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膜白斑leukoplakia系一种老年性粘膜角化病。好发于口腔粘膜、女阴粘膜、龟头部等。病因与卫生不良、摩擦及分泌物的慢性刺激有关。病变部粘膜开始为乳白色发亮的小点或条纹,随后溶合成片,上皮增厚变硬。自觉有不同程度痒感,病程慢性经过,有恶变可能。治疗:可应用维生素A、B、C等;亦可用中药苍术、白术、山药、陈皮、党参、车前子、白芍、柴胡等煎剂;有恶变倾向者可切除。 粘膜白斑leukoplakia是一种发生于粘膜的局限性角化过度性白色斑片,属癌前期病变。病因不明,可能与长期慢性刺激有关,好发于40岁以上。口腔粘膜白斑以男性多见,常发生在下唇。女阴粘膜白斑,多发生于绝经期妇女。晚期白斑萎缩,干燥皲裂,自觉剧痒。如白斑有浸润、增殖、硬结及溃疡,则有恶性变可能。一般不需治疗,亦可内服维生素A丸,剧痒时对症处理。癌变者应手术切除或放射治疗。 粘膜白斑 粘膜白斑粘膜白斑是发生于粘膜的局限性白斑,其特征为局部增厚、角化过度、轻度炎症、病程慢性、偶有癌变。病因未明,可为自发性。部分病例系局部刺激引起,如吸烟、烫食、龋齿、镶牙不良、齿龈摩擦、白念珠菌感染、局部不洁、阴道分泌物等。本病的好发部位是口腔及女阴。 口腔粘膜白斑 多发生于40岁以上,男性发病率约为女性的二倍。好发于沿牙齿咬合线的颊粘膜、舌背、上腭和下唇。初起为粘膜上细小点状、光滑的磁白色斑点或条纹,融合后成为肥厚、无光泽的乳白色斑,表面粗糙,触之较硬,病程缓慢。角化明显时可发生皲裂。早期一般无自觉症状,常不引起注意,于检查口腔时始被发现。晚期对热和含有刺激性食物敏感,可有痒或烧灼感。偶有癌变。 口腔粘膜良性角化过度常因烟、酒、酸、辣、烫食、牙源性创伤等所引起。粘膜过度角化为灰白色、浅表、平伏的损害。位于硬腭者称菸草性口炎。位于唇红处者呈圆或椭圆形斑称烟斑。位于舌背者呈方或长方形,多见于中前区。去除病因后,一般能在短期内消退。有人认为口腔粘膜良性角化过度系指粘膜白斑损害而病理上未见间变者。 女阴粘膜白斑 上海郊区妇科普查95,096成人中,女阴白斑的发病率为0.2‰,多发生于经绝期或期后的妇女,好发于阴蒂、大阴唇内侧和小阴唇处。初起时患处稍红、肿胀,继以角化肥厚,形成大小、形态、数目不一的乳白色或灰白色斑,有浸润感。晚期白斑可渐渐萎缩变薄、干燥、皲裂,有剧烈瘙痒,略有灼痛感。粘膜白斑如有浸润、增殖、硬结、溃疡,需考虑可能恶变为鳞状上皮细胞癌。 组织病理示表皮角化过度、角化不全、棘层肥厚,个别细胞角化不良,可有乳头状增殖、钉突延长。真皮轻度淋巴细胞、浆细胞、组织细胞浸润,可达表皮,使表皮与真皮的连接处模糊不清,一般无上皮细胞间变。癌前期时,细胞的大小、排列不全,有丝分裂增加,间变明显。 口腔粘膜良性过度角化之病理为程度不等的角层增厚或伴棘层肥厚。 口腔粘膜白斑需与下列疾病作鉴别: ❶粘膜扁平苔藓:为散在的紫红色扁平多角型小丘疹,有时皮肤可有典型皮损。组织病理可以鉴别。 ❷口唇盘状红斑狼疮: 为边缘清楚的圆形红斑或灰白色斑,可有粘连性鳞屑或糜烂,多见于下唇,一般无自觉症状,多数患者同时有皮肤损害。 女阴粘膜白斑需与下列疾病作鉴别: ❶白癜风: 为局部皮肤色素脱失,呈纯白色,无角化、肥厚、浸润等改变,病变范围可超越女阴部。 ❷扁平苔藓: 为针头大紫红色多角型扁平丘疹,口腔粘膜亦可发生。 ❸硬化性萎缩性苔藓: 为象牙色圆形具有光泽,米粒大小的平顶坚实丘疹,可发生萎缩。 一般不需治疗。如有外在刺激,应去除各种局部刺激,禁止吸烟,注意口腔及女阴的清洁卫生。对患者定期检查、治疗。对有恶变可疑损害应作活检,最好取材于不同损害部位。每日口服维生素A,每日三次,每次50,000u。外用皮质激素软膏或0.05%维A酸软膏。有癌变者,应作手术切除。 ☚ 异位皮脂腺病 痤疮 ☛ 000082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