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紫衫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紫衫

紫衫

本是隋代皇帝侍从所服的一种衣衫,宋代为军校的戎事之服。以服色为深紫而得名。其式样为:圆领、窄袖、前后缺胯(下摆处开衩),具有短而窄的造型特点,极便行走动作。由于与辽金战事不息,宋廷诏许士大夫亦服紫衫,“以便戎事”,紫衫遂成士大夫阶层的常服之一。(参见《宋史·舆服志》)刘辰翁《琐窗寒》词:“征衫憔悴、酒痕犹污”。范成大《浣溪沙·江村所见》词亦云:“薄云遮日午阴凉,不须飞盖护戎装。”“戎装”,即指紫衫,时作者为官,以军装紫衫为官服。

☚ 衫   绮罗衫襦 ☛
古代名物 > 冠服類 > 身服部 > 衣衫袍襖 > 紫衫
紫衫  zǐshān

紫色衣衫。隋代爲皇帝的侍從所服。宋代爲軍校服。南宋初,戰争頻繁,文官也多服紫衫。紹興二十三年禁文官服紫衫,至乾道初,文官許服紫衫。《宋史·輿服志》:“紫衫,本軍校服,中興士大夫服之以便戎事。”參閲《隋書·禮儀志》。

紫衫zǐshān

❶紫色的官服。南北朝以后,紫色多用于高官的公服,故称之为紫衫。《太平广记》卷二二二:“御史中丞尚衡,童幼之时游戏,曾脱其碧衫,惟著紫衫。有善相者见之,曰:‘此儿以后,当亦脱碧著紫矣。’后衡为濮阳丞。”《资治通鉴·唐睿宗景云二年》:“默啜许诺,明日,幞头,衣紫衫,南向再拜,称臣。”元胡三省注:“幞头、紫衫,唐三品以上之服也。”
❷紫颜色的缺胯衫。隋时皇帝侍从服用,唐宋时为军校之服。南宋以后,为便于戎事,文官亦服之。绍兴年间,曾禁士人穿着紫衫;至乾道初,又废除此禁,将紫衫用作士人便服。《新唐书·五行志一》:“高宗尝内宴,太平公主紫衫、玉带、皂罗折上巾,具纷砺七事,歌舞于帝前。帝与武后笑曰:‘女子不可为武官,何为此装束?’”宋赵彦卫《云麓漫钞》卷四:“宣政之间,人君始巾,在元祐间,独司马温公、伊川先生以孱弱恶风,始裁皂绸包首……至渡江方著紫衫,号为窄衫、尽巾,公卿皂隶下至闾阎贱夫皆一律矣。”《宋史·舆服志五》:“紫衫,本军校服。中兴,士大夫服之,以便戎事。绍兴九年,诏公卿、长吏服用冠带,然迄不行。二十六年,再申严禁,毋得以戎服临民,自是紫衫遂废……乾道初,礼部侍郎王曮奏:‘窃见近日士大夫皆服凉衫,甚非美观,而以交际、居官、临民,纯素可憎,有似凶服。陛下方奉两宫,所宜革之。且紫衫之设以从戎,故为之禁,而人情趋简便,靡而至此。文武并用,本不偏废,朝章之外,宜有便衣,仍存紫衫,未害大体。’于是禁服白衫……若便服,许用紫衫。”清恽敬《大云山房杂记》卷一:“窄袖紫衫,古以为军中之服,宋南渡后,始服以朝,以前后衩便乘骑,故曰缺胯耳。”
❸紫色衣衫。元明时多用于侍仪。《元史·顺帝本纪》:“上用水手二十四人,身衣紫衫,金荔枝带,四带头巾,于船两旁下各执篙一。”《明史·舆服志三》:“侍仪舍人导礼,依元制,展脚幞头,窄袖紫衫,涂金束带,皂纹靴。”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6:4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