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粗骨土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粗骨土skeleton soil

发育于风化母岩碎屑上的幼年薄层砾质土壤。1950年《中国土壤分类系统》称残积土; 中国第一次土壤普查《土壤分类系统》(1961)称山地砂石土《中国土壤分类暂行草案》(1978)把它分属于各地带性土壤,如红壤性土、褐土性土,或称粗骨红壤、粗骨褐土等。第二次全国土壤普查《土壤分类系统》(1988)列为初育土土纲,粗骨土土类。1991年《中国土壤系统分类》(首次方案)中列为初育土土纲,石质初育土亚纲,粗骨土土类。相当于美国《土壤系统分类》中的正常新成土土纲的石质性亚类; 联合国世界土壤图图例(1988)中把它与石质土都归属于薄层土(Leptosol)集合土类。粗骨土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的山地、丘陵的石质坡地,以及土壤侵蚀严重的地区。
成土条件与成土过程 粗骨土存在于不同的气候条件,自然植被多种多样,可发育于各种基岩,其成土条件、成土过程基本上同石质土(见石质土)。在容易发展物理风化的岩石(如花岗岩、片麻岩、砂页岩、页岩、片岩)风化物及碎屑层厚的母质上,发育更为广泛,都为山地丘陵陡坡地形,虽有森林及草本植物保护,但在重力作用及雨季降水和径流冲洗下,土壤细颗粒和养分元素流失多,土壤物质积累速度慢,也限制土壤中淀积作用的发展。土壤长期处于幼年状态,人为破坏自然植被,尤其是滥伐滥垦,更加重了水土流失,表层土壤多遭不同程度的侵蚀,裸露出亚表土或心土层,被移运的土粒及风化碎屑物质常堆积于坡地下部平缓地带,形成深厚的粗骨土,厚度常超过1米。
基本性状 ❶自然粗骨土具有AC剖面,地表常有一定面积的裸岩。表土层约15厘米,灰棕至灰黄色,有机质含量低(<10克/千克),砂质,弱团粒、团块结构,结持松散,富孔隙,植物根系较多。心土层厚30~40厘米,浅棕至黄棕色,砂砾和风化碎屑量显著增多,结构不明显。多孔隙,疏松易散,植物根系显著减少,向下过渡为无结构的风化碎屑层。
❷质地粗,松散,透水快,不保水。降水多而发育在酸性母岩的粗骨土,都呈酸性,盐基饱和度小于50%; 若发育于基性母岩,呈微酸性至碱性,有的含游离碳酸盐; 干旱半干旱地区的粗骨土都呈中性至碱性,粗骨土粘粒含量少,阳离子交换量小。保肥供肥力差,分布于坡地下部的深厚粗骨土,承受坡地上部水分和养分的补给,自然肥力稍高。
主要亚类 粗骨土由表层至50厘米范围内无石质接触,但在该深度范围内有一半以上土层,大于2毫米的石砾或碎屑量为35%~70%,它可分为下列几个亚类:
普通粗骨土 土表至20(50)厘米内盐基饱和度大于50%。
酸性粗骨土 土表至20(50)厘米内盐基饱和度小于50%。
石灰性粗骨土 土表至20(50)厘米内具有石灰性。
利用和改良 粗骨土都分布在山地和丘陵坡地。土壤富含石英砂粒和其他碎屑物质,故一旦破坏自然植被出现地表径流时,其侵蚀切割力特强。在利用上应该加强水土保持,保护土壤资源为原则。陡坡地应该严格保护自然植被,发展多年生林木或种草,在坡地中、下部地形平缓土层较深厚处,水肥条件较好,在采用等高种植,培地埂、水平梯田等水土保持措施的基础上,施用绿肥、农家肥。培肥土壤后,可以种植苹果、梨、葡萄、山楂、板栗、核桃等果树和花生、豆类、玉米、甘薯、马铃薯等作物。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21:1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