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粮料院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粮料院

粮料院

官署名。原为三司粮料院,属三司。宋初以武臣任都粮料使,后改以文臣主其事。太平兴国五年(980)分立诸司、马军、步军三粮料院,各设勾当官,掌官俸与军饷。元丰改制,粮料院属太府寺。南宋以后,有汾差各处的粮料院。与登闻检院、登闻鼓院、进奏院、官诰院、审计院合称六院。

☚ 太府寺   都提举市易司 ☛

粮料院

宋官署名。宋初为三司粮料院,隶三司度支粮料案。设都粮料使,以三司大将担任;开宝六年(973年),改用京官充任在京都粮料使和西京粮料使。太平兴国五年(980年),分设诸司、马军、步军三粮料院;八年,马军、步军二粮料院合为一院;后复分马、步军为二粮料院。各粮料院设勾当官各一人,由京朝官担任,掌发放文武百官、诸司、诸军俸禄、粮料等事务。元丰末,并马、步军与诸司为二粮料院,隶太府寺。南渡后,临安府有诸军、诸司粮料院及分差各地的粮料院,如镇江和建康府有分差诸军粮料院,鄂州有分差户部粮料院,四川总领所有分差户部鱼关粮料院,分差利州户部粮料院等。

粮料院

粮料院

官署名。宋代置。掌理百官俸给粮料。属太府寺。《宋史·职官志五》: “粮料院: 掌以法式颁廪禄,凡文武百官、诸司、诸军奉料,以券准给。”

☚ 粮道   粮饷处 ☛

粮料院

宋代官署名。宋初为三司粮料院,隶三司度支粮料案。设都粮料使,以三司大将担任。开宝六年(973年)改用京官充任都粮料使和西京粮料使。太平兴国五年(980年),分设诸司、马军、步军三粮料院;各粮料院设勾当官各一人,由京朝官担任,掌管发放文武百官、诸司、诸军俸禄、粮料等事务。元丰末,并入马、步军与诸司为二粮料院,隶太府寺。南渡后,临安府有诸军、诸司粮料院及分差各地的粮料院,如镇江和建康府的分差诸军粮料院等。

粮料院

粮料院

宋代掌管文武百官, 马步诸军领取俸禄粮料之文券凭证发放事务的官署。宋初属三司, 名“三司粮料院”。太平兴国五年( 980 )分立诸司、马军、步军为三粮料院, 后马军、步军粮料院或分或合。元丰改制, 粮料院转属太府寺。南宋于行在临安府(治今杭州 )设诸司、诸军粮料院, 另镇江建康府( 治今南京)、鄂州(治今武汉武昌)、利州(治今四川广元)等地又设分差诸军粮料院或分差户部粮料院。

☚ 三司河渠司   三部勾院 ☛

粮料院

官署名。宋初以武臣为都粮料使,后改任文臣充任在京都粮料使、两京粮料使。太平兴国五年(公元980年)分设诸司与诸军粮料院,分掌官俸及军饷。各粮料院设勾当官一人,以京朝官充任。元丰改制,粮料院属太府寺,其职掌为按规定标准发放百官、诸司、诸军俸禄等事务。南宋时临安有诸军、诸司粮料院,各地有分差的粮料院,如镇江与建康府有分差诸军粮料院,鄂州有分差户部粮料院,四川总领所有分差户部鱼关粮料院、分差利州户部粮料院等。

粮料院

官司名,隶三司。


职源与沿革

❶宋初已置,在京师安定坊。
❷太平兴国五年正月二十八日粮料院一分为三院:诸司粮料院、马军粮料院、步军粮料院。
❸太平兴国八年,合马军粮料院与步军粮料院为马步军粮料院。
❹端拱(988—989)后,马、步粮料院复分为二院,与诸司粮料院共为三院,直至罢三司,三粮料院归隶太府寺(《合璧后集》卷49《粮料院》、《长编》卷21癸卯)。


职掌

发放文官、武官(诸司、马步诸军)每月俸禄的券历,并经所属指定仓库经审验核实后支付俸钱、衣料等(《宋会要·职官》5之65《粮料院》)。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0:5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