糊糊fu2fu2-1(名)❶糊状物:装订工手上的浆子~,很快就把那张翠绿整洁的汇款单弄得花里胡哨的了。(川文83·12·27) ❷粥状食品:我们吃了玉米~,就坐在火塘边闲谈。(十人选122) 糊糊xu44 xu也作沫糊,水浇开撒把面即是。1958年冬至1978年20年间农民赖以生存的食物: 我们这些喝了二十年~的人看见谁糟踏吃的,心里就十分难过。 糊糊五7162①名面糊;玉米粥。⑴中原官话。河南郑州〖 〗。李准《黄河东流去》第十七章:「可是一家子七口人,就是每天熬野菜~,两顿饭也得半斤粮食。」新疆吐鲁番〖 〗。买些包谷面,赶早打些~喝,还舒服。青海西宁〖 〗。⑵晋语。山西大同〖 〗、忻州〖 〗。内蒙呼和浩特。◈ 1981年第11期《小说月报》:「那是山里人最常见的主食——酸菜拌~。」⑶兰银官话。新疆乌鲁木齐〖 〗、哈密〖 〗。⑷西南官话。四川成都〖 〗。我们吃了玉米~,就坐在火塘边闲谈。贵州贵阳〖 〗、沿河〖 〗。云南昆明〖 〗、蒙自〖 〗。②名粥状物。⑴中原官话。新疆吐鲁番〖 〗。一锅面条子都煮成~咧,咋吃呢?⑵兰银官话。新疆乌鲁木齐〖 〗。⑶西南官话。四川成都〖 〗。郁小萍《那张绿色的汇款单》:「装订工手上的浆子~,很快就把那张翠绿整洁的汇款单弄得花里胡哨的了。」⑷湘语。湖南辰溪〖 〗。③名乱子,麻烦事。⑴中原官话。新疆吐鲁番〖 〗。把~撞下咧,看你咋给领导交待呢。⑵晋语。山西忻州〖 〗。靠他出去办事,和给咱闹下些儿~。山西西部。◇ 西戎、马烽《吕梁英雄传》:「你看这怎么办呀?可出下~了!」⑶兰银官话。新疆乌鲁木齐〖 〗。④形糊涂。⑴胶辽官话。山东长岛〖 〗。黑夜走~了。山东安丘〖 〗。叫他这一说,我也~了。⑵晋语。山西大同〖 〗。⑶兰银官话。新疆哈密〖 〗。⑤形模糊。闽语。广东揭阳〖 〗。少鬼个字写了~笔划𠀾伶□(〖 〗)这几个字写得很模糊笔划不清楚。⑥形粘乎乎。闽语。福建永春〖 〗。粿无炊熟,食起来~米粿没有蒸熟,吃起来粘乎乎。   糊糊hú hú〈名〉 ❶方言。一种用玉米面、面粉等熬成的粥。哲夫《长牙齿的土地》:“他觉得自己又是那个黄河边上长大的孩子了,肩了红嘴鸦儿往家里走,家里有冒着香气的玉米糊糊等着他。”陆天明《泥日》:“一天只肯吃一顿饭。这一顿,他也只许自己吃一点盐水煮的蚕豆和粘稠的苞谷糊糊。” ❷方言。乱子,祸事。《小说月报》1987年第9期:“你们这样混折腾,闹下糊糊怎么办?” 糊糊(一)húhu (二)húhú (三)hūhū(一)húhu 〈名〉用玉米面、面粉等熬成的粥。 【用法】用于食物名称。例:这棒子~好香。|他一口气将一大碗~喝了个精光。 (二)húhú 〈形〉用于“糊糊涂涂”。不明事理;对事物的认识模糊;内容混乱的。 【用法】 用于形容意识状态。含贬义。例:他这个人~涂涂的,你怎么把女儿嫁给这种人。|这笔~涂涂的账一定要清算。 (三)hūhū 〈形〉用于“黑糊糊、灰糊糊、焦糊糊、血糊糊”,形容颜色、光线、景物等。 【用法】用于形容某种景象。例:屋子里黑~的。|雾气渐渐散去,远处是灰~的群山。|这棵松树只剩下一段粗壮的躯干,外面一层烧得焦~的。|他全身血~地躺在地上。 糊糊hu hu❶gruel made of ground maize,flour,etc. ❷troubl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