霍小玉传》,写卢太尉因拟招李益为婿,而离间其夫妻,最后阴谋败露,李益夫妇和好如初。全剧以李益妻霍小玉之紫玉钗为线索,展开情节。剧中充分暴露卢太尉等人专横阴险,对霍小玉的坚贞表示深切同情。有明万历间玉茗堂刻本,明末柳浪馆刻本,明末毛氏汲古阁《六十种曲》本,清初竹林堂《玉茗堂四种》本及民国暖红室刻本。《古本戏曲丛刊》初集据柳浪馆刻本影印。

《紫钗记》zi chai ji

The Purple Hairpin→汤显祖 (Tang Xianzu)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7:3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