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索居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索居suǒ jū散处,离群独居。独孤及《海上寄萧立》:索居动经秋,再笑知曷月。高适《闲居》:柳色惊心事,春风厌索居。 索居 索居suo ju离群独居。晋·陶渊明《和刘柴桑》:“直为亲旧故,未忍言索居。” ☚ 损消 索莫 ☛ 索居老松亦噤无一言; 而朔风偏为人送来感慨, 你听:远远的秋砧。 仿佛记起那一个人的叮咛, 一句句从砧声里透。 梦回后:远塞一声鸡—— 啼湿了梦中人手绣的枕头。 这首小诗的核心意象是“远远的秋砧”,这使我想起了唐人韦应物的《登楼寄王卿》 一诗:“踏阁攀林恨不同,/楚云沧海思无穷。/数家砧杵秋山下,/一郡荆榛寒雨中。”秋天来了,万物萧索,挚友难逢,孤寂中传来人们掏制寒衣的声音,那单调而寂寞的响声,不正是冬的预告么?怎能不教人心境凄凉!吕亮耕可能受此诗的启发,也可能是诗人与古人灵犀暗合了,他从这一点升发开去,写出了自已的一腔愁思。 “当霜寒堆了土蟀的碎琴:/老松亦噤无一言;/而朔风偏为人送来感慨,/你听:远远的秋砧。”深秋临了,蟋蟀不再歌唱,它们的生命竟如此短促!田野上到处是这被霜寒冻凝了的“琴”,无声而有怨。草木凋零,触目萧索,连那苍朴老迈的松树,也仿佛被寒气锁住,噤然无声。这是多么寂寞多么冷落的深秋。诗人的心也被霜寒“堆了”,他亦“噤无一言”,独独感受着难捺的凄凉。他的“索居”不是真的“索居”,而是心的沉哀,没有什么召唤这心出门啊!在这死寂的秋夜,朔风在逡巡着,它给人带来了什么?带来了“远远的秋砧”——那冬的先行者的跫音啊。一个“偏为”,写尽了诗人的心态,他在幽怨,在感伤。 秋尽冬来,是游子思家的辰光。这悠远的杵声使诗人想起了谁呢?是白发苍苍的老母,还是等他归去的情侣?诗人没有说,他留给我们去想象,这就扩大了诗的空间,每位读者都可以以自己的情怀去“加入”。“仿佛记起那一个人的叮咛,/一句句从砧声里透。/梦回后:远塞一声鸡——/啼湿了梦中人手绣的枕头。”在这秋夜的砧声里,诗人情思绵绵,那单调而坚实的声音,一下下落在他的心上,像老母的叮咛,像情侣的嘱托,久久不能散去。他就这样进入了忧伤的梦乡。梦是思绪的延伸,他并不曾安歇得深沉,待鸡鸣在远塞响起,他的苦泪浸湿了枕头。这枕头是“梦中人手绣的”,那上面密密的针脚是老母的心迹或是情侣的爱丝,伴着他度过了多少孤单的夜啊!我想,诗人没有点明的那“一个人”,情侣的可能性更大些。不然,何以竟是“梦中人”呢?当然,诗歌的审美空间应是博大的,不宜一一坐实,读者愿意她是老母也是绝对正确的,随心去联想更好。 这首诗仅仅八行,却极尽微茫惨淡的意趣。它的意象具有明显的中国风味,而语言形式却又不乏意象派的风神,正是中西诗艺的融通。 索居suǒ jū独居;孤独生活:蛟龙失水似枯鱼,两地情怀感~。(九十·1168) 索居孤独生活。陶潜《和刘柴桑》:“直为亲旧故,未忍言~。”白居易《与元九书》:“~则以诗相慰,同处则以诗相娱。” 索居 婉指自己处于独居的状态。“索”,有清冷意。也作“瑟居”。 字数:30 - 来源:委婉语应用辞典 上海辞书出版社.2011 ☚ 伶仃 蛰居 ☛ 索居 索居独居。《礼记·檀弓上》:“吾离群而~,亦已久矣。”叶昌炽《与缪荃孙》:“侍空谷键关,~无侣。” ☚ 离群索居 瑟居 ☛ 独居 独居自处 自居 瑟居 孑居 孑栖 偏栖 孤栖 私处 ☚ 聚居 闲居 ☛ 居住的方式 居住的方式同在一处居住:同居 共居 共栖 同住(同吃~) 并居 从居 ☚ 在某地住 家居 ☛ 孤独 孤独块(块独) 索(离群~居) 茕 寡 廓 吊影 偶影 抱影 抱景单特 离旷 幽单 畸零 打零 偏特 孤孑 孤令 孤伶 孤茕 茕孤 仃伶 孤丁丁 孤零零 孤伶伶 另见:独居 ☚ 孤单 孤立 ☛ 索居 索居意为处于独居的状态。“索”,有清冷意。也作“瑟居”。 ☚ 伶仃 困厄 ☛ 索居suǒ jū散居,独居。白居易《与元九书》:“小穷则以诗相勉,~~则以诗相慰。”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