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粗服乱头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当前位置:主页 > 成语大全 > 成语故事 > 粗服乱头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裴令公有俊容仪,脱冠冕,粗服乱头皆好。时人以为玉人。见者曰:‘见裴叔则,如玉山上行,光映照人。’” 【故事】:晋初的裴楷,对于人生有深刻的剖析,有独到的见解。他非常精通老庄的哲学。这样,他就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养生之道。魏文帝时,为吏部郎;入晋后,累官至中书令。他上朝穿官服,在家着便衣。他的容貌、仪表,表现出有一种俊气,和一般人不同。他脱掉官帽、官服,穿着普通的衣裳,露出头发蓬松的头,也一样地现出俊气。当时的人就说他是个玉人。看见过他的人都说:“见到裴令公,就好象在玉山上行走,他身上似乎有玉器那样的光,映照着别的人。” 【意思】:穿着粗布的衣服,头上的头发蓬松杂乱。粗服:粗布的衣服;乱头:蓬头乱发。形容不加修饰的仪容。亦作“乱头粗服”。 【古例】:明·王世贞《题祝希哲小简》:“书极潦草,中有结法,时时得佳字,岂晋人所谓裴叔则粗服乱头亦自好耶?”明·王彦泓《个人十二首》 之一:“双脸断红初却坐, 乱头粗服总倾城。”
粗服乱头❶形容不事修饰。清周济《介存斋论词杂著》:“王嫱、西施,天下美妇人也。严妆佳,淡妆亦佳,粗服乱头,不掩国色。” 粗服乱头cū fú luàn tóu衣服粗劣,不修边幅。比喻不讲究文字书法或文章章法。明·王世贞《题祝希哲小简》:“书极潦草,中有结法,时时得佳字,岂晋人所谓裴叔则粗服乱头亦自好耶?”也作“乱头粗服”。《清史稿·梁同书传》:“中锋之法,笔提得起,自然中,亦未尝无兼用侧锋处,总为我一缕笔尖所使,虽不中亦中,乱头粗服非字也。” 粗服乱头 粗服乱头穿粗布衣服,蓬乱着头发。形容不加修饰。 ☚ 赤身露体 方领矩步 ☛ 衣着不整 衣着不整不衫不履 不衫不屐 衣衫不整 衣冠褴缕 衣冠蓝缕 不履不衫 ☚ 衣着朴素 面色 ☛ 不加修饰 不加修饰粗服乱头 另见:头发乱 不拘小节 ☚ 不事修饰 整装 ☛ 粗服乱头cū fǔ luàn tóucoarse clothing and undressed hair; not care about one’s appearance 粗服乱头cū fú luàn tóu粗服:指用粗布做成的衣服;乱:蓬乱。身穿粗布做的衣裳,头发乱蓬蓬的。形容人不修边幅;也形容诗文书画未经雕琢,朴素自然。be slovenly,not care about one’s appearance, coarse clothing and undressed hair 粗服乱头cū fú luàn tóu粗劣的衣服,蓬松的头发。形容不修饰仪容。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裴令公有俊容仪,脱冠冕,粗服乱头皆好。时人以为玉人。”清·周济《介存斋论词杂著》:“毛嫱、西施,天下美妇人也,严妆佳,淡妆亦佳,粗服乱头,不掩国色。飞卿,严妆也;端己,淡妆也;后主则粗服乱头矣。” 粗服乱头cūfú-luàntóu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裴令公(裴楷)有俊容仪,脱冠冕,粗服乱头皆好。时人以为玉人。”粗:粗劣。形容人衣服粗劣,头发蓬乱,不修边幅。后比喻文章、书法、绘画等不加雕琢,保持本色。 粗服乱头cū fú luàn tóu粗劣的衣服和蓬乱的头发。 粗服乱头cu fu luan tou粗劣的衣服,蓬乱的头发。形容衣着随便,不修边幅。也比喻文词朴素自然,不加雕琢。 粗服乱头cūfú-luàntóu〔并列〕 粗劣的衣服,蓬乱的头发。不修边幅。清·褚人获《坚瓠补集·谢禁缠足表》:“将见禁殿娇娥,~都好。” 粗服乱头cū fú luàn tóu即衣服粗劣,头发蓬乱。形容不修边幅,不重仪表。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裴令公有俊容仪,脱冠冕,粗服乱头皆好。时人以为玉人。”也作“粗头乱服”。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