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索洛·罗伯特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索洛·罗伯特

索洛·罗伯特1924~Solow,Robert M.

美国当代经济学家,1987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1924年出生于纽约州的布鲁克林,1947年毕业于哈佛大学,获文学学士学位,1948年和1951年分别获该校文学硕士和哲学博士学位。1950年到麻省理工学院任教,1957年晋升为教授。1961~1962年,索洛是美国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的高级经济学家。1968~1969年任牛津大学伊斯门讲座教授。60年代末在自动化与维持收入全国委员会工作。1975年起任波士顿储备银行董事,1979~1980年任董事长。索洛是美国哲学学会委员、英国科学促进学会通讯委员。1964年任经济计量学会会长。1976~1979年任美国全国科学院理事。1978年任美国经济学协会副会长,1980年任会长。索洛还曾于1951年获哈佛大学戴维·韦尔斯奖金,1961年获美国经济学协会约翰·贝茨·克拉克勋章。由于他对经济增长理论作出了创新性贡献而获得1987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
索洛的主要著作包括: 《线性规划与经济分析》 ( “Linear Programming and Economic Analysis”,with R. Dorfman and P. A.Samuelson,1958,与多夫曼和萨缪尔森合著); 《资本理论与利润率》 ( “Capital Theory and the Rate of Return”,1963); 《美国失业的性质与原因》(“The Nature and Sources of Unemployment in the United States”,1964); 《价格预期与价格水平变动》 (“Price Expectations and the Behaviour of the Price Level”,1969);《增长理论评注》 (“Growth Theory: An Exposition”,1969);《作为社会机构的劳动力市场》 ( “The Labor Market as a Social Institution”,1990) 等。重要论文有: 《经济增长理论引论》 (“A Contribution to the Theory of Economic Growth”,1956) 和 《技术变化与总生产函数》 (“Technical Change and the Aggregate Production Function”,1957) 等。
索洛在学术上的主要贡献是在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方面取得了开创性成就,并对可耗尽资源经济学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此外,他还在均衡条件、各个发展阶段的效率、人均收入增长的原因的研究方面,以及对宏观经济理论特别是对市场滞销、失业的特点与通货膨胀的相互关系以及存量与流量系统分析方面也作出了成绩,并受到西方学术界的重视。
索洛在1956年和1957年发表的 《技术变化与总生产函数》和 《经济增长理论引论》被认为是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的代表作。索洛的增长理论是顺着哈罗德 (R. F. Harrod) 模式来展开的,主要是试图找出此模式的不足之处并加以修正和改进。在哈罗德的增长模式中,资本—产出比率被假定为常数,而索洛修正了哈罗德模式的这一缺点,指出资本—产出比率事实上是会变动的,因为在短期中资本存量的变动虽然较为缓慢,而产出量的变动可能很大,故两者的比率也得变动。不仅如此,而且他还认为资本—劳动比率也会发生变动,因为资本和劳动可以相互代替。也就是说,当资本相对丰富而劳动稀缺时,劳动的价格就会相对于资本的价格而上升,从而增加资本的使用,减少劳动的使用,提高资本—劳动比率,通过资本密集型技术来发展经济。相反,当资本相对稀缺而劳动丰富时,劳动的价格就会相对于资本的价格而下降,从而增加劳动的使用,减少资本的使用,降低资本—劳动比率,通过劳动密集型技术来实现经济增长。这样,通过价格调节资本—劳动比率就可以使经济实现长期的稳定增长。他还强调了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重要作用。索洛根据美国的统计资料证明了,经济增长中有一半是由于技术进步而取得的。而且,随着经济的发展,技术进步变得越来越重要。技术进步包括机器设备的改进与人的知识技术水平的提高。所以,促进科学技术进步,并把这种进步用于生产,以及增加人力资本投资,提高人的体质与文化素质是实现经济增长的关键。索洛的这一经济增长理论对各国经济政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索洛对经济学的另一项贡献是他对非再生资源经济学的研究。70年代初期,当石油输出国组织所引起的石油危机增强了公众对能源问题的意识时,索洛就着手于资源衰竭的经济学分析。索洛认为可耗尽资源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是指自然资源期货市场的竞争性均衡条件。竞争性均衡将使来自自然资源的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的现值之和达到最大值。他认为资源耗尽问题在某种重要意义上必然依存于有关技术的两个方面: 一是技术进步的可能性,特别是节约自然资源的技术进步; 二是用其他生产因素特别是劳动力和可以再生产的资本物来代替生产中的可耗尽资源的方便程度。世界可以在没有自然资源的情况下生存下去,所以资源耗尽只是一个事件,并不是什么大祸临头。索洛指出可替代性的大小是一个关键性的因素,如果很容易用其他因素代替自然资源,那么原则上就没有问题了。
虽然索洛的学术著作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并不能仅仅以此来评价他在学术界的影响和他所享有的威望。索洛的其他方面也是十分重要的。其中包括,他关于经济学的性质作为一种原则的概念。他认为不存在单一不受时空限制而能普遍应用的 “真实” 的经济模型。他批评了那些从经济学可以被看作是“社会物理学”这一前提出发的人,并对把经济学作为一门具有公理基础的硬科学这种看法持怀疑态度。当谈到复杂的经济问题时,他坚持从多种多样的传统分析中提炼出自己的观点,直言不讳地抨击那些持过于简单化论点的经济学家。同样,索洛在对“新古典”经济学家的研究中发现了一些有价值的东西。他赞同要围绕工资、物价的灵活性,以及市场出清的平衡是经济体系的正常状态这些假设来建立模型,然而,他对这些设想的效用和可行性又表示了怀疑,他认为,这些新古典经济学家们对于了解我们实际生活的这个世界所应做的工作又少了点。

☚ 布坎南·詹姆斯   阿莱·莫里斯 ☛
索洛·罗伯特

索洛·罗伯特Solow,Robert M.,1924~

生于美国纽约州布鲁克林。1940年就读哈佛大学,1942年在美国陆军服役。二战结束后,他于1945年回到哈佛大学继续学习,先后获得哈佛大学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毕业后,他几乎差不多一直在麻省理工学院任教,1957年任教授。其间,他于1964年任计量经济学会会长,1979年任美国经济学会会长。他在1975~1980年间还兼任波士顿联邦储备银行董事会成员,1979~1980年担任该行董事长。此外,他在1961~1962年任肯尼迪政府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成员。他于1961年获得美国经济学会约翰·贝茨·克拉克奖,1987年获诺贝尔经济学奖。他的论著不是很多,主要有:《线性规划与经济分析》(与R·多夫曼和P·A·萨缪尔逊合著,1958)、《资本理论与收益率》(1963)、《增长理论的解释》(1970)、《从“边干边学”中学习:经济增长的教训》(1997)等著作。使他成为世界著名经济学家和获奖的作品是他在50年代发表的两篇有关经济增长的论文,即《对经济增长理论的一个贡献》(1956)和《技术变化与总量生产函数》(1957)。
他的主要贡献是建立和发展了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框架,发展了哈罗德—多马增长模型,引起了学术界对经济增长理论研究的持续兴趣,从而形成了一个新的研究学科:增长经济学。80年代末兴起的内生增长理论就是在索罗新古典增长模型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 哈伯格,阿尔诺德·卡尔   哈恩,F. ☛
00003471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4:25: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