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紫萁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古代名物 > 花卉類 > 草部 > 多年生 > 紫萁 紫萁 zǐqí 亦作“紫藄”、“茈藄”、“茈萁”,亦稱“藄”、“月爾”。紫萁科,多年生草本。根狀莖粗短,塊狀。葉叢生,兩型:幼葉密披絨毛,向内卷曲;營養葉三角闊卵形,二回羽狀復葉,羽片以關節與葉軸相連。孢子葉之小羽片線形,沿背主脈兩側,密生孢子囊。嫩葉可食,根狀莖入藥。生於林下或溪邊酸性土壤。我國温帶及亞熱帶最為常見,北部秦嶺南坡亦產。《爾雅·釋草》:“藄,月爾。”郭璞注:“即紫藄也,似蕨,可食。”郝懿行義疏:“《廣雅》:‘茈藄、蕨也。’茈藄即紫藄。”《後漢書·馬融傳》:“茈萁、芸蒩,昌本、深蒱。”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菜二·蕨》:“〔集解〕時珍曰:一種紫萁,似蕨有花而味苦,謂之迷蕨,初生亦可食,《爾雅》謂之月爾。” 紫萁Japanese flowering fernOsmunda japonicaThunb.,又称薇。真蕨纲,紫萁科,紫萁属。最常见的一种蕨类植物。生于灌草丛、林下或溪边酸性土上,为酸性土指示植物。广泛分布于中国南方各省区,北达山东及陕西;亚洲东部温带至热带其他地区也有分布。植株高60 cm左右。根状茎粗短而斜升,表面密覆宿存的叶柄基部,无鳞片。叶丛生,幼时向内拳卷。营养叶(不育叶)三角状阔卵形,二回羽状复叶,小羽片长圆披针形,基部圆形或近楔形,先端钝或短尖;孢子叶(能育叶)的小羽片紧缩呈线形,沿中肋两侧密生孢子囊,形成小柱状的孢子囊穗。孢子球状四面形。嫩叶可作蔬菜。根状茎药用,能清热解毒、杀虫,治痈疖、风湿骨痛及肠寄生虫。根系可作栽培兰科植物或其他附生植物的优良基质。 紫萁 1. 根状茎 2. 不育叶 3. 能育叶 4. 不育叶放大,示侧脉二叉 紫萁 紫萁紫萁,又名老虎牙、水骨菜、黑背龙、大贯众、大叶狼衣、见血长。为紫萁科植物紫萁Osmunda japonicaThunb.的带叶柄基部的根茎。秋季采挖,洗净,除去叶柄及须根,晒干。 ☚ 贯众 大蒜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