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粟鳞斑叶甲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粟鳞斑叶甲cereal spotted leaf beetle

多食性幼苗害虫。学名Pachnephorus lewisii Baly。曾误定为粟番死甲。鞘翅目,肖叶甲科。分布于日本与苏联西伯利亚地区及中国华北、东北、西北、华东和中南等地区。食性杂,成虫为害禾本科、菊科、豆科、藜科、旋花科、唇形花科、莎草科、伞形花科、毛茛科、夹竹桃科、木犀科、锦葵科、车前科以及蔷薇科等14科40多种植物,尤以谷子和小蓟最为嗜食,是谷子出苗前后的主要害虫之一。成虫近椭圆形,长2~3毫米,土褐至灰褐色。略具铜色光泽,体背密被淡褐和白色鳞片,腹部及足均被灰白鳞片。头部较小弯向前下方,触角11节。第一节膨大,二至四节较细,端部五节较粗而稍扁,略呈念珠状。前胸背板近圆形,密布细小刻点和鳞片。鞘翅刻点排成纵行。部分排列不规则,近中缝的第一行刻点常消失,中缝两侧的行距较宽,密布刻点,翅面均匀分布褐色鳞片,间有白色鳞片组成的白斑。中后足胫节末端无距,端部外侧呈半月形凹切。腹部可见5节,基部的1 节约为其他各节之和。与近缘种的区别是甘蔗鳞斑叶甲,鞘翅上刻点行距之间平滑无刻点,翅面常显高低不平; 花生鳞斑叶甲鞘翅刻点小,排列紧密,行距间均具细密小刻点; 玉米鳞斑叶甲鞘翅刻点较大,排列很规则,行距刻点细小稀疏或不明显。卵椭圆,长0.5~0.6毫米,初产乳白,渐变乳黄至褐色,末龄幼虫体长约5毫米,乳白色,头部淡黄,胸足3对,短而略弯,腹部1~8节腹面各具一对肉瘤,且生刚毛3~7根。蛹长3~4毫米,略呈纺锤形,腹末尖,具2刺。
在山西和辽宁,年生1代,河北中部1~2代。各地均以成虫于地埂土块下、土缝中或杂草根际约5~6厘米土中越冬。山西等1代发生区,一般4月中下旬开始活动,5月上中旬为出土盛期; 河北中部2代区,早于2月末即开始出蛰,4月下旬至5月上旬为盛期。由于成虫寿命长,陆续产卵,生活史不整齐,越冬成虫出土活动时,谷子尚未播种,多集中在小蓟、苍耳等杂草上取食; 当谷子萌芽顶土时,大量转入谷田,咬食幼苗生长点,致使幼苗未及出土而死亡,俗称“劫白”;当谷苗出土真叶现绿时,多自基部齐土咬断,造成死苗,俗称“劫青”。此时成虫为害性极强,造成缺苗断垄而致毁种或改种。成虫有假死性和趋光性,稍具群集性。寿命长,一般达8个月以上。卵多散产于谷株和杂草根际附近1~2厘米土中,产卵期平均长达3个月,每雌产卵40粒左右,多者可达百粒以上。22~24℃时,卵期9~13天。幼虫终生多栖于根际4~6厘米表土层中,最深可达16厘米。取食作物幼根,但为害很轻。幼虫期约一个月,老熟多于4~5厘米土中筑室化蛹。25~26℃时,蛹期平均7天。一般旱地受害重于水浇地和低洼地、山地、坡地重于平地,沙壤地重于粘壤地,旱年重于多雨年。此外,耕作粗放,多草田块,虫口密度亦高,已发现一种茧蜂寄生成虫是它的天敌。宜修整地堰,清除杂草,精耕细作,蓄水保墒,播种深度适宜,促苗早发; 在迟播春谷区,且历年遭害较重地块,适时早播,均可减轻为害。药剂防治可用乐果拌种,堆闷后晾干播种。

粟鳞斑叶甲cereal spotted leaf beetle

Pachnepho-rus lewisii Baly,昆虫纲,鞘翅目,肖叶甲科。分布于中国东北、华北、西北;日本、俄罗斯也有分布。寄主有禾本科、菊科、豆科、藜科、旋花科、莎草科等40多种植物。成虫体长2~3 mm,灰褐色,体密被淡褐色和白色鳞片;头小弯向前下方;前胸背板近圆形;鞘翅具刻点和白斑;中后足胫节端部外侧呈半月形凹切。末龄幼虫体长约5 mm,乳黄色,腹节向端部渐次收细。一年发生1~2代,以成虫在杂草根际越冬。早春越冬成虫多集中在小蓟、苍耳等杂草基部取食,谷子出土后大量转向谷田,潜于土块下咬食幼茎或咬断幼苗,造成缺苗断垅,谷子叶长出3~4片时,食叶成缺刻或孔洞。卵散产于根际附近的土中,幼虫亦栖息于表土下取食作物幼根,老熟后做土室化蛹。以清除杂草,精耕细作,使用药剂拌种,播前或谷苗出土时撒施毒土为主要防治措施。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4:08: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