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粟裕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粟裕1907—1984

湖南会同人
军事家。中共党员。1927年参加南昌起义。曾任华中野战军副司令员、代司令员,第三野战军副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总参谋长,国防部副部长,人大副委员长,中共中央委员等职。
字:裕人
化名:金米

粟裕

名将粟裕老战士诗文集编委
会中国革命博
物馆编
新华出版社1986年1月版421页
一代名将——回忆粟裕同志 上海人民出版社编印1986年版
粟裕同志在我家
五届人大三次会议决定和增选的国务院、人大
常委会领导人员:粟裕副委员长简历
无产阶级革命家、杰出军事家粟裕同志逝世
李春华光明日报1978年12月13日
人民日报1980年9月11日,新华月报
1980年9期
人民日报、解放军报1984年2月11日
悼念粟裕同志
光荣战斗的一生——粟裕同志生平事迹
萧劲光人民日报1984年2月13日
人民日报、解放军报1984年2月14日,新
华月报1984年2期
革命熔炉中的钢——粟裕同志大革命时期在武
闻泽长江日报1984年2月15日
学习粟裕同志的革命坚定性和创造精神
军事科学战线上的一位开拓者——粟裕同志
杨尚昆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
事科学院
人民日报1984年2月15日
人民日报1984年2月15日,军事学术
1984年4期
百战百胜的将军——纪念敬爱的粟裕同志
粟裕同志的英名和业绩光照千秋
悼念粟裕同志
悼战友粟裕同志
军事家的旋律——粟裕同志印象小记
悼念粟裕同志
一代名将,功垂青史——沉痛悼念粟裕同志
悼念敬爱的粟裕首长
献给粟师长
敬悼粟裕司令
卓越的战将粟裕同志
徐玉田
宋时轮
叶飞
舒同
吴克斌
高锐
张震
蒯斯曛
石坚
陈安羽
钱俊瑞
解放军报1984年2月16日
解放军报1984年2月16日
人民日报1984年2月18日
解放军报1984年2月19日
解放军报1984年2月19日
解放军报1984年2月19日
解放军报1984年2月20日
文汇报1984年2月21日
解放日报1984年2月21日
浙江日报1984年2月21日
解放军报1984年2月22日

粟裕同志在浙江革命斗争中的丰功伟绩 浙江日报1984年2月23日
粟裕同志在孝丰二三事
赫赫战功永垂史册——悼念敬爱的粟裕同志
绵绵哀思五十年——悼念敬爱的粟裕同志
沉痛悼念粟裕司令
有胆有谋,功垂史册——粟裕同志在淮海战役
征夫等
金冶
刘亨云
朱振铎
浙江日报1984年2月25日
新华日报1984年2月27日
浙江日报1984年3月1日
文汇报1984年3月7日
新华日报1984年3月15日
粟裕同志二三事——一个卫生战士的怀念
粟裕同志和浙南革命老区
粟裕大将的风格
粟裕三十三岁战黄桥
汪平
郑海啸
珠珊
健康报1984年3月15日
浙江日报1984年3月29日
人民日报1984年4月24日
解放军报1984年12月14日
粟裕同志在抗战的江南
忆战争年代的粟裕同志
永生难忘的老司令——粟裕同志
谢云晖
陈模
张铚秀
新华日报1985年2月3日
青岛日报1985年2月4日
解放日报1985年2月6日,革命英烈
1985年3期
忆爸爸对我的培养教育粟戎生人民日报1985年2月10日,星火燎原
1985年3期
杰出的军事家——忆粟裕同志
关心爱护干部的楷模
粟裕将军
中国人民解放军十位大将简介:粟裕
王必成
张翼翔
佚名
人民日报1985年2月11日
解放军报1985年3月2日
群众1946年13卷4期
人物1982年2期
从实际出发的范例——记粟裕同志的一件事
回忆苏中战役
治军数十载,沙场百战身——缅怀粟裕同志
粟裕同志未担任过红十五军团参谋长
深谋远虑的将军——粟裕同志谈淮海战役
决不当活着的“废铁”——忆慈祥威严的粟裕将
萧索
粟裕
张震东
邓建龙
何晓环
俞炳辉
人物1983年5期,新华文摘1983年10期
党史通讯(北京)1984年3期
群众1984年3期
湖南党史通讯1984年5期
星火燎原1984年5期
星火燎原1985年2期
一束往事——忆粟司令
难忘的粟司令
将军常胜也常生——回忆粟裕同志
粟裕
粟裕(1907—1984)
战无不胜的粟裕
逝世人物:粟裕(1907—1984)
季尼
沈大卫
王直
王晓钟
星火燎原编辑部
黄勃
人物1985年3期
老人天地1985年5期
福建党史通讯1985年5期
一九五五年授衔的元帅大将上将第23页
中国人民解放军将帅名录第1集第38页
中共人物小史第32页
中国百科年鉴(1985)第20页
粟裕将军过江山
苏中七战七捷的指挥者——粟裕将军
祝龙光整理
蒯斯曛
江山文史资料第2辑第23页
如皋文史资料第7辑第2页,延安文萃
(下)第1011页
粟裕(1910— )
粟裕(1907—1984)
怀念粟裕大将
粟裕将军在孝丰
华东军政委员会副主席粟裕
粟裕
朱新民
陈涛 周林宝
张云龙
聂征夫
金凤
马洪才
*环华百科全书第17册第428页
将帅录第103页
革命回忆录第15集第83页
湖州文史第3辑第15页
*新中国人物志(上)第167页
新四军人物志(上集)第412页

粟裕

千万里转战
粟裕战争回忆录
他从硝烟中走来:粟裕大将征战侧记
粟裕作战指挥艺术
粟裕大将军
粟裕大将:侗族人民的好儿子
粟裕传
将军乘风云,功勋留人间——怀念敬爱的粟裕
司令员
粟 裕
粟 裕
侗 枫编
寿晓松
侗 枫
吴宗源主编
《粟裕传》编写组编
徐 坤
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271页
解放军出版社1988年版652页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578页
解放军出版社1997年版180页
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617页
广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322页
当代中国出版社2000年版1142页
新华日报1986年2月5日
历史记着你,人民忆着你——序《一代名将——
回忆粟裕同志》
陈丕显人民日报1986年2月5日
我所认识的粟裕同志
我见到粟裕将军
大将粟裕和豫东大战
粟裕与淮海战役
一身正气两袖清风——忆粟裕大将二三事
粟裕对毛泽东军事思想的贡献
陈 彬
海 笑
安世红
单杰华
鞠 开
郭发宝等
名人传记1986年5期
散文世界1987年12期
商丘师专学报1988年1期
军事历史研究1989年2期
中国老年1990年3期
军事历史1991年5期

试论粟裕的战区指挥员素质
粟裕运用军事辩证法的一次成功实践
实事求是是粟裕的军事思想的基石
试论粟裕加强司令部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功勋卓著 永垂史册——一代名将粟裕在解放
战争中建树的党史军史之最
胡哲峰
张崇文
卢冀宁
张民 张培高
江维懋
军事历史研究1992年2期
军事历史1992年2期
军事历史研究1993年2期
军事历史1995年6期
军事历史研究1996年4期
“斗胆直陈”的粟裕将军
粟裕与攻台作战的准备
解放战争时期粟裕作战指挥中的创造性思维
粟裕
已故著名军事家粟裕军事理论与实践研讨会在
北京召开
杜魁元
胡哲峰
赵焕明
黄震遐编著
李方诗等主编
军事历史1996年6期
军事历史1997年5期
军事历史研究1999年3期
*中共军人志第447页
中国人物年鉴(1992)第426页
人民解放军大将粟裕1958年错案公开平反中国人物年鉴编委
会编
中国人物年鉴(1995)第415页
人民解放军大将、军事家粟裕指挥艺术与战争
理论研讨会在京举行
李维民主编中国人物年鉴(1998)第351页
粟裕(1907—1984)廖国良 田园乐编
中国工农红军事件人物录第511页
粟裕(1907—1984)
粟裕
范济国
《毛泽东交往百人
丛书》编委会
中国革命史人物传略第315页
毛泽东交往百人丛书·军事人物篇第327
粟裕(1907—1984)
粟裕(1907—1984)
粟裕(1903—1984)
粟裕(1907—1984)
马洪武等编写
京声 溪泉
王希先 张卫明
廖盖隆等主编
抗日战争事件人物录第484页
新中国名人录第309页
解放军将领传第七集第393页
现代中国政界要人传略大全第868页

粟裕1907——1984

湖南會同人,1907年 (清光绪三十三年) 生。曾就讀於湖南第二師範學校。1926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团。1927年轉入中国共產黨;同年參加南昌起義和湘南起義,並随朱德、陳毅转戰至井岡山。歷任中國工農紅軍第十二軍連長、營長、支隊長,第六十四師師長,红四軍參謀長,红一軍團教導師政治委員,紅十一軍参謀長,红七軍團參謀長,紅十軍團参謀長。1934年參加紅軍北上抗日先遣隊。1935年1月,奉命赴浙南和閩浙邊開展游擊戰争,任浙南挺進師師長,閩浙軍區司令員。抗日戰争爆發後,任国民革命軍陸軍新编第四軍第二支隊副司令員。1939年11月,任新四軍江南指揮部副总指挥。1940年7月,任新四軍蘇北指揮部副总指揮。1941年1月皖南事變後,任新四軍第一師師長兼政治委員,蘇中軍區司令員兼政治委員,蘇中區黨委書記,蘇浙軍區司令員,蘇浙区黨委書記。1945年當選為中共第七届中央候補委員。1946年後,任華中軍區副司令員,華中野戰軍司令員。1947年1月起,任華东野戰軍副司令員、代司令員、代政治委員。1948年11月,任淮海戰役总前委成員,參與指揮淮海戰役。1949年1月,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野戰軍副司令員。中華人民共和国成立後,曾任上海市軍管會副主任,南京市市長、軍管會主任,華東軍政委員會副主席。1951年起,歷任中國人民解放軍副總參谋長、總參謀長。1955年9月,被授予大將軍銜。1958年後,任國防部副部長,軍事科學院副院長、第一政委,中共中央軍委常委。為第三、四、五届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1980年五届人大第三次會議選為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共第八届、九届、十届、十一届中央委員。1982年9月,當選為中央顧問委員會常務委員。1984年2月5日在北京病逝。終年77歲。

粟裕

 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湖南会同人。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次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参加南昌起义后,曾任中国工农红军班长、连指导员、营党代表、团长、师长、军团参谋长,参加了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斗争。在主力红军长征后,率部坚持了三年游击战争。通过游击战到运动战的实践,从基层指挥员锻炼成为优秀的高级指挥员。抗日战争时期,曾任新四军第二支队副司令员,新四军江南和苏北指挥部副指挥,协助陈毅指挥了著名的黄桥战役,开创和发展了苏北、苏南、浙东等抗日根据地。解放战争时期,曾任华中野战军司令员、华东野战军副司令员、代司令员,第三野战军副司令员等职,和陈毅、谭震林一起,指挥了苏中、孟良崮、济南等战役,并参加指挥了淮海战役、渡江战役。建国后,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总参谋长、国防部副部长等职。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中国共产党第八、九、十、十一届中央委员。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1984年在北京病逝。

粟裕

中国军事家。大将。湖南省会同人。1907年8月10日生,1984年2月5日去世。参加南昌起义(1927)。历任红4军、红7军团、红10军团参谋长。新四军第1师师长兼政委。华中野战军司令员。1949年起任副总参谋长、总参谋长,国防部副部长。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

粟裕

183 粟裕1907—1984

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湖南会同县人。1926年,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1927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并参加南昌起义。历任红军连、营、支队、师等首长及军参谋长、红十军团参谋长。抗日战争时期,任新四军一师师长兼政治委员。解放战争时期,任华中军区副司令员、华中野战军司令员、华东军区及华东野战军副司令员、华东野战军西线兵团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第三野战军副司令员兼第二副政治委员、上海市军管会副主任、南京市军管会主任、南京市市长、华东军政委员会副主席等职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总参谋长,国防部副部长,军事科学院副院长、第一政治委员、党委第一书记,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常委。1955年9月,被授予大将军衔,一级八一勋章、独立自由勋章、解放勋章。被选为第三、四、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委员、第五届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共产党第七届候补中央委员,第八、九、十、十一届中央委员、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常务委员。1984年2月5日,在北京病逝。撰著有《战时参谋工作》、《对未来反侵略战争初期作战方法几个问题的探讨》、《粟裕战争回忆录》。

☚ 罗瑞卿   谭政 ☛

粟裕

见“军事”中的“粟裕”。


粟裕1907—1984

湖南会同县人。1926年加入共青团,1927年转为中共党员。参加了南昌起义。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参谋长、红十军团参谋长、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参谋长、挺进师师长,坚持了南方三年游击战争。抗日战争时期,任新四军一师师长兼政治委员、苏中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解放战争时期,任华中野战军司令员,第三野战军副司令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中央军委常委。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参加了创建中央革命根据地的斗争,开辟了浙南革命根据地,保存、培养、锻炼了一支具有丰富斗争经验的队伍。参加指挥过卫岗、黄桥、苏中七战七捷、孟良崮、豫东战役、济南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等作战,为我军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著有《战时参谋工作》、《对未来反侵略战争初期作战方法几个问题的探讨》等军事著作。

粟裕1907~1984

中国人民解放军将领。湖南会同人。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南昌起义。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军连长、营长、团长、师长、军团参谋长。抗日战争期间,任新四军第2支队副司令员、第1师师长、苏中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解放战争时期,历任华中军区副司令员,华中野战军司令员,华东野战军副司令员、代理司令员、代理政治委员,第三野战军副司令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总参谋长,国防部副部长,军事科学院副院长、第一政治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等职。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

粟裕

粟裕1907~1984

会同人。1926年加入共青团。1927年参加共产党。南昌起义以后,历任工农红军营长、团长、师长、军区司令员等职。参与创建中央革命根据地和五次反“围剿”斗争。后任新四军支队副司令员、苏中军区和苏浙军区司令员、政委,人民解放军华东军区副司令员、第三野战军副司令员,参与指挥苏中、鲁南、淮海、淞沪等大战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总参谋长、国防部副部长、中央军委常委、军事科学院副院长和第一政委。1955年授大将军衔。是中央第七届中央候补委员、第八至十一届中央委员、第三、四届全国人大常委、第五届人大副委员长。

☚ 蒋牧良   粟宗华 ☛
粟裕

粟裕1907—1984

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军事家。会同人。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南昌起义和湘南起义。历任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二军连长、营长、支队长,六十四师师长、红四军参谋长,红十军团、红七军团参谋长等职。参加创建中央革命根据地的斗争和历次反“围剿”。1935年后,任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参谋长、浙南挺进师师长、闽浙军区司令员,开辟浙南游击根据地,坚持艰苦的南方三年游击战争。抗日战争爆发后,历任新四军第二支队副司令员、先遣支队司令员,新四军江南指挥部和苏北指挥部副指挥,新四军第一师师长兼政委、苏中军区和苏浙军区司令员兼政委。参与了江南、苏北抗日根据地的开辟和参与组织指挥了黄桥、车桥等著名战役。解放战争时期,任华中、华东军区副司令员,华中、华东野战军副司令员,代司令员、代政委,第三野战军副司令员等职。组织指挥了苏中战役,获七战七捷; 指挥了莱芜、孟良崮、开封、睢杞、济南战役和参与指挥了淮海、渡江等一系列重大战役,表现了卓越的军事才能。1949年5月后,历任上海市军管会副主任、南京市军管会主任、南京市市长、华东军政委员会副主席,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总参谋长,国防部副部长,军事科学院副院长、第一政委,中共中央军委常委等职。致力于坚持和发展毛泽东军事思想,对人民解放军的现代化、正规化、革命化建设和我军战略方针、作战指导和国防建设等问题,进行了探索和研究。主要军事著述有 《战时参谋工作》、《对未来反侵略战争初期作战方法几个问题的探讨》等论文和 《粟裕战争回忆录》。1955年授予大将军衔。1984年逝世。

☚ 黄占魁   蒋肇周 ☛

粟裕1907—1984

曾化名金米。湖南会同人。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参加南昌起义。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历任中国工农红军班长、连长、团长、师长、团(师)政委、军团参谋长、闽浙军区司令员。是我军由基层指挥员通过战斗实践成为优秀的高级指挥员的代表。主力红军长征后,坚持敌后游击战争,任挺进师师长。抗日战争时期,任新四军支队副司令,江南和苏北指挥所副指挥,新四军一师师长兼政委。协助陈毅指挥了黄桥战役,开创和发展了苏北、苏南、浙东等抗日根据地。解放战争时期,任华中野战军司令员、第三野战军副司令员等职。他和陈毅、谭震林一起指挥了苏中、鲁南、孟良崮、济南等多次战役。并参加指挥了淮海、渡江战役。建国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总参谋长、国防部副部长、军事科学院副院长等职。中共八至十一届中央委员,十二届一中全会被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委,第五届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1984年病逝。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5: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